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0年,邓小平的办公桌上赫然出现一封举报信,信件中写道:“安徽芜湖年某,售卖瓜子获利近百万,请问中央是否处置。”

邓小平知道,信中这个被举报的人名叫年广九。
早在1963年,年广九就因为卖鱼犯下“投机倒把”罪被判1年5个月,是个有过不少“前科”的人物。
但令中央没想到的是,邓小平在看过信件后,淡淡地回复道:“不要动,先看一看,放一放。”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邓小平对当时“投机倒把” 年广九网开一面?私自兜售瓜子的年广九,后来结局究竟如何?
被扣上“投机倒把”的帽子,多次锒铛入狱1980年因为收入百万,被告到中央的年广久,出身于一个穷苦的小商贩家庭。

从9岁时,年广九就跟着父母卖水果,勉强维持着接近温饱的生活。
等到年广久长大成人,他“顺理成章”地子承父业,在家乡当地卖起了鱼,可当时的他却没想到,自己竟会因“投机倒把”罪被关进大牢。
第一次被判刑时的年广久,只有23岁,气血方刚的他,在被警察押进监狱时不服气地大吼着:“我就是卖几条鱼,又犯了什么错?!”

本以为受过一次牢狱之苦的年广久会从此收手,另谋生路,却没想到在被关进监狱之后,年广久的生意竟然越做越勇。
出狱之后的年广久,瞅上了电影院附近的瓜子生意。
细心的年广久发现,每到工人们组织一起看电影或者过年的时候,大家都会人手一包瓜子,一边看节目一边嗑得不亦乐乎。

可在计划经济时代,哪怕是小小的瓜子,也是由供销社统购统销,私自兜售属于严重违法行为。
一心想要创业的年广久不在乎这些,他每天早上七八点钟起来炒瓜子,然后把瓜子分成小包,用1毛钱1包的价格卖给周围的工人。

当时不少人认为,年广久“顶风作案”,实属不吸取经验教训,倘若被警察发现,年广久注定会人财两空。
眼见年光久“执迷不悟”,人们就给年广久起了“傻子”这个绰号。
一心赚钱的年广久也并不生气,反而用“傻子”这个绰号来作为瓜子的招牌,20世纪70-80年代火遍大江南北的“傻子瓜子”便应运而生。

如果说年广久当时兜售瓜子是“违法乱纪”,地方部门就可以没收他的所得,可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卖瓜子的年广久被告到了中央呢?
得知年广九收入百万后,为何邓小平建议“放一放”年广久之所以被告到中央,是因为他积累财富的速度,远远超出了众人的想象。

从1966年出狱开始卖“傻子瓜子”,到1976年毛主席去世,年广久仅凭借着卖1毛钱1包的瓜子,在10年时间里就获利100万!
20世纪70年代末的100万,对于一个地方市来说,都堪称是天文数字,更不用说是年广久这样的个体户。

年广久担心若自己把这笔巨款存入银行里,必然会遭到国家的追查,所以他选择把攒下来的钱都囤到了家里。
时间一长,年广久家里藏起来的钱却开始出现了发霉的情况。
1976年7月唐山大地震后,年广久害怕有朝一日芜湖发生地震,自己的钱会被埋在地下,所以他就把一批发霉的钱从家中取了出来,放在院里晾晒。

年广久骄傲地对身边的朋友说道:“别人家是晾发霉的谷子,我家是晾发霉的钱!”
随着年广久的瓜子生意越做越大,他在70年代末甚至还花钱雇起了工人炒瓜子,规模最大时,瓜子工坊内的工人达到100多人。
常言道“财不外露”,没过多久,年广久便因为“显摆”给自己添来了麻烦。

1980年,一封针对年广久的举报信被送往了中央。
当时芜湖市之所以把举报信交到邓小平等人的手里,是因为年广久的收入以及雇工人数,已经完全超过了一个市所能治理的范畴。
得知这一消息后,嫉妒年广久的人都幸灾乐祸,甚至不少人准备看他的好戏。

按照当时的规定:雇工超过8人的作坊,就是“剥削”,这条罪甚至足以要了年广久的命。
但令人没想到的是,邓小平在收到举报信后,却建议中央:先看一看,放一放。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邓小平决定对年广久“网开一面”呢?

1978年推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后,邓小平在1980年也早就萌生了推动城镇企业改革的想法。
邓小平曾多次说过:“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只要不是害人,而且还能让大家富裕起来的生意,在邓小平看来都可以尝试。

1981年,在邓小平的建议下,中央正式做出了“开辟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中的就业渠道,促使城镇劳动者、个体经济健康发展”的决定。
如此一来,原本偷摸着做生意的“傻子”年广久,终于可以撸起袖子大干一场。
得知自己的生意竟得到了中央的支持,年广久高兴地说道:“现在国家改革支持我,我就要做好这个先锋!”

但从此以后,年广久的生意真的就那么一帆风顺吗?
邓小平三谈傻子瓜子,再次救年广久一命1981年,中央逐步开始城镇企业改革后,年广久的“傻子瓜子”生意也跟着越做越大,到1984年,芜湖市地方政府甚至主动和年广久一起开办瓜子联营公司。

年广久本以为在政府的支持下,自己的事业会节节攀升,却不料在新的联营公司成立后,因为政企权责不清的问题,导致傻子瓜子的产能效率大大降低。
加上年广久本人发财后,80年代末有许多炒货企业竞相模仿,傻子瓜子也逐渐失去了最初强势的竞争力。

20世纪80年代末,傻子瓜子的联营公司最终发生严重亏损,加之当时的法律环境,年广久本人于1989年再次以“经济犯罪”的罪名被逮捕,后又改判为“流氓罪”。
这是年广久本人第三次锒铛入狱,就在他以为自己的事业从此走向终点时,1992年邓小平在南巡讲话时,再次谈到“傻子瓜子”,称赞“傻子瓜子”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创业代表。

在邓小平的支持下,服刑2年多的年广久被再次释放,得知是邓小平救了自己的年广久,百感交集,他决定给邓小平亲自送上一包傻子瓜子,作为特殊的答谢。
2000年8月,饱经风霜的年广久把傻子瓜子的经营权交到了儿子的手中,自己退出市场的舞台,过起了颐养天年的生活。

在炒货品牌百花齐放的今天,人们已很少再吃到傻子瓜子,但年广久“敢为天下先”的傻子精神,却为身后的亿万企业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为渴望过上富足生活的亿万中国人民,打开了一扇希望的窗口!
参考文献:
广安日报:2017-01-23:邓小平三谈“傻子瓜子”
新民周刊:2023-01-17:他曾被邓小平三次提到,是“暴发户”还是“真大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