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名师出高徒”,这句话在《水浒传》中却未必成立,毕竟从书中呈现的剧情来看,那些厉害的师父,也未必能教出高徒。
比如那林冲是京城八十万禁军教头,武艺自然是一等一的高,这一点从他后来上了梁山,被宋江列为五虎将之一,也能看出来,然而那“操刀鬼”曹正自诩是林冲的徒弟,却只是个三流武者,除了助鲁智深夺得二龙山时有些作为,之后基本是沦为路人。
但曹正好歹没有坑林冲这师父,而另一位好汉的徒儿,却可以说是坑了师父,笔者所指的那师父即是武松。
一、武松的徒儿
武松有徒儿吗?
似乎顺着原著剧情读下来,武松向来都是独行侠一般的存在,比如他最初流落至柴进府上时,就是孤身一人,甚至你从柴进对他的态度来看,他都属于是那种不擅与人交际的人。
(武松、宋江剧照)
比如书中提到过这么一句:“说话的,柴进因何不喜武松?原来武松初来投奔柴进时,也一般接纳管待。次后在庄上,但吃醉了酒,性气刚,庄客有些顾管不到处,他便要下拳打他们。因此,满庄里庄客没一个道他好。众人只是嫌他,都去柴进面前告诉他许多不是处。柴进虽然不赶他,只是相待得他慢了。”
也只有宋江这种见了好汉就欢喜的人才会乐意结交武松,因此武松纵有一身神功,似乎也很难找到合适的传人,毕竟没几个人能受得了他。
不过当剧情发展至武松被押送去孟州之后,他确实是收获了一个徒儿,笔者所指那人,正是待武松如父母一般的“金眼彪”施恩。
当武松为兄长报仇,杀了嫂嫂和西门庆之后,他也沦为阶下囚,一直被押送去了孟州,作为一个囚犯,他在孟州却过上了如同皇帝般的日子,不仅有人每天送来好酒好菜,甚至他要沐浴,施恩也能实现他的愿望,他当真是被施恩整不会了。
(西门庆、潘金莲剧照)
后来才得知施恩是有求于他,那也无妨,武松向来都是那种吃人嘴短的人,当初他原本要打宋江,见宋江待他十分客气,接济他银两,就认了宋江这哥哥;后来在十字坡,那孙二娘原本有心加害他,被他看破诡计之后,张青一番求情,再好生招待他一番,他又心软了,与那夫妻二人义结金兰。
所以此时武松得了施恩的好处,自然也要还施恩一份情,他不仅帮施恩教训了蒋门神,还传了施恩武功。
尽管没有正儿八经的拜师仪式,书中也确实提到了这么一句:“武松道:‘明日去时不打紧,今日又气我一日!’早饭罢,吃了茶,施恩与武松营去前闲走了一遭,回来到客房里,说些枪法,较量些拳棒。”
这也是武松在书中唯一一次传授他人武功,奈何施恩始终是个草包,几乎没有什么亮眼表现,上了梁山之后,也只是跟着兄弟们吃大锅饭。
不过施恩这种人真的值得武松付出真心吗?这种人也配上梁山吗?
(施恩剧照)
且不说梁山之上有没有其他恶人,至少这个恶人是被武松带上山的,武松就应该付出代价。
当然,再回答“为什么”之前,应该先回答“是不是”。
施恩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二、害人无数
其实有人提到《水浒传》就想到“好汉惩奸除恶”或者是“路见不平一声吼”这句歌词,显然,说这话的人压根没读过原著。
施耐庵是十分客观的呈现了那个特殊时代的种种悲剧,所以书中那些被贴上“梁山好汉”标签的人也未必是好人,而施恩就是那歌词之中唱的“制造不平之事”的人。
表面来看,他被蒋门神欺负,说明蒋门神是恶霸,但他自己又是什么好东西吗?
他为了让武松替他出头,自然也不敢对武松有所隐瞒,所以他是什么货色,他早已亲口说了出来。
书中只道:“小弟此间东门外有一座市井,地名唤做快活林。但是山东、河北客商们,都来那里做买卖,有百十处大客店,三二十处赌坊、兑坊。往常时,小弟一者倚仗随身本事,二者捉着营里有八九十个弃命囚徒,去那里开着一个酒肉店,都分与众店家和赌坊、兑坊里。但有过路风月女子之人,到那里来时,先要来参见小弟,然后许他去趁食。”
(风月女子剧照)
你看,前面还正常,他交代自己有家酒楼,但后来就越说越不对了,怎么说得好像他就是这地方的一霸一般?那些前来孟州营生的风月女子都要先在他这儿报到,他不就是这地方的土皇帝吗?
原来如此,施恩也不是什么白莲花,他与那蒋门神的关系属于是“黑吃黑”。
而这人对于梁山其实也没什么贡献,后来能在梁山混得一席之地,多半也是因为武松这一层关系。
不过为何说施恩害得武松不得善终呢?
其实很简单。
三、恶因得恶果
《水浒传》原著第五十四回中就有这么一首诗。
朝看楞伽经,暮念华严咒。
种瓜还得瓜,种豆还得豆。
经咒本慈悲,冤结如何救。
照见本来心,方便多竟究。
心地若无私,何用求天佑。
地狱与天堂,作者还自受。
(施恩、武松剧照)
也就是说,作者还是讲究因果报应的,而从结局来看,武松的结局可谈不上有多好,对于他这么一位一身傲骨的人而言,断了一条手臂,和杀了他也没多大区别,也正因为如此,他才会选择遁入空门,因为他对这俗世已失望透顶。
可武松英雄一世,为何落得如此结局?或许答案很简单,就是因为他不该帮了施恩这恶人,还传他武功,遇恶不止,反而同流合污,那也等同于作恶,所以作者让武松落得断臂的结局,也就说得过去了。
一切都是因果报应呐。
胡说八道,一派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