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子
从“书记”到商人身份的华丽转变
——趣说兄弟“莽子”
下海
有一天,突然听说,莽子“下海”了,我们大伙都有些不敢相信。“十一”不说,我还不知道,莽子继某足浴中心后,合伙与别人在他所在的那座县城,最中心的繁华地带又开了家新店,专门做某知名品牌鞋子的买卖。他在做生意这行当上,估计是琢磨出了些门道,算是上了路,越走越是顺畅,小日子过得那是风生水起,很是羡煞旁人。从“书记”到商人的身份,成功且彻底的来了一次华丽的转变。虽然,这多少与他当初一门心思要走仕途有些背道而驰,但这也不排除他这是“曲线救国”,只是换了另外一种方式在追求自己的梦想。毕竟,莽子是个很有心也很有规划的人,说话做事有方式也有分寸,都是一套一套,好在他那些套路都不会用到兄弟身上,几乎所有人都是这样评价的他。
对于身边的某些人事,我总是后知后觉,显得有些不近人情。其实不是这样,我只是不懂得那些弯弯绕绕,你不说我也不会问,要等到别人提及才会去详细了解,所以很多事情我都是最后一个知道。但是,有些事情,我答应也认定了,就会全力以赴去做,要我说那些客套话却难以开口,总过不了自己心里这一关,怎么说怎么别扭。所以,我总是被朋友兄弟作为重点“批评”的对象,只要是打电话或是聚会。对此,我深以为然,但过后,说得好听些,就是一如既往的很有“原则”地坚持自我;说得不好听些,就是有些“死猪不怕开水烫”了。
说起与莽子的交情,我们是兄弟。算上那青涩的年代,我们认识足足十年有余,曾经一个铝制饭盒里吃饭的人,只是没穿同一条裤子,因为他比较胖而我比较瘦,想穿也穿不了。用他的话说:他是理想,我是现实,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十年,我们经历了太多太多, 从最初的同窗之谊,一步步走来,最终演进成为了兄弟间的情义,说容易也容易,说困难也困难。我们没有电影里两肋插刀的生死感人事迹,更没有那些年一起追过的女孩( 也许他与其他人有过,只是我不知道),有的只是平淡生活里的相互鼓励、提点与扶持,从象牙塔似的校园开始,一直到现在。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莽子他年幼时,家里到底怎样,我没见过,仅从他对旧时生活的述说与感概里得知一二。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甚至更为沉重些,只是不知道该以怎样的方式、怎样的语言在适当的时候表达出来,分享给身边的人。当然,我们不是要用过去来博取同情,也不是要以现在与往昔的对比来证明自己,因为一切都不需要。我们在生命里愈是对过往怀念,越是珍惜现在,感恩过去那些逝去的日子,让我们懂得更多。莽子无疑是做得好的,无论为人子、为人兄还是现在为人父。我们之所以能走到一起,大概是有着许多相同的地方。就算不做什么,坐到一起不说话也不会觉得尴尬。不同的就是,他什么都做好规划,什么都走在我们的最前面,做了带头“大哥”,在某些方面成了我们应该学习的榜样……
老实说,这么多年相处下来,我最欣赏“莽子”的地方,除了生活里的为人处世,对生活合理规划及脚踏实地朝着目标奋进的那股精神,还有就是他侃侃而谈时流露出来的那份“野心”,认真而又坚定,一切说得有理有据,没有任何不着边际的地方。通常情况,我们的聊天不是那种喝了酒后的摆龙门阵,能把天扯破的牛皮。我,莽子、小刚、十一、土匪,之前有事无事总喜欢聚到一起,相互交流,探讨人生,工作、政事、婚姻、生活、女人,我们无所不谈,每一次都会有所心得。只是后来,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再难得聚到一起,我们的交流也就少了很多。
说起身边这样的有“野心”的人,能把“野心”实现的人,我想除了“莽子”再就是“土匪”了。其他的要么热衷经商要么喜好外面流浪的花花世界,更多的是不能将“野心”付诸实践,只是茶余饭后的“纸上谈兵”,在午夜烂醉时过过嘴瘾。莽子和土匪则不同,他们是同一类人,他们有野心也有实力,更懂得为自己实现“野心”而创造机会,如果放在古代,绝对的将才。不过可惜的是,三年前,“土匪”因为自己的选择,进了监狱,成为了众多“囚犯”中的一员,给自己来了个“有期徒刑”3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刑满释放”。 莽子却如心所愿,进了政府也跟了领导,为实现自己的“野心”努力着直到今天。
我们之所以叫莽子书记,一方面是朋友兄弟间的笑称,另一方面则是希望他不忘初心,鼓励他有朝一日成为真正的书记;我们之所以叫“莽子”书记,不是因为他真正做过县委书记,而是他在风华正茂的年岁里,正是踌躇满志时买了本《怎么当好县委书记》这样的书,平日在闲暇的时候总会拿出来研究一番;我们之所以叫莽子书记,是因为他曾经做过他所在县城某乡镇书记的助理,别人都敬称他“XXX书记”,不是也不可能称他“XXX助理”,更不是现在当下组织派出驻村那种驻村工作组“第一书记”,他离真正的书记仅一步之遥。莽子这“书记”做了很久,一直在他心里,“莽子”这“书记”没做多久,一年挂职锻炼期满便撤除了。
回头看这些年,“莽子”谈起时,总有些嘘吁感概。他说,感谢当初小刚收留了他,在他们县城那片老城区山头的民房里,半年几百块的房租,还要跟那些念高中的娃儿争抢着住。两个人挤在一间房里,两张床,生活很不方便,有时吃饭都是个难题。有那么一段拮据的日子,他们喝的是自来水,虽然烧开,但不知是体质还是水质的问题,只要喝下要不了多久便会拉肚子,比药店里卖的泻药疗效还好!那还是个夏天,山头的阳光不比同山脚的那样温煦,只要是在房间里呆着,不稍片刻,便汗如雨下,准打湿衣服,让人很不舒服,小刚还好些,但“莽子”却因为莽了些就更加难受了。那时莽子还在待业,看书复习等待机会……而小刚每天每趟则是要花费大约半小时的时间,横穿整个县城,从南到北上下班。我从这一座山城到另一座山城来回折腾期间,到过他们住地两三次……
即便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们还是硬撑过完了那个夏天,直到莽子后来考入政府正式上班两个月后,他们的境况才有了改变,因为两人都有了工资,认识的人多了,找房子也容易。恰逢其会,那时“莽子”的同事搬了新房,把之前租住的地方让了出来,因为离单位近,价格也还合理,在他们承受的范围之内,所以他们换了住的地方。房租是比原来高多了,条件却比原来好得多了,几平变成了几十平,虽不是标准的两室一厅,但他们至少有了各自的房间,不用担心各自女朋友的到来需要为对方腾出空间,周末还可以有厨房自己做饭吃。因为一些事情,他们搬家我没在,只知道,他们入住没多久,便是春节,放假回家过了年。
初到政府上班,莽子是踌躇满志、干劲十足,终于有了施展的机会和平台,实现心中的一直以来的梦想。因为办事干练,工作能力强,效率高,待人接物有分寸,在各方面都表现优异,所以进去没多久,就做了专职秘书跟了领导。这样的结果,莽子成天不是开会,加班做材料,就是搞接待,每天忙得晕头转向,但他仍乐在其中,从没听过他说过任何抱怨的话语。据小刚说,他也不知道自己从酒桌上接了多少次,喝得烂醉如泥的莽子回家。这样的生活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直到“莽子”的领导调离,去了其他地方。在走前,因为“莽子”自身的努力和领导的考虑,莽子给自己也寻了个好去处,下乡挂职锻炼学习,给某乡镇一把手党委书记做助理,这是个难得的机遇,离他最初的梦想更进一步。
只是后来,莽子未能如愿以偿。要论能力,他敢说整个系统里同一个岗位上的任何一个人都比不上他,要论资历,这么三几年的拼了命的干比谁都不差,要论说话处事,更是“外圆内方”的行家里手,“老司机”中的老司机。组织找他谈了多少次话,身边的人送走了一个又一个,同一批挂职锻炼学习的都挪了位,只有他没有。不知是不是这潭水太深,搅不浑也趟不过,还是因为这些年他在某些时候某个地方锋芒过盛遮住了别人,给人以太有主见的印象,所以仕途多舛。现在的他,经历了这么多,不知是看开了还是累了,估计多少还有些心灰意冷,不在像曾经那么痴迷。十一说,这时候的他太不像他了。或许,谁说的都不对,我们看到的这些都是假象,是他故意让别人看到的,说不定他只是在休养生息,蓄势待发,等待时机成熟便一蹴而就,解决一直困扰心里的问题,使梦想成真。
前些日子,跟莽子聚到一起,再说起这些事情时,他都轻描淡写的跳过,没有了往日的激情。问起工作上的事,他说尽最大能力把领导安排的事做好就好,其他的不想,一切顺其自然。后来,不知怎地,莽子突然说“下海”就下海了,在大家都不知道的情况下,莽子做起了生意;可是说到开店做生意的事,莽子却来了劲,眼里冒光,一个个点子,一步步规划,还是一如既往的好!我们笑他,又钻进钱眼子里去了。其实,这样对他未尝不是好事,这几年拼了命的去争,到头来说不上一场空,但相比得到的东西,身体被拖垮了却是不争的事实,再多的金钱和再高的身份地位也换不回,那是需要更多时间去慢慢调养和恢复。或许换种心态,愈是不争不抢不表现,越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成为最后的赢家。人生如戏,戏起人生……
作者简介:子喻, 定南城人, 又名十二,爱好摄影、写作、吉他! 做过记者、编辑! 生活格言:选择不对,努力白费, 好的改变,什么时候都不算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