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宝石山,从黄龙洞到保俶塔,蛤蟆峰俯瞰西湖美景

极客谈旅游 2025-04-21 02:29:20

人文旅行达人/小众秘境星探/徒步旅行家

烟花三月下杭州,第二天本打算去灵隐寺,地铁上想起昨夜在西湖断桥的场景,临时改变计划。直接坐到黄龙洞站,从这里进宝石山,寻宝俶塔,俯瞰西湖美景,以避开汹涌的人潮。

出地铁站后进入一片公园,此处有护国王寺遗址,到处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进山的马路上立有“黄龙吐翠”牌坊,马路两旁是高大的法国梧桐,已长出了翠绿的新芽。马路的尽头是一个小广场,广场边立有一块巨石,上刻红色的“缘”字,黄龙洞则位于左手边。

黄龙洞是一座道观,主打姻缘,需要购买15元门票。进门后有一座小院,取名圆缘阁,院中搭建有戏台,有演员正在戏台上排练。圆缘阁看起来是举办喜宴的地方,参加宴会的亲友不知是否需要购票。

黄龙吐翠位于最深处的积翠仙馆中,为一处隐藏在密林之中的泉眼。积翠仙馆中建有月老祠,是祈求姻缘的地方。黄龙洞前建有长乐亭,因山体滑坡,无法通行。从积翠仙馆旁边的小路上山,穿过一片竹林,来到半山腰的圆缘台。

离开黄龙洞,去寻旁边的金鼓洞。沿林中的石阶登山,很快就看到这座山洞。相传古人在洞中取石时,有金鼓之声,所以得名。金鼓洞旁边有座凉亭,很多当地老人聚集在这里打牌,十分悠闲。

金鼓洞不远处还有个银鼓洞,比金鼓洞要小一些。银鼓洞旧名归云洞,因洞外的石头多皱褶,形如云朵停留在山间的样子而得名。沿林中小路一直向前,绕到山的后面,再往前是乌石峰,可通往岳王庙。此行的目标定为保俶塔,所以掉头上山前往天梯。

天梯和想象的并不一样,山顶只有几座亭子,没看到什么特别的风景。从天梯的南面下山,经栖霞洞后寻到山脚的紫云洞。紫云洞是一个天然的岩洞,因洞内岩石如暮云凝紫得名,乾隆皇帝南巡时多次到此停驻。

紫云洞的下面寻到了牛皋墓,小时候听《岳飞传》对牛皋的印象特别深刻,没想到真有其人。牛皋墓以前位于孤山,废于1955年,1987年重修于此。

由此下山返回到黄龙洞附近,只为寻路边的一口古井,名为白沙泉。白沙泉凿于明万历年间,因旁边的白沙庵而名,如今白沙庵早已不见踪迹。泉边的石头上刻有“白沙泉”三字,为康有为所题。

原路返回从另一条路上山,登上初阳台。初阳台是山顶的一座观景台,可惜旁边的树木过于茂密,只能从树缝间看到西湖和白堤,另一座山头上的保俶塔,已从绿树丛中露出了它的身影。

跟着路标向前寻找保俶塔,途经位于半山腰的抱朴道院,便拐了下去。抱朴道院位于葛岭,是供奉葛洪的道观,因其著作《抑朴子》而得名。道院始于东晋,历史悠久,位列世界遗产名录。观中有斋饭供应,正好已是中午,便在此解决了午餐。味道虽清淡,但却足以补充能量。

离开抱朴道院回到主路,继续往保俶塔方向行走。中间遇到一座蛤蟆峰,是俯瞰西湖美景的绝佳地。蛤蟆峰又名狮子峰,山上的石头光秃,石色斑斓。寻到一块大石头,居高临下,竟能看到完整的白堤。第一次从这个角度欣赏西湖,真是美不胜收。

蛤蟆峰下,就是此次行程的终点保俶塔。保俶塔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几经损毁,现存砖塔为民国二十二年(1933)重修,与雷峰塔南北相望,有“保俶如美人,雷峰如老衲”之说。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