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字溯源“齐”与“鲁”——为何山东简称鲁而不是齐?

孔孟之乡 2024-06-29 22:26:41

齐鲁是山东省雅称,鲁是山东省简称。为何齐鲁之称齐在前鲁在后?为何山东省简称鲁而不是齐?解释就要溯源齐鲁历史。

武王克商后第一个册封的诸侯国是吕氏齐国。齐国在周朝拥有独特的地位,是周朝统治东部的重要支点,在其后数百年的时间内,齐国创造了璀璨的齐文化。其国号“齐”到底从何而来?《史记·齐太公世家》中只是说周武王“封师尚父于齐营丘”。

甲骨文中的齐字

甲骨文中的齐字,一般被认为是三根麦穗上端的形象,略有高下错落,因此本义被认为是谷穗整齐,后来被引申为整治、整理等。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记载:“齐,禾、麦吐穗上平也。象形。”也就是说,许慎认为齐字是根据麦穗形象而来。

将齐字来源与麦穗相联系,还有一个重要的证据,即来字。

甲骨文中的来字,实际上本义是小麦,相反麦字的本义是到来,两个字本义用反了。郭沫若认为,以“莱”作地名的,即为“来”。也就是说,胶东半岛上的莱族人,原本应该叫“来国”,他们首先大规模种植了小麦。而以“莱”命名的地名(今莱州),距离齐国都城临淄(淄博)不远。于是古人根据麦穗整齐划一的形象,由此创造出了齐字,此地也就被称为“齐地”。

还有一种解读与麦穗无关,而是源于济水。关于济水,《禹贡》这样记载:“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菏;又东北,会于汶;又北,东入于海。”古人认为济水多源,始于河南王屋山的沇水,在此过程中隐于地下、穿过黄河、再浮出地面、汇合北济南济,三隐三现,神秘莫测,百折不挠汇入大海。

因此,甲骨文中的齐字字形,三个圆形上都有上下延伸线:首先表达的可能是济水多源共出,所谓列出了三个圆形,即三为多之意;同时由于济水三隐之后三现,每次出现时犹如泉水汩汩而出,形如圆形,且泉水有源头有去向,所以由上下延伸线来表达。另外有王树明先生考证还有齐字来源箭簇一说,说齐字就是三个箭头。

总之,就甲骨文与文献资料来看,齐字或源于麦穗,或源于济水,或源于箭簇,之后形成了“齐地”。

甲骨文中的齐国

先秦时期,国号一般是由地名演化而来,周朝之周源于周原,鲁国之鲁源于鲁地(起初位于河南鲁山县一带)等,商代时期齐地也出现了一个“齐国”。

南宋《路史·国名记一》记载:“齐侯爵,伯陵氏之故国,以天齐渊名。吕尚复封,都营丘,今青(青州)之临淄也。”也就是说,商代已有齐国,武王伐纣时将之灭亡,之后周武王将姜子牙封在齐地。

甲骨文卜辞记载:“癸巳卜,贞王旬亡祸。在二月,在齐师。惟王来征人方。巳王卜,贞旬亡祸。王……夕在齐师。惟王十(五)……。”

所谓“人方”,即为“夷方”,东夷族群中的一个强大方国,大概位于山东临沂一带,大约在纣王继位十年时造反,之后一直到商朝灭亡,双方战争还没有彻底结束。当时,为了攻打东夷,纣王多次派兵与齐国部队汇合,然后合兵征讨东夷。

对于甲骨文中的“齐”,郭沫若解读认为:“齐当即齐国之前身,盖殷时旧国,周人灭之,别立新国,而仍其旧称也。殷代之齐,当指齐之首都营丘附近,今山东临淄也。”

通过甲骨文卜辞还可以看到,商代齐国经常配合殷商攻打东夷,应该是殷商的铁杆诸侯,在王朝的地位非比寻常。武王伐纣之后,第一个就册封姜子牙,显示了周武王对齐地的重视,就是借用姜子牙的能力镇压当地强大的反叛势力。

可见,齐地历史悠久,地名或源于麦穗或源于济水,至少在商代晚期已有“齐国”。吕氏齐国国号之所以叫“齐”,原因在于承袭之前的国名,犹如后来“田氏代齐”一样。

鲁国国号的由来

关于鲁国国号的由来,《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周武王“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由于周公旦要辅佐君王,“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于是就让儿子伯禽代封。先秦时代,封于某地,往往则以某地为氏,《左传》记载:“因商奄之民,命以伯禽而封于少皞之虚。”魏晋时期的杜预解释,“商奄,国名也。少皞之虚,曲阜也。”传统上认为奄国即在今山东曲阜。《清华简·系年》记载,周成王时爆发三监之乱,奄国叛乱,周公旦平定商奄之乱,“商奄之民”之一的秦国先人被迫西迁,周成王将奄国封给周公旦之子伯禽。曲阜是奄国之地,那么伯禽为何不将国家命名为奄国,而称之为鲁国?原来,鲁国之鲁的由来,源自如今河南的鲁山县,也就是说山东之简称“鲁”,其实是河南来。

武王克殷之后,针对重要功臣与姬姓族人,进行了周初第一次封赏。但对弟弟姬旦的封赏,通过“周公”之称号分析,大致可以推测出武王分封姬旦,而是给了一块重要采邑。

南朝宋国裴骃在《史记集解》中引用了蜀国谯周注释说:“姬旦以太王所居地为其采邑,故曰周公。”唐朝司马贞在《史记索隐》中说:“周,地名,在岐山之阳,本太王所居。后为周公旦(采)邑,故曰周公。”这里的“公”,不代表公爵,而是一种尊称,周初并没有公爵。

也就是说,周公旦之“周”,不是代表周朝之周,其实是姬旦的采邑周地。

武王克殷过程中,周公旦功勋卓著,姜子牙等都有封国,因此,周武王对姬旦的封赏是:给予姬旦“周太王所居地”的采邑,而将姬旦之子伯禽封于鲁地。

《诗经·閟(bì)宫》记载:“王曰叔父(周公旦),建尔元子(嫡子伯禽),俾侯于鲁。大启尔宇,为周室辅。乃命鲁公,俾侯于东。”这一段话大致是周成王首先将伯禽册封在了鲁地,后来“乃命鲁公,俾侯于东”,又将伯禽封到鲁国之东,可见周王是两次分封伯禽。

伯禽封于鲁,伯禽的初封之地并不在曲阜,而在于鲁地。原因非常简单,所有史书上记载的伯禽受封,“俾侯于东”之后再无受封记载,因此“俾侯于东”就是最后一次分封,也即是分封在了曲阜。在被分封到曲阜之前,伯禽已是鲁公,已被封于鲁地。

鲁国、鲁地与奄地

根据文献记载,鲁国历史非常悠久,至少可以追溯到夏朝时期。《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记载,刘姓始祖刘累,本职工作是为夏朝孔甲养龙,结果养死了一条龙,刘累就将之烹煮给孔甲吃了,孔甲大呼鲜美,刘累害怕孔甲还要吃龙,担心龙死之事东窗事发,于是就逃到了鲁地隐居。

《逸周书·殷祝解》记载:“(夏)桀与其属五百人徒于鲁,鲁士民奔汤”,夏桀率领五百部署来到鲁地之后,鲁地百姓被吓的投奔商汤。甲骨文出土之后,人们发现至少商朝时期已有鲁国,甲骨文中已有“鲁受年”等的记载。不过可惜的是,没有史书具体记载鲁地最初在什么地方,只在《诗经》上留下一些线索。

《诗经·閟宫》中记载,鲁僖公(公元前659年―公元前627年)“居常与许,复周公之宇”,意思是鲁僖公想要占据常与许地,恢复周公封建鲁国时的疆域。显然,鲁国之初拥有常与许地,后来国力衰败而丢失了,如今鲁僖公想要恢复旧土。而“许地”即许田,在如今河南许昌一带,唐代张守节的《史记正义》记载“故鲁城,在许昌县南四十里”,河南鲁山也在附近。许地、故鲁城、河南鲁山……汇总在一起,不难让人推理出真相,伯禽第一次所封的鲁地,就在河南许昌——鲁山一带。学者杨朝明在《从<诗经·閟宫>中看鲁国前期历史》一文中,赞同最初鲁地在河南鲁山县一带的结论。

武王克殷之后,东方还有不少商朝部族并未真心臣服,将伯禽封于鲁地,将姜尚封于齐地,其实也是为了打击商朝残余势力,达到“以作周屏”的目的。在东方商人残余势力中,位于山东曲阜的奄国,可谓是商朝铁杆同盟势力。

奄国是商周交替之际的山东一个国家,国都在山东曲阜,古本《竹书纪年》中说商王南庚、阳甲都曾建都于奄,后来盘庚迁都于殷,因此奄国又被称之为“商奄”,秦国祖先就是商奄之民。三监之乱后,奄国趁势叛乱,周公旦挥师东征平叛,鲁公伯禽、齐公吕尚都参与平叛,最终灭掉了包括奄国在内的叛乱势力,奄民四处逃散,其中一支逃到江苏常州,相传常州淹城即是奄人所造。由于周公旦、伯禽的功劳巨大,于是周成王将伯禽又分封到奄国旧地——曲阜,赐殷民六族,用以控制这一区域,即《诗经》中所说的“乃命鲁公,俾侯于东。”

伯禽虽然被封于曲阜,但并未迁都至此,而是在彻底清除掉奄国势力之后,伯禽之子炀公将鲁国迁徙到沃土曲阜,《史记集解》中说“炀公徒鲁”。第二次受封之后,伯禽拥有鲁地与奄地,在当时可谓实至名归的第一诸侯,远比姜子牙风光,只是后来鲁国逐渐丢掉了“鲁地”,至春秋时期基本只拥有了“奄地”。

综上可见,鲁国之所以称为“鲁”,是因为伯禽先被封于河南鲁山一带,后来才被封于曲阜,鲁国迁都到奄地曲阜之后,并未更改国号,还是沿用了“鲁”之称呼而已,并未打破以地名为国名的政治传统。

璀璨的齐鲁文化

齐、鲁立国之后,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建国方针,发挥各自的文化优势。齐国简政从俗,工商立国,尊贤尚功——奠定霸业基础;鲁国崇礼革俗,强农固本,尊尊亲亲——强化礼义之邦。春秋战国之世,齐、鲁成长为中国文化的重心。

为何齐鲁之称齐在前鲁在后?是因为在山东地区齐国名早于鲁国名。为何山东省简称鲁而不是齐?是因为历史上鲁国的政治文化地位高于齐国。

参考资料:《史记》《左传》《诗经》《齐名之源考辨》等

作者简介:张景升,网名:圣风。山东省楹联艺术家协会会员,济宁市诗词楹联学会会员,邹城市诗词楹联协会理事。执行主编地方史志资料三部。曾在市级以上报纸、刊物和网络发表散文、诗词作品二百多篇。散文作品曾入选中考试卷。作品曾获得第二届华人文学邀请赛散文一等奖、诗词二等奖。获第一、二届王璨文学奖三等奖。

0 阅读: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