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可敬的太监,宣读圣旨时故意读错1字,救下千人性命

青梅煮酒英雄汉 2024-12-24 11:34:16

众所周知,太监也叫阉人,也就是被阉割之人,是身体上有缺失,不完整的一部分人。

他们其实也算是封建专制下最受压迫的群体之一,大部分是当时的苦命人!

在任何时候,这种男不男,女不女的非正常人,大部分人都会戴着有色眼镜来对待。

尤其是在封建落后、等级森严的古代,这一群体更是容易遭到世人的轻视和嘲笑。

太监为了自尊,为了让别人看得起,做事往往会不择手段。特别是一些得到宠幸掌握权力的权宦,就很容易利用手中权力,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这也是为什么太监历来给人印象不太好的原因。

当然,凡事没有绝对,正常人当官会有忠奸,太监当权时同样也会分好歹。

历史上为非作歹,祸乱朝纲的奸宦很多,但忠心为国为民、品德操行俱佳的太监,也不在少数。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位太监,便是一位品德高尚的好太监。

这位太监名字叫做张居翰。

古时候假传圣旨是死罪,可张居翰为了救人甘冒风险行此事,因为他的这一善举,最终数千人得以活命,他也被后世称为贤宦。

张居翰,早期的经历不是很详细,在史书中登场的时间是在晚唐咸通年间。

唐朝在安史之乱后,宦官的影响力在朝中可谓日益增长,唐朝后期有好几个皇帝都是被宦官所拥立。

唐朝最终的灭亡,和宦官专权有一定的关系。

宦官没法生孩子,怎么办,这可难不倒他们。他们喜欢收义子,然后凭借这样的裙带关系,壮大自己的势力,巩固自己的权力。

张居翰最早是掖庭令张从玫的义子,他靠着这层关系,走上了仕途。

黄巢之乱爆发后,唐僖宗弃国都逃到了成都。

张居翰随着僖宗奔波期间,深知家国困难的他,逐渐变的忧国忧民起来,办事也更加勤恳认真。

昭宗时期,张居翰尽心辅佐有心振兴大唐的皇帝而得到赏识,屡屡得到升迁,最后当上了内府令,还得到了钦赐的绯色衣服。

也是在这期间,昭宗派遣张居翰去幽州做监军。

到了幽州后张居翰低调做人,与幽州节度使刘仁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后来他回朝时刘仁恭极力挽留。

也正是此举,救了张居翰的命。

昭宗有心却无力改变唐朝现状,朝廷大权很快就落入了各路军阀手中。

天复三年(903年),昭宗在朱全忠(朱温)等人的胁迫下,被迫对宦官以及各地监军大开杀戒。

张居翰的大数同僚都死在这场浩劫中,而自己因为和刘仁恭交好,对方没有听从诏令,反而将他藏匿起来。

捡回一条命的张居翰,在幽州隐姓埋名,打算就此终老。

可是后来刘仁恭受到朱温的攻打,张居翰的平静生活被打破,只得再次踏入世间的纷争之中。

刘仁恭打不过朱温,便向李克用求救,李克用采取围魏救赵之策,最终朱温军队败退。

也就是这场战争中,张居翰居中运筹,立下了功劳,赢得了李克用的赏识,便留他在自己身边,没有遣回幽州。

在李克用麾下,张居翰凭借过人的才能以及超群的谋略,屡屡立下战功,成为了李克用集团不可或缺的一员。

李克用去世以后,李存勖接受了他的遗产,张居翰也成了他麾下将领,在潞州保卫战中,让梁军一筹莫展。

之后李存勖在前方作战,张居翰便治理后方,将一切都治理得井井有条,很好的解决了李存勖的后顾之忧。

李存勖灭了后梁,当上了皇帝后大封群臣,张居翰虽备位枢密使,但还是保持谦卑低调的姿态,只是本本份份的做好自己的事,不参与朝堂的勾心斗角。

李存勖不久后征讨蜀国,蜀王无力抵挡,只得选择投降。

可是李存勖此时却发布了一圣旨,要将投降的蜀主王衍一行千多人全部杀光。

一开始王衍上表乞降时,李存勖答应他们会保留他们的性命,可这时因为李嗣源反叛的消息,气急败坏的李存勖便出尔反尔要把他们全杀光。

张居翰反复确认后,还是觉得出尔反尔杀降不详,便不顾自身安危,将蜀主“王衍一行”改成了“王衍一家”。

仅仅改了一个字,就让上千人得以活命,张居翰因此闻名天下。

擅改诏书被发现后难逃一死,但张居翰仍然义无反顾的去做了,好在李存勖此时面对李嗣源的反叛焦头烂额,并没有追究张居翰的罪责。

李存勖去世后,张居翰向明宗请求免官隐居。此后张居翰在山林中度过晚年。

五代十国时期,臣弑君,子杀父,弟讨兄之事屡见不鲜。

可在这礼乐崩坏的年代,张居翰却始终保持着真善美,当真令人敬佩,也难怪后世人称他为“最可敬太监”。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