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女少将杨俊生简历

雅可谈过去 2025-02-02 14:08:32

1941年8月,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调集7万余军队,对晋察冀边区所属的北岳、平西根据地进行毁灭性“大扫荡”,在粉碎敌人“扫荡”的战斗中,涌现出五位英雄人物,分别是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被称为“狼牙山五壮士”。

就在“狼牙山五壮士”事件发生两年后的1943年12月,一名女婴降生于河北易县的狼牙山脚下,她叫杨俊生,是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杨成武的女儿,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下杨俊生的故事。

杨俊生出生于战火之中,正是中国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刻,父亲杨成武和母亲赵志珍每天为了战事忙个不停,没有时间照顾她,便将其送到当地的老乡家里抚养,直到解放战争胜利后,杨俊生才回到父母身边。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迎来和平时期,有了稳定和安静的环境,杨俊生得以坐在教室里学习,先后就读于北京女二中和北师大附中等学校,那个年代,年轻人最大的梦想就是参军入伍,或者是考个好大学。

有时候,参军和上大学是可以合二为一的,那就是上军事院校,杨俊生也有这样的梦想,1961年,通过个人坚持不懈的努力,杨俊生终于考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被分在导弹自动控制系学习,经过几年系统的学习,杨俊生掌握了扎实的导弹方面的知识和理论,被分到解放军第二炮兵司令部工作。

杨俊生的父亲杨成武,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立下了不朽功勋,于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到六十年代中期,杨成武备受组织信任与器重,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

在接下来的十年运动时期,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杨成武受到错误对待,1968年“杨余傅事件”东窗事发,杨成武被撤销代总参谋长的职务,刚刚参加工作的杨俊生也受到牵连,失去了人身自由,被监禁长达7年之久。

十年运动后期,中央开始纠正初期的一些错误,很多老同志获得平反,恢复了工作,杨成武于1974年底担任第一副总参谋长,主持总参的日常工作,父亲获得解放之后,杨俊生也获得了人身自由,回到第二炮兵科技部任参谋。

十年运动结束后,杨成武进一步获得重用,担任副总参谋长兼福州军区司令员,前往福建前线主持福州军区军事工作,杨俊生也在197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3年4月,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部在北京成立,在聂荣臻元帅的推荐下,杨俊生被从二炮调到武警总部政治部干部处任副处长,1986年初,杨俊生调任武警总部司令部警备装备处副处长,分管武器装备业务。

1991年3月,杨俊生出任武警总部司令部技术装备处处长,全面负责武警部队技术装备的业务工作,在此期间,杨俊生主持并研制开发了《武警部队装备管理系统》、野战指挥车、防暴车、催泪弹发射器等多项科技成果,还受命组织筹建了武警部队科技开发部和装备器材研究所,形成了防暴防护器材的批量生产能力。

1995年11月,武警部队“保障有力”成果汇报在北京举行,杨俊生担任“静态展示”部分总指挥,高质量地完成了任务,受到军委主席的高度评价。

1996年7月,杨俊生被授予武警少将军衔,成为武警部队第一位女将军。

2 阅读:1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