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江南有个宿兰县。
当地一个寡妇姓吴,非常有钱。
家里有两个儿子,十三四岁,胆子小还有点笨,去了学堂就被别人欺负。
吴寡妇心疼儿子,所以聘请了名师到家中教书。
这个教书先生名叫杜典,四十来岁,是个举人,人品好,学识渊博。
吴寡妇给杜典很多银子,让他务必把两个儿子培养成才,该打该骂悉听尊便。
杜典做事认真,教书勤勤恳恳,一丝不苟,每天晚上睡觉之前,都会给两个小少爷留作业,二人不敢懈怠,必定认真完成。
两个小少爷读书比较晚,许多知识都不太懂,为了完成作业不被责罚,经常是凌晨才能睡觉。
一晚,二人又在写作业,但题目很难,十分伤脑筋。
忽然墙上挂的画飞下一个仙女,二人吓得寒毛直竖,两腿一软摊在地上,哥哥还想拉着弟弟逃出去。
仙女忽然开口,说:“别跑,我不会害你们的。”
二人回头,看仙女美貌,不像坏人。
仙女取来二人的文章,仔细修改,逐一讲解。
不到一个时辰,二人终于融会贯通,顺利完成了作业,在抬头的时候,仙女已经回到画中。
第二天,杜典检查作业,发现文章写得特别好,心中大喜,转念一想又不对,问:“这文章是谁写的?”
二人胆小不敢隐瞒,说了昨夜仙女之事。
杜典曾听吴寡妇说过,此宅是她丈夫生前从一个大官那买的,据说是死过人,经常闹鬼。
杜典怕鬼,想要离开,吴寡妇再三挽留,说:“先前的先生也是因此离开,我看杜先生是个正人君子,必定不怕鬼怪,你千万不能走,不如我再给你一百两银子。”
杜典:“多谢夫人好意,您还是另请高明吧。”
吴寡妇:“这样吧,你先回家休息几日,我找道长做法,过后去请您回来。”
杜典辞别吴寡妇匆匆回家,家人一脸疑惑,听到鬼怪之事都不相信。
杜典有个儿子名叫杜飞松,十八岁,从不相信鬼怪狐仙,说:“父亲如此胆小,想必是他家少爷不想读书,编出来骗父亲的。儿愿替父亲一探究竟,见识一下那个仙女!”
杜典阻拦也没用,杜飞松轻装上阵,骑上毛驴去了吴寡妇家。
吴寡妇很开心,马上收拾出一间客房让他住下。
经过几日的观察,吴寡妇发现杜飞松虽然年轻,但学问很好,两个儿子的成绩也是突飞猛进,而且再也没有听说什么仙女飞下来的事情。
杜飞松也是洋洋得意,心想:果然是顽童的把戏,世上根本没有什么仙女妖怪。
转眼就到了八月十五,中秋佳节,杜飞松有点想家。
吴寡妇一家人在前厅赏月,杜飞松在后院散步,穿过茂密的竹林,看到一个池塘。
平日里忙着教书,并不知道此处还有如此雅致的风景。
杜飞松来到池塘边,又看到一小楼,借着月光,门似关非关。
杜飞松在好奇心地驱使下想一探究竟,但又想到毕竟是别人家,没有得到主人的允许似乎不太好。
犹豫地时候,门慢慢开了。
一个二十来岁的女子出现,对着杜飞松笑了一下,招手叫他。
杜飞松已经不能把持,跟着女子上了楼,跑过去拥抱。
女子突然变成夜叉,绿色的头发,红色的獠牙。
杜飞松心惊肉跳,转身逃走,从楼梯滚下去。
杜飞松爬到门口,脚还被门卡住了,杜飞松看着身后的夜叉害怕极了,大喊大叫。
众人匆忙赶来,吴寡妇还带来两条猎犬,把杜飞松救了出来。
吴寡妇得知他看到了夜叉,说:“先生有所不知,此园我们也很少来,据说有鬼魅,前一段时间找道长做法了,想不到还是吓到了先生。”
杜飞松擦着满头大汗,身体还在颤抖,第二天一早匆匆离开,都没来得及和吴寡妇告辞。
回家之后,杜飞松遇到了父亲,父子俩苦笑都没说话。
又过了三日,杜飞松刚刚忘了吴寡妇家的夜叉,晚上和朋友出去喝酒。
回家的时候已经天黑,突然一个女子站在门口。
杜飞松定睛一看,竟然是那晚变成夜叉的女子,转身要跑。
女子一把拉住他,说:“跑什么 ,我又不会吃了你。”
杜飞松心想:反正也跑不了,只能听天由命了。
女子名叫魏凌香,是一个剑客。
和吴寡妇的丈夫是莫逆之交,吴寡妇的丈夫是个富商,非常有钱,有一次做生意的时候遇到了土匪,被土匪杀害了。
杜飞松:“那你为何要扮成鬼魅吓我,却装成仙女教他儿子读书?”
魏凌香笑了笑,说:“吓你是因为你不相信鬼怪,至于那两个小少爷,说来话长。”
有一次,某地大旱,县令赈灾,吴寡妇的丈夫做生意路过,听说县令是个清官,当地老百姓家中没有粮食十分可怜,当下就把自己随身带的所有金银都捐了出来。
被魏凌香看到了,十分佩服,二人在当地赈灾数十日,成为知己。
后来,吴寡妇丈夫遇害,魏凌香赶到的时候已经奄奄一息,临终托孤,希望魏凌香帮忙照顾他的妻儿。
但是魏凌香没有露面,只是假装成鬼怪,久而久之附近的人都知道吴寡妇家有鬼,没人敢去骚扰她们孤儿寡母。
但是两个孩子读书不太好,魏凌香不得已才装成仙女,教他们读书。
杜飞松:“原来如此,是我多虑了。”
魏凌香:“我不方便出面,你还是回去教书,争取把两个小少爷培养成才,再不济考个秀才,要不然他们父亲都会死不瞑目。”
第二天,杜飞松又回去教书,两个小少爷也算努力,多年后终于考上秀才。
他们为人忠厚,乐善好施,在当地很有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