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俗称大肠癌,现已成为全球第四大致命癌症。国家癌症中心数据统计显示,我国结肠癌新发病例达到51.71万例。结直肠癌在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中已跃升至第2位,女性也位列第4,死亡率居高不下。
为什么结直肠癌患者越来越多?早期哪些身体变化需要警惕?日常生活中又该如何预防?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综合施策,科学防癌,让我们一起认识结直肠癌。
认识结直肠癌
结肠:介于盲肠和直肠之间,呈“门”字形分布于人体腹腔内,按其所在位置和形态,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
直肠:主要位于盆腔内,上接乙状结肠,下接肛管、肛门,直肠周围有内、外括约肌围绕。肛门内括约肌收缩时能协助排便。肛门外括约肌为骨骼肌,可随意括约肛门。
图源:包图网
结直肠癌是指大肠上皮来源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在我国,以直肠癌最为常见,其次是结肠(乙状结肠、盲肠、升结肠、降结肠及横结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
结直肠癌患者在早期并无明显症状,如果没有主动进行肠镜检查,很难被发现。但或多或少,身体的肠道会有一些异常表现,一旦出现以下症状,应引起重视。
当出现以下6个症状时,应该警惕结直肠癌
(1)便血
便血是结直肠癌最早、最常见的表现,主要是大便与肿瘤摩擦后极易引起出血。症状较轻的患者仅表现为偶尔有少量出血,症状较重的患者可表现有黏液血便、黏液脓血便或鲜血便。
(2)大便习惯改变
如果突然间,大便的习惯发生变化,如大便次数增多,便意不尽,大便出现不规则的形状,或者出现黏稠状,很可能是大肠癌的早期表现。
(3)贫血
贫血是大肠癌的早期症状之一,患者可能会随着癌肿部位的出血出现口唇、甲床、睑结膜苍白,以及头晕、无力等症状。
(4)体重减轻
肿瘤侵入会引发胃口不佳,食欲不振,尤其是中老年人,如果突然无原因的食欲不振、乏力、消瘦者,应及时就医,做进一步检查。
(5)腹痛、腹胀
大肠癌早期,患者往往会伴有腹部不适感,如腹部疼痛,或者有下坠感等。通过排便、排气后,会有轻度的缓解,部分患者还可以在腹部触及肿块,多见于右侧,大小不一,比较坚硬,有压痛感。
(6)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
大肠癌患者会出现腹泻的现象,且腹泻是与便秘现象交替出现的。主要是由于肿瘤变大压迫或加剧肠堵塞,从而出现便秘。
结直肠癌高危人群建议定期做好筛查
结直肠癌筛查的重点人群为40~74岁年龄段。结直肠癌的筛查手段主要包括结肠镜、高危因素评估、粪便潜血、直肠指诊和粪便基因筛查等。
年龄40~74岁,且符合以下任何一项或以上者是结直肠癌高危人群:
(1) 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病史;
(2)本人有癌症史(任何恶性肿瘤病史);
(3)本人有肠道息肉史;
(4)同时具有以下两项及两项以上者:① 慢性便秘(近2年来便秘每年在2个月以上);② 慢性腹泻(近2年来腹泻累计持续超过3个月,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在1周以上);③ 黏液血便;④ 不良生活事件史(发生在近20年内,并在事件发生后对调查对象造成较大精神创伤或痛苦);⑤ 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⑥ 慢性胆道疾病史或胆囊切除史。
《中国结直肠癌早诊早治专家共识(2023)》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5~10年做一次高质量结肠镜检查。不想接受或没有条件接受结肠镜的人群,需进行问卷风险评估和粪隐血试验(FIT,免疫化学法)进行初步筛查。若初筛阳性(高危或FIT阳性),建议进行结肠镜检查,或进一步进行粪便基因检测。 此外,结直肠癌早期干预疗效非常可观,经合理治疗后,早期结直肠癌治愈率高达90%。
预防结直肠癌,生活中做好5件事
结直肠癌的预防,除遗传、炎症性肠病等不可控因素以外,更多的还是与不健康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可以为预防结直肠癌打下良好基础。
(1)健康的饮食习惯
减少脂肪类食物的摄入(包括动物油和植物油),多摄入高纤维饮食和素食,减少红肉(猪肉、牛肉、羊肉等)及腌制品摄入。
(2)健康的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体重,积极锻炼,避免久坐,有规律的体育运动可以降低患结直肠癌的风险。
(3)减少环境致癌因素接触
避免如化学、物理、生物等致癌因素。
(4)戒烟限酒
避免烟草对消化系统的长期毒性和炎性刺激。避免酗酒。
(5)保持健康乐观心态与良好的社会精神状态
参考资料:
[1] ZHENG R, ZHANG S, ZENG H, et al.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 2016 [J].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Center, 2022, 2(1): 1-9.
[2]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早诊早治学组. 中国结直肠癌早诊早治专家共识(2023版). 中华医学杂志,2023,103(48):3896-3908. DOI:10.3760/cma.j.cn112137-20230804-00164
[3]蔡三军,徐烨,蔡国响等.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2021年版)[J].肿瘤,2021,41(04):296-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