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多是“拖出来”的?提醒:出现这3个症状,男性要多警惕

芷文聊健康 2024-01-01 08:35:02

李先生,56岁,因为工作繁忙,李先生习惯性地憋尿,平时身体状况良好,无明显疾病史;但是最近几个月来,开始出现尿频、尿急和尿痛的症状,尤其是夜间尿频明显增加,经常性的起夜,严重影响他的睡眠质量,李先生每天都无精打采,工作效率大幅度下降,这些情况让感到非常困扰,并决定就医寻求帮助。

看到李先生的第一眼,明显感觉李先生比较疲惫,通过检查确定体力活动正常,监测生命体征均在正常范围内。我们对其进行问诊,得知李先生出现了泌尿系统相关症状,结合这些症状我们将检查重点放在前列腺部位,推测李先生应该是发生了前列腺炎。

我们通过直肠指检,对前列腺进行检查,指检可触及前列腺质地坚实,表面光滑,前列腺出现异常肿胀,按压肿胀部位我们发现有几处不明肿块,质地坚硬,约黄豆大小。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均在正常范围内,尿常规检查尿液外观正常,无蛋白、无红细胞、无白细胞,无细菌;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发现血清PSA水平升高,为15 ng/mL(正常范围为0-4 ng/mL),经过初步检查,决定进行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以确定诊断,经直肠超声检查发现前列腺体积30 mL,偏大;前列腺回声均匀,无明显异常,前列腺结节在左侧后部探及一个低回声结节,大小约为1.5 cm。

根据李先生的症状、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直肠超声检查的发现,初步诊断为前列腺癌。血清PSA水平升高和直肠超声检查发现的前列腺结节都是前列腺癌的常见表现,进一步的组织活检将有助于确定诊断和分期,随后进行前列腺穿刺,将提取组织液送入培养皿,通过活检发现癌细胞;通过全身CT检查没有发现癌细胞向其他组织扩散,确诊二期前列腺癌。

通过会诊确定治疗方案,李先生需要进行前列腺切除术,通过结合放疗和化疗。手术治疗非常成功,预后治疗效果也不错,为了防止复发,需要定期检查。前列腺癌早期症状常常不明显,容易被忽视,男性朋友们应该重视身体变化,及时就医进行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前列腺癌,不要拖着不治疗,下面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前列腺癌多是“拖出来”的?

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且很多时候会“拖出来”,也就是明显的症状出现时已经是晚期。这种情况给患者治疗带来了更多的挑战。

1)早期症状不典型:

前列腺癌在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或者早期的症状很容易被忽视,一些症状在更普遍的前列腺增生等疾病中也很常见,因此很多患者很容易把这些症状归因于其他原因,而不去寻求医疗帮助。

2)缺乏早期筛查:

前列腺癌没有明显的早期症状,因此如果没有进行定期的前列腺癌筛查,很容易就会错过早期的发现机会。特别是对于没有明显家族史的患者来说,可能会完全不注意这方面的定期检查,从而错过了早期的治疗时机。

3)社会文化的影响:

一些男性在面对身体不适时会更倾向于忍耐和自我调节,而不是积极地去寻求医疗帮助。这种文化影响也导致了很多前列腺癌患者在症状明显的时候才去就医。而且有些男性对于前列腺相关的检查和治疗有着心理上的抵触情绪,觉得尴尬或者羞于开口询问,所以在症状出现的时候也会耽误了就医的时机。

4)误认为是老年疾病:

前列腺癌多发于中老年人,因此很多患者会把前列腺疾病的症状归因于年龄造成的生理变化,而不会意识到其实是一个严重的疾病。这种误解也让患者错过了早期治疗的机会。因此我们出现症状时不要拖着不治疗,出现症状及时检查,下面让我们了解一下相关症状。

提醒出现这3个症状,男性要多警惕前列腺癌

第①个:尿频尿急尿痛

前列腺癌常常会导致泌尿系统方面的症状,尤其是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当前列腺癌发生时,肿瘤的增长可能会压迫尿道,导致尿道狭窄,影响尿液排出。这会使得患者出现频繁排尿、尿急等症状,尿液的流量也可能较小,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尿痛的感觉,这些症状出现时,尤其是伴有血尿时,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就医。

第②个:尿中带血

当前列腺癌肿瘤生长破坏血管时,尿液中就可能出现血液,随着尿液排泄出体外,使得尿液呈现出红色或棕色,这种症状一旦出现,就需要及时寻医诊治,及时了解起因。由于前列腺癌的生长,肿瘤还可能压迫尿道,导致尿液排出受阻,周围组织受损尿液中的血液会积聚在尿道中,从而引起血尿的出现。

前列腺癌细胞的恶性程度和浸润深度会影响血尿的发生率和程度,当肿瘤恶性程度较高或浸润深度较深时,血尿的发生率可能更高,出现这种情况及时就医。

第③个:难以排尿或尿流无力

当前列腺癌发展时,肿瘤会逐渐增大并压迫尿道,从而阻碍尿液的正常流动。由于前列腺癌导致前列腺肿大,压迫尿道或直接侵犯尿道,造成尿道狭窄,从而影响尿液排出。患者会觉得排尿时需要费力和时间较长,尿流也可能较为缓慢和无力,这对于年轻人或中年人来说是不太正常的,必需引起重视。

当出现这些症状时,男性应该尽快就医,通过相关检查找出病因,及时进行治疗。如果排除了前列腺癌等疾病,也可以及早寻求合理的治疗措施,缓解不适症状。男性还应该意识到前列腺癌是一种可以通过定期筛查早期发现的癌症,特别是对于具有家族史或者其他高风险因素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及时进行前列腺癌筛查,可以帮助尽早发现潜在的前列腺癌,从而进行早期干预治疗,下面我们具体了解一下哪些人群是高风险人群。

前列腺癌高风险因素

前列腺癌的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有一些因素已经被证实会增加患前列腺癌的风险。

1. 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该疾病发病率逐渐增加,超过43%的前列腺癌发生在55岁以上的男性身上,70-80岁男性是前列腺癌高发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前列腺组织逐渐开始发生变化,容易出现异常增生和肿瘤。

2.家族史:

有家族史的人群是前列腺癌的高风险人群之一。研究表明,如果一个男性家庭中有直系亲属(父亲、兄弟)曾经患有前列腺癌,那么他自己也有较高的患病风险。这提示前列腺癌可能存在一定的遗传倾向,遗传基因的突变会增加前列腺癌的发生风险。

3.疾病因素: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属于高风险前列腺癌人群。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组织通常会受到炎症的刺激,导致细胞损伤。这些受损的细胞可以引发异常的细胞增殖和突变,从而增加患者发展为前列腺癌的风险。

炎症反应通常会伴随着氧化应激和炎症介质的释放,这可能导致DNA损伤,DNA损伤是细胞突变发展为癌症的基础,而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由于长期炎症刺激,其前列腺组织中存在更多的DNA损伤,从而增加了前列腺癌的风险,而且慢性前列腺炎常常与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有关,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失调,增加了前列腺癌的发展风险。

4.营养因素:

饮食中高脂肪、高热量、低纤维的食物容易导致肥胖,而肥胖是前列腺癌的潜在危险因素之一。大量的红肉和加工肉类的摄入,尤其是长期高温加工的肉类,也被认为与前列腺癌发生相关。

相反,高纤维、低脂肪和维生素丰富的饮食则有助于降低前列腺癌的发生风险。除了上述因素外,一些其他因素也会增加前列腺癌的发病风险,如生活习惯,包括吸烟、饮酒、缺乏运动等,因此对于高风险人群,特别需要进行定期的前列腺癌筛查。

早期筛查前列腺癌时应该做这些检查

①.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测试

PSA是一种特定的蛋白质,主要由前列腺细胞产生。当前列腺组织受损或者受到压迫,PSA的水平会升高。因此,PSA的测试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来筛查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异抗原的升高可以提示可能存在前列腺问题,包括前列腺癌。虽然PSA水平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前列腺癌,但高水平的PSA可以成为后续潜在前列腺癌排查的重要依据。因此,通过测量PSA水平可以提前发现患有前列腺癌的可能性。

②.指检

这个检查通常由医生进行,医生通过肛门直肠检查(又称为指诊),可以通过触摸检查前列腺是否有异常。这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检查方式,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前列腺是否有异常。医生可以通过指诊来检查前列腺的硬度、大小、形状等情况,如果有异常,如硬块、不规则形状等,就可能提示患有前列腺癌的可能性。

③.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可以通过声波来形成前列腺的影像,以便医生观察前列腺是否存在异常,并确定前列腺的大小和形态。超声检查可以提供更加直观的前列腺图像,有助于医生发现潜在的前列腺异常情况,特别是对于那些在触摸检查中无法得到充分信息的患者来说,超声检查可以起到补充和确认的作用。

④.前列腺穿刺活检

对于那些PSA水平上升、体检和超声检查显示异常的患者,前列腺穿刺活检是一个进一步明确诊断的重要手段。在这个检查中,医生会使用穿刺针从前列腺中取出组织样本,然后送至实验室进行病理学检查。

前列腺穿刺活检是诊断前列腺癌的“金标准”,通过对前列腺组织的病理检查,可以直接判断组织中是否存在癌变细胞,确定是否患有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的早期筛查时,PSA测试是最常见的一项检查,因为PSA是前列腺癌的一个重要标志物,值得关注。除此之外,指检,超声检查和前列腺穿刺活检也是非常重要的筛查手段,这些检查方法结合起来可以提供更加全面和准确的前列腺癌筛查结果。因此,对于具有前列腺癌高风险因素的男性,建议定期进行前列腺癌的筛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治疗。

前列腺癌多是拖出来的,提醒大家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尿中带血,以及排尿困难这3个症状,男性要多警惕前列腺腺癌。上面提到了李先生出现这些症状并没有在意,直到这些症状影响了正常生活才来医院检查,通过检查确诊为前列腺癌,好在癌细胞并没有向其他组织器官扩散,通过手术切除得到了较好的治愈效果,提醒大家面对前列腺癌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文献参考:

1. 张庆雄, 前列腺癌诊疗新进展,中国医学前沿杂志,2018, 10(8): 1-5.

2. 李晓岩, 前列腺癌的个体化治疗,现代肿瘤医学,2019, 27(1): 62-65.

1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