文|元景一
编辑|娱叔
年关将近,你家开始囤年货了吗?
每个省的饮食风俗相差甚大,春节期间的特色饭菜也不同。
但是无论你是哪里人,只要在家过年,家里的饭菜总是让人又爱又恨。
刚开始追寻的是年味,吃到春节结束就变成美食“噩梦”了。
今天一起来盘点一下不同省份过年的噩梦食物吧。
1、各省年货囤积中,噩梦悄然降临在北方,进入腊月后“囤菜大军”就纷纷出动。
其中白菜和大葱成为了家家户户的“座上宾”。
白菜价格亲民、易储存,大葱配菜提味必不可少。
囤完菜就要囤面了,比起个人去买,那还是公司年货发到手的更香。
当北方游子回到家,看到家里排排坐的白菜大葱和面袋子,想到贯穿春节的饺子,难免有些心生“畏惧”。
而等到年末,孩子们又要帮着炸各种丸子、肉块。
多地都有大年初一不动刀的说法,那时候就要吃根本不用动刀动手的烩菜了。
在南方,情况也不例外。
比如在湖南,腊肉是过年的标志性年货。
这既是餐桌上的主角,也是送亲朋好友的年礼。
江浙沪的家庭里,水缸水桶里已经养上“宠物”了。
你想知道是什么宠物放在水桶里养?当然是白白胖胖的长条大年糕咯。
再往南的两广,也是在制作腊货,广式风味也有一大批全国的铁杆粉丝。
若是湘蜀粤通婚,过年期间家里的腊货岂不是几何倍增长?
再美味的食物,春节期间不断地吃,也逐渐让一些人感到“压力山大”。
2、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各省噩梦盘点进入小年,看到家里囤的年货,每逢过年胖三斤的回忆又涌上心头。
有句话叫“旅行就是从自己呆腻的地方,去别人呆腻的地方”。
吃饭又何尝不是“别家香”啊?
大家都厌倦了自家餐桌上的饭菜,羡慕异地的美食佳肴。
北方的饺子是绝对的预备役,随吃随包。
吃完干饺子再喝点饺子汤灌灌缝的操作,也伴随着那句经典的“原汤化原食”。
而且吃饺子的理由咋就那么多呢?
冬至不吃饺子掉耳朵,跨年不吃饺子来年没有金元宝,来人待客吃饺子是隆重,送人吃饺子是尊敬。
馅料还能随心所欲一点,但饺子的地位绝对是C位的。
除了饺子,那就是烩菜的天下了。
家里囤的各种菜、炸的丸子、肉块通通下锅,吃不完下顿热一热继续吃。
这菜都是咸味的还算好说,但是炸的红薯丸子香香脆脆的,为什么还能变成软趴趴的形态上桌呢?
又甜又腻的实在受不了。
河南的扣碗和安徽的炸藕圆子,既是传统文化,也是传承的噩梦。
平时吃,宴客也吃,化身硬菜装点餐桌。
说到北方扣碗,南方也有“歹毒”的扣肉。
江苏的蜂蜜蜜枣扣肉这个名字真是如雷贯耳,我一个北方人听到就闻风丧胆呐。
扣肉咋还能是甜的呢?让我发出了和“粽子咋能是咸的”同样的疑惑。
江浙沪的糯叽叽我看得倒是很想尝一尝,年糕不只能吃甜口的还能做菜做汤,好神奇!
不过要是顿顿有年糕,恐怕胃不太消化吧,吃这种高热量的菜过年何止会胖三斤?
两广人也在准备过年了,家里的鸡先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从初一吃到十五,一天一只,白切鸡、盐焗鸡、吊烧鸡、豉油鸡……都在排排队等上桌。
此刻我才深刻体会到那句“没有一只鸡可以活着走出广东”的威力。
还有广西网友说此刻正在果园摘砂糖桔,边捡边炫。
一整个春节,直吃到两手焦黄,指甲劈叉。
内地追捧的新疆干果,饱满健康的果实让人垂涎欲滴,但高昂的邮费让人望而却步。
看到新疆本土的孩子们晒出的桌上干果盘,我已经在心里估算起这些要值多少钱。
但新疆人却说,除非没有零食否则我不会啃干果。
同样地在内蒙古的人民,觉得天天嚼牛肉干,嚼得腮帮子都累了,整天只能吃奶制品零食喝奶茶有些无趣。
内地人民只想说,你们的生活我的梦。
今年的新疆可是开始养殖海鲜了,不知道今年新疆人民的餐桌会不会也有海鲜开会。
没有核污染的养殖海鲜,我好像已经看到了新疆海鲜商家在直播间高喊“江浙沪不包邮”了,不敢想象有多好笑。
3、过年过的是温情尽管每个省份都有着被当地人称为 “噩梦” 的过年美食,但这些经历背后,实则蕴含着深深的温情。
比方说现包的手工饺子和超市的冷冻水饺,那可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食物。
虽然有些人已经不看春晚了,但是“咱们一起包饺子”已经是多少外地游子的执念。
别管春运的票有多难抢,别管回家的路多远多长,更别管今年有没有挣到大钱。
回了家,一起贴花花、烧劈柴炸丸子,亲人围坐擀面皮、包饺子。
你吃这馅,我吃那馅,再包点带花生豆的比比谁吃到的福气更多。
直到把肚子吃个溜儿圆,才觉得胃满了心也满了。
欢声笑语回荡着,这种温馨的氛围是过年最珍贵的记忆。
过年,不仅仅是为了品尝美食,更是为了与家人相聚,感受亲情的温暖。
那些被调侃为“噩梦”的美食,其实是过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们见证了我们的成长,承载了我们的回忆。
回想每个春节和家人吃过年饭的场景,既相同又不同,让每一个春节都变得独一无二。
所以,即便偶尔会吃腻,心底里还是会珍惜这份独特的年味,因为它是家的味道,是幸福的味道。
出了远门,外面哪有比家乡更正宗更对口的饭食?
网友们一个一个“口嫌体正直”,看着家里堆成小山的年货,替吃不完发愁是假,感叹生活富足才是真的。
结语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想起家乡的美食,就会想起亲人和那片熟悉的土地。
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除了能吃富足的过年饭,我们随时也能吃到新鲜的肉蔬。
把好吃的吃成“噩梦”,本质上是在节俭食物不愿浪费。
年味儿越来越浓了,城市街道两边的灯笼都逐渐挂起。
希望各位朋友都能平安到家,品味老家年夜饭的温暖。
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家乡过年那些让人又爱又恨的美食,一起交流过年的趣事。
参考资料:
北青网:年三十吃到年初五,原来每个省都有自己的春节食物噩梦
青年文摘:全国各省的过年省菜,多少人吃成童年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