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最广为人知的部分还要数“武十回”,毕竟即便是没有读过《水浒传》原著的人,也多半听说过关于武松的那些名场面,而“武十回”中最经典的,又是什么?笔者的回答无疑是“武松杀嫂”这段剧情。
可以说“武松杀嫂”这段剧情中的几个核心角色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提到他们的名字,你甚至想到的都不是某一个角色,而是一类人,他们已经成了一种符号。
比如“潘金莲”即是那些放荡的女子,“武大郎”则是活得窝囊的男子,“西门庆”就是风流之人,“武松”则是英雄。
(武松、潘金莲剧照)
不过话说回来,这段剧情中其实也有一些值得玩味的地方,比如武大郎明知潘金莲为人风流放荡,一定会勾引武松,为何还要让武松搬来家里住?
此时那句“少不读水浒”的含金量就显现出来了,儿时只觉得武大郎单纯,长大后再看,便不难发现,他也不是个什么好东西。
一、武松回乡
武松初登场时是在柴进的府上,他是一年前在老家打伤了人,才不得已逃离家乡避难,等于说,他已经一年没见过哥哥武大郎了,甚至连大哥娶了个媳妇也不知道。
从这里来看,他们兄弟二人似乎也没有那么亲密,否则为何连如此重要的事,也没有书信通知一声?
可武松回乡之后,武大郎便将他请到家里住,可能有人要说了,这不算是请,毕竟他们的父母早已死去,他们兄弟二人只能相依为命,若不住大哥家,武松还能去哪?
其实不然,从前武大郎没有妻子,他们当然可以住一起,如今有了大嫂,武松住他家,多少就有些不方便了,兄弟此时已成亲戚,这不难理解,对吧?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武大郎是知道潘金莲的为人的。
(武大郎、潘金莲剧照)
潘金莲初登场时,书中就提到过这么一句:“自从武大娶得那妇人之后,清河县里有几个奸诈的浮浪子弟们,却来他家里薅恼。原来这妇人见武大身材短矮,人物猥獕,不会风流,这婆娘倒诸般好,为头的爱偷汉子……却说那潘金莲过门之后,武大是个懦弱依本分的人,被这一班人不时间在门前叫道:“好一块羊肉,倒落在狗口里。”因此武大在清河县住不牢,搬来这阳谷县紫石街赁房居住,每日仍旧挑卖炊饼。”
潘金莲与太多人有暧昧不清的关系,武大郎却选择视而不见,甚至搬离老家,逃避风言风语,足见潘金莲的那些破事已是人尽皆知了。
而他又如何不知一旦弟弟住到自己家中,也难免会被潘金莲撩拨?
他总不至于这么愚蠢吧?
二、酿成惨剧
武松住到武大郎家中之后,那嫂嫂果真是对他下手了,她借着武大郎外出卖饼的时候与武松饮酒,起初还算是正常,只是品酒罢了,而随着醉意上头,潘金莲开始动起了歪心思。
她将半杯残酒喂到武松面前,而此时武松的反应却让她颜面尽失,只道是:“武松劈手夺来,泼在地下,说道:‘嫂嫂休要恁地不识羞耻!’把手只一推,争些儿把那妇人推一跤。武松睁起眼来道:‘武二是个顶天立地噙齿带发男子汉,不是那等败坏风俗没人伦的猪狗!嫂嫂休要这般不识廉耻,为此等的勾当。倘有些风吹草动,武二眼里认的是嫂嫂,拳头却不认的是嫂嫂。再来休要恁地!’”
此后潘金莲再没撩武松,只跑去向武大郎诉苦,说武松污蔑她,求他休妻,他却没答应。
接着便是潘金莲在王婆的唆使下与西门庆勾搭到一起,继而谋害武大郎的事儿了。
(王婆、潘金莲剧照)
最终武松出差归来后怒杀潘金莲与西门庆,为这场闹剧画上了句号。
但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显然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被称为“赢家”,这样的悲剧难道是无法阻止的吗?
不,其实你细品原著就不难发现,是武大郎亲手制造了这场悲剧,他邀请弟弟来家中住,也是别有用心的。
三、武大郎的如意算盘
他明明知道自己的妻子是个怎样的人,也知道弟弟各方面的条件都远胜于自己,潘金莲一定会撩武松,可他还是选择让武松来家里住,为何?
(武松杀嫂剧照)
其实他自己亲口说出了答案:“那妇人道:‘叔叔是必搬来家里住,若是叔叔不搬来时,教我两口儿也吃别人笑话。亲兄弟,难比别人。大哥,你便打点一间房屋,请叔叔来家里过活,休教邻舍街坊道个不是。’武大道:‘大嫂说的是。二哥你便搬来,也教我争口气。’”
潘金莲邀武松来家里住,自然是别有用心,可武大郎那句“也教我争口气”似乎也别有用心。
教他争什么气?很简单,就是让潘金莲知道他武大郎也是有靠山的。
后来武大郎被西门庆踢伤,潘金莲照顾他的时候,他又把武松拿出来压潘金莲:“你救得我活,无事了,一笔都勾,并不记怀,武二家来亦不提起。快去赎药来救我则个。”
这不是劝潘金莲回归家庭,而是在逼潘金莲,他是在拿武松的威严压迫潘金莲。
哪个正常男人看到妻子与情人勾搭在一起之后还会这么做?也就只有武大郎了,因为他知道,自己若是失了潘金莲,就再也娶不到这媳妇了。
(潘金莲、武大郎剧照)
就因为这潘金莲是张大户白白送给他的,到嘴里的天鹅肉,他又如何愿意松口?
这才是武大郎最可耻的地方,无论潘金莲为人如何,与其他男人有怎样的关系,只要能捆绑住她,武大郎就可以忍受一切。
所以是他的贪心害了他自己,武松也不傻,即便哥哥不说,那县城里的风言风语他能没听过?但他又能怎么做?摊上这么一个大哥,他也无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