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复姓”成取名新潮流,家长洋洋得意,学生在学校“抬不起头”

娱叔子 2025-01-23 06:16:38

文|清心

编辑|娱叔

名字,这个要伴随人一生的“符号”。

家长们都希望能给孩子取一个既有美好寓意又能寄托期望的名字。

不知从何时起,“伪复姓”成为了一种新的潮流。

但这些看似“洋气”的名字,却让学生在学校里“抬不起头”。

“伪复姓”的兴起

说起来“复姓”在我国有着悠远流长的历史。

我们熟知的有“欧阳”“东郭”“东方”“令狐”“南宫”“司马”等。

这些复姓,有的由封邑而来,有的由居地而来,有的由传承而来。

相传在周朝时,有个名叫魏颗的人屡立战功,受封于“令狐邑”,他的后人遂以“令狐”为姓。

“司马”“欧阳”姓氏是从世世代代传承而来。

“南宫”“南门”等复姓则是由居住地名称所得。

而在当今社会,年轻父母们对于孩子的名字愈发讲究,追求独特与个性化。

于是,一股“伪复姓”的取名潮流悄然兴起,成为了取名字的新方式。

所谓“伪复姓”,就是把父母双方的姓氏结合起来组成四字姓名。

譬如,父姓陈,母姓刘,孩子叫“陈刘俊逸”;

母姓倪,父姓罗,孩子则叫“倪罗飘雪”。

在某些幼儿园班级里,“伪复姓”孩子的数量甚至达到了班级总人数的五分之一,已然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那么“伪复姓”是如何兴起的呢?

(1)承载美好寓意

对于许多家长而言,孩子的名字是两人爱情的结晶,承载着对未来的期许。

“伪复姓”恰好满足了这一需求,将双方姓氏融入其中,寓意着夫妻恩爱、家庭和谐。

像“程门立雪”这个名字,是因为孩子出生在冬日,雪花纷飞,父母希望孩子如雪花般纯洁美好,又包含着对孩子长大后谦逊礼貌的期许。

而“倪罗飘雪”这个名字也包含着同样的寓意。

每个“伪复姓”名字的背后,都蕴藏着家长们深深的爱意与殷切的期望,盼着孩子带着这份爱茁壮成长。

(2)降低重名概率

随着人口增长,重名现象愈发普遍,有时也会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像前几年流行的“诗涵”“诗雨”“梓涵”“子轩”“梦瑶”等名字,在班级里是一抓一大把。

为了区分同样的名字,甚至在班级里以“大诗涵”“小诗涵”来区分。

并且据统计数据显示,在2021年,我国叫“诗涵”的人数就已高达 15万。

在校园、在职场,像“王伟”“张伟”这些名字更是充斥在你我的身边。

重名的现象屡见不鲜,有时也会使人陷入尴尬境地。

而家长为孩子取名时,为了避免这种重名现象,“伪复姓”便成了破解难题的“良方”。

像“秦秦子衿”“陆焰之瞳”等四字名字可以使人一眼便注意到孩子,也大大减少了重名的概率。

(3)追求独特个性

在这个彰显个性的时代,家长们都希望自家孩子能脱颖而出。

传统的单姓、双字名太过常见,走在校园里,喊一声 “子涵”“子轩”,能有好几个孩子同时回头。

为了避免孩子的名字泯然众人,家长们将目光投向了 “伪复姓”,力求为孩子打造一个独一无二的标识。

于是就有了一些让人“摸不着头脑”,仿佛只是为了“复姓”的名字。

比如:“谢天谢地”“王者荣耀”“兰博基尼”“刘小灵童”“岳爱迪笙”等,让人无法理解取这些名字的初衷是什么。

这种追求独特的心理,让“伪复姓”名字成为了家长们展现个性的舞台。

仿佛孩子带着这个特别的名字,就能开启别样精彩的人生。

学生的“抬不起头”之痛

家长们觉得“伪复姓”寓意好、独特、又能防止重名。

但殊不知这样的名字有时也会给孩子带来“烦恼”。

(1)书写的烦恼

对孩子来说,名字书写的便捷性至关重要。

而“伪复姓”名字笔画繁多也就罢了,有的还结构复杂。

像“倪罗飘雪”“周莫美越”“虞宁静暄”“施哲浩南”等名字。

本就是复姓笔画繁多,再加上字体结构复杂,对于尤其是刚入校门的孩子来说写名字都是一大挑战。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本就写字较慢,还比别人多写了一到两个结构复杂的字。

孩子在书写时,小手费力地握着笔,一笔一划艰难地勾勒着。

他们可能会因为名字的长度而感到挫败,不仅容易滋生焦虑情绪甚至还会对写字产生排斥。

尤其是一年级的孩子,在面临考试时,别的同学都开始答题了,他还在为写名字而奋斗。

答题速度就会比别人慢一大截,可能就会导致考试时间结束了答题还未完成。

如果遇到限时看图写话,刚开了个头,就因写名字占用太多时间,作文常常仓促收尾,也会间接影响孩子对学习的热情。

(2)谐音与调侃

带有奇怪谐音或拼凑感太强的名字,极易成为同学们调侃的对象。

像“刘小龄童”“顾得猫宁”“岳爱迪笙”“兰博基尼”这种名字不用想都会变成同学之间调侃的对象。

那么小的孩子面对这种情况只能又气又急,却无力反驳,只能红着眼眶默默忍受,给小小的心灵带来创伤。

不知父母知道后会不会后悔当时欠缺考虑的决定。

(3)社交的尴尬

有的名字太过另类,也会使孩子在社交时面临尴尬的境地。

尤其在新入学时,孩子介绍说“我叫杜子腾”“我叫刘小儿童”。

这些名字一说出口,同学们一阵哄笑,孩子瞬间面红耳赤,后面的话也哽在喉咙。

集体活动分组时,大家对名字“怪异”的同学也会投来异样的目光,不愿与其一组。

孩子感觉被孤立,越发抗拒社交,课间总是独自坐在角落,内心渴望融入又害怕被拒绝。

长此以往,孩子更容易形成“内向自卑”的性格,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

取名的智慧之道

名字,绝非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称呼。

它宛如一颗种子,在孩子成长的岁月里深深扎根。

对其心理、性格、社交等诸多方面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也有很多从小经受着名字的“困扰”。

在长大之后,自己有了决策之力时便义无反顾选择“改名”。

所以名字对一个人有着深远的意义。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为孩子取名呢?

(1)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家长们在为孩子取名时,可以巧妙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元素。

一方面,可以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宝库,从诗词古籍、家族传承中汲取灵感,选取富有文化底蕴的字词。

另一方面,关注现代审美趋势,不要随波逐流,运用简洁、音韵优美的组合,使名字既经典又新颖。

譬如“李墨轩”,“墨” 字蕴含书香气息,源自文人墨客的风雅,“轩” 字则具现代简约之美,二者相得益彰。

彰显孩子文雅气质的同时,又通俗易懂简单好写。

还有像“苏叶知秋”,既包含父母姓氏,又取自 “一叶知秋” 的典故。

让孩子在成长中感受文化熏陶,领悟成语其中含义的同时又能朗朗上口。

利用传统文化中的诗词古籍,一方面可以大大减少重名的几率,一方面又能充满文化韵味。

(2)注重实用性

名字是孩子每天都需要书写、并与人交流的符号,“实用”至关重要。

要避免使用笔画繁杂、结构怪异的生僻字,防止孩子陷入书写困境。

远离谐音歧义,要从根本上不给他人调侃之机。

另外要确保读音顺口,平仄协调,无论自我介绍还是他人呼唤,都能朗朗上口。

如 “张乐然”,笔画简洁,读音清脆悦耳,寓意快乐安宁。

对于孩子来说书写轻松,又能自信大方地展现自我。

(3)考虑名字的五行属性

现如今的年轻家长在给孩子取名字时,“五行属性”也是必不可少需要考虑到的一个点。

五行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流传至今,多用于哲学、中医学和占卜方面,五行也能用相生相克来推算人的命运。

所以部分家长会根据孩子的生辰八字判断其五行喜忌。

避免使用忌用字,也可以发现孩子缺什么便在名字中加什么。

如“命里缺水”就会在名字中加上一个以“三点水”为部首的字。

如“命里缺木”,则会在名字中加上包含有“木”的字体。

家长们不论是何种方式,都只是为了给孩子起一个寓意好、好听、不重名、又有文化底蕴的名字。

名字将伴随孩子的一生,所以取名字是一个慎之又慎的决定。

结语:

名字是孩子每天都要书写、与人交流的符号,“实用”至关重要。

家长们不要被“花里胡哨”“晦涩难懂”“拗口”的名字蒙蔽了双眼。

寓意健康快乐,叫起来郎朗上口,孩子书写轻松就不失为一个“好名字”。

部分参考资料:

人民资讯|父姓+母姓的“伪复姓”成起名时尚 个性?拗口?你咋看?

网易新闻|梓轩、子涵已过时,“伪复姓”开始兴起:家长觉得潮,实则很土!

0 阅读:276

娱叔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