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今年两会闭幕,中央对今年的整体工作安排也定好调了。从房地产领域来看,今年的主要工作方向,依然是这三个方面——
「稳市场」、「防风险」、「促转型」。
不得不说,这三点每一个都不容易。尤其是要同时解决这三个问题,而一个要靠另一个来解决的时候,情况就更复杂了。
明源君总结了一下住建部长近期的发言,目前高层的思路和做法,归根结底还是要:
靠「促转型」来「稳市场」,靠「稳市场」来「防风险」。
目前几乎所有的政策,都可以放到这个框架里面来。今年还会出台哪些政策,也可以从这个逻辑里面来推导。
靠「新模式」来稳市场既要成交量,也要价格
最近,住建部长重新提到“房住不炒”的原则,让很多人的神经紧张了一下。但其实,“房住不炒”一直没有退出过,但是重心已经变了。之前严厉调控是强调旧模式的“破”,而现在则更强调新模式的“立”。
现在是,保障的归保障,市场的归市场。不仅保障要加大力度,市场也要充分激活,这是目前的大基调。
甚至可以说,为了恢复市场活力,限制性的调控政策今年大概率是“应放尽放”的趋势。目标就是一个:既要成交量,也要价格。
因此,根据今年头两个月的市场表现来看,之前陆续出台的稳楼市政策和措施,今年应该还会加大力度。
一、国家队下场收购存量房,实现高效去库存。
从去年开始,不少城市就已经陆续有国资企业,下场收购存量房源,用于保租房相关用途。
今年以来,存量房收购的进度明显在加快,资金量也在提升。
青岛和天津,分别拿到18.5亿和19.18亿落地资金,用于收购首批存量住房,涉及房屋总套数2319套、1826套。
2月底,重庆国企又收购了首批7个存量项目,共计4207套小户型房源,一次性消化掉了重庆主城区半个月的成交量。
租赁住房贷款支持计划的8个试点城市,通过在新城和近郊存量高、去化难的城市进行大量收购,来调节局部供应过剩。
其他非试点城市,则通过收购老旧房屋、释放房票,来创造额外购买力,实现定向去化。
例如,太仓等多个城市的商品房“以旧换新”政策,国资国企收旧房,直接给资金或房票,资金或房票相当于拟购新房的30%-60%,可以直接去购买国资公司指定的新房。
通过激发潜藏需求,来加快当地国资国企的新房去化速度,实现资金回笼。戳这里了解详情,开启抖音卖房
去年10月,太仓释放出了第一批置换房源,涉及太仓城发集团开发的三个小区共100套房源,几天内就全部消化。
11月17日,太仓市城投集团、市城发集团两大国资公司联手推出第二批置换房源,覆盖了8个住宅项目,细则也进一步优化,旧房车位也可以用来置换新房车位。
目前,1000亿元租赁住房贷款支持计划的余额还很充足,“以旧换新”也证实了有一定的可行性。国家队直接下场调节供需,很可能成为一种常态化的“稳市场”手段。
二、PSL继续发力,通过三大工程的开发,来稳投资。
商品房销售低迷,房企投资开发意愿不强,就要有新的项目投资来顶上。这一轮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主要就是为了弥补商品房市场出清带来的投资缺口。
为了保证今年「三大工程」的推进速度,政策层面上前置发力的意图很清楚。刚开年,3500亿PSL定向放水“三大工程”,主要就是为了托举房地产投资下滑的趋势。要尽快形成托举力,「三大工程」推进的核心,就是要:快。
住建部长甚至明确提出,今年重点就是抓开工建设、抓质量安全,尽快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戳我,了解让项目达期达产达效的数字化工具
因此,今年在「城中村改造」领域大概率会有新的金融支持工具出台。城中村改造推进方案的创新,也会成为各地方的重点工作。
早在今年1月份,深圳就已经发出征求意见稿,拟将城中村改造的一二级联动机制,改为一二级分离。以及通过引入前期服务商,划分优先拆除范围等方式,加快旧改推进速度。
广州也在1月份发出了第一张“房票”,打开了一线城市旧改「房票安置」的口子。
作为今年楼市企稳回暖的重要砝码,保租房、城中村改造的支持性政策,今年应该不会停。三、土地供应限制可能进一步放开,让市场调价价格,扭转房价预期。
除了国家队直接下场买调节供应,三大工程拉动投资,市场作为最重要的参与力量,也要尽可能激活。
一方面是市场调控进一步放松。
住建部长的原话是,充分赋予了城市调控自主权。昨天,两会刚结束,杭州就彻底放开了二手房限购,并将增值税统一调整为“满二”,不再要求唯一住房。
以当前大部分城市的楼市成交情况来看,今年,能放开的政策应该都会进一步放开,为市场进行托底。
二是增加核心城市核心土地的供应量。
其实,从今年前两个月的土拍情况来看,供地质量提高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各个核心城市基本都拿出了核心地段的优质地块,来吸引开发商拿地,“地王”也在土拍中频繁现身。
土地市场也是既要成交量,也要价格,高溢价的“地王”,在今年大概率会成为常态。
三是针对高端住宅的限制性政策,将迎来巨变。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两个变化非常值得关注。
一是将“满足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调整为“满足刚需和多样化的改善需求”,二是“完善商品房相关基础性制度”。
所谓多样化的改善需求,面积、产品形态、价格都应该是多层次的。整体导向,已经从不鼓励豪宅,到支持全面开花、多元发展。当然,隐形的价格天花板也自然会打破。
也就是说,高端市场大概率将迎来大幅的松绑。产品方面,“7090政策”、“禁墅令”可能会取消;销售方面,限价令也可能会全面退出,类似广州这种120平米以上不限购的针对性政策松绑,可能会得到更多一线城市跟进。
近期陆续拍出的一批“单价地王”,基本在土地出让时,都已经放开了销售“限价”,预计在产品形态上将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这些高价项目的入市,可以对市场的价格下行趋势产生一定的对冲作用,也能一定程度上扭转市场的价格预期。
靠稳市场来防风险
企业恢复造血能力是根本
前面说了,目前的救市思路,基本上是:靠「促转型」来「稳市场」,靠「稳市场」来「防风险」。
促转型,就是一方面加大保障房收储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以及一系列的金融、政策支持,来拉动投资、调节供需,找到新动能;一方面通过彻底给市场松绑,来激活市场潜能;
如果转型能够成功,自然能达到稳市场的目的。而稳市场,则是防风险的根本。
首先,是要加快正常项目的资金循环。
针对好项目,一视同仁给与融资支持。目前在融资协调机制下,上报的”白名单“项目已经有6000多个,82%是民企和混合所有制企业的项目。
并且截至2月底,商业银行审批的贷款,已经超过2000亿元。落地速度还是相当快的。这些项目的顺利推进,对于稳定市场信心,加快行业资金正循环,还是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其次,是加快出险房企的处置速度。
住建部长最近也专门强调了,失去经营能力的房企,要按照法治化、市场化的原则,该破产的破产,该重组的重组。
这可能意味着,今年对于恒大等暴雷企业的处置,可能会提速。
小结
总的来看,解决当前的房地产困境,已经成为一个系统性、全局性的问题。用新模式带动产业转型,可能是带领行业走出当前困境的最优解。
但不得不说,做起来相当难,效果可能也没有大家盼望的那么立竿见影。
从上到下,几乎层层都有难题,环环都有卡点,需要各部门、各地方,久久为功地下苦功夫,才能解决。等待整个行业掉头转向,我们可能还需要有更多的耐心。点击下图,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