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之初,很多人以为俄军的钢铁洪流一定会很快占领基辅,这符合人们对苏联大纵深作战理论的认识。
这种过时的印象也影响到了美英高层,在他们原先的计划中,也认为乌克兰的抵抗不会比阿富汗政府军更久,所以决定派人准备把泽连斯基接走,然后扶持乌克兰游击队打治安战,复制阿富汗战争模式。

但万万没想到的是,泽连斯基坚守基辅,打破了俄军强盛的泡沫,让原来预想中的治安战变成了三年的正规战,战争烈度为二战后最高。
为什么俄军打得这么水呢?这是因为俄罗斯的经济基础和兵源阶层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再是那个尚武精神极为强烈的苏联了。下面来具体分析一下苏联跟俄罗斯的不同。
苏军强大军事力量的来源苏联时期,实行的是义务兵役制,看起来军队给士兵发的工资很少,实则不然。苏联建立了很多国有企业,这些国有企业可以安置复员士兵的工作问题,就算不能进入国有企业的,回农村至少也能安排个村干等职务,总之当兵回来在社会上是有很高的威望的。
所以苏联的国企有时并不是为了盈利而存在,而是为了总体战而准备的,效益可能不高,但动员效率惊人,随时拉出几百万大军。
正因为有了这种良好的安置条件,虽然工资不高,但苏联士兵依然拥有强烈的尚武精神,毕竟士兵爱国并非是无条件的。国企里面的大量预备役士兵,平时参与生产任务,战时可以迅速编入进入军队,苏联的架子师就是为此而准备的。平时只保留少量军官,战时就接收动员起来的士兵。

这让苏联的军事结构有点像唐朝,初唐时期国家也不给府兵发工资,府兵自带兵器参战。但是国家给府兵分配了土地,土地是农业时代的硬通货,有了土地每年都会有收益。所以唐朝的府兵才会有战斗的积极性,其实就是冲着国家的安置条件去的。苏联的国企和唐朝的均田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苏联解体,俄罗斯政治基础发生改变但是今天的俄罗斯,越来越像是宋朝。苏联解体后,很多国有企业被寡头所拥有,这些寡头不太可能去接收国家的复员兵进入自己的企业,也不会允许国家随便动员自己的员工。
当义务兵失去了国家的安置条件,自然不会有很大的作战积极性。这反映在两次车臣战争中,义务兵的战斗力下降得很快。相比之下,苏联军队无论是在镇压捷克还是匈牙利,都是干净利索。哪怕是在阿富汗战争中,苏军也在两个星期内就控制的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之后才陷入十年治安战。

在义务兵失去战斗力以后,俄军便进行合同制改革,用雇佣兵来取代义务兵。但因资金不足,仍然保留了义务兵编制,但服役期只有一年,基本不具备战斗力,在乌军攻进库尔斯克的过程中,义务兵部队基本上是一触即溃。
那采用合同制以后的俄军有什么表现呢?应该说战斗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也只是比苏联解体后的义务兵高而已,跟苏联巅峰期的义务兵没法比。就跟宋朝职业兵跟唐朝府兵无法相比一样。
募兵制拖累俄军战斗力长期服役的雇佣兵,战斗素养虽然高一点,但问题在于雇佣兵的高工资,只有在活着的时候才有,死了就没有了。所以雇佣兵作战一定是会尽量避免自己的死亡,虽然避免人员伤亡没什么错,但不敢打硬仗就有问题了,尤其是老兵油条越是避免打硬仗。
但战争还是要打的,所以就会去招一些死囚犯来打仗,也就是宋朝的贼配军。然后就是一些流民、穷人、负债者来参军,这让军队的素质变得非常低下。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这样也不错啊,反正只是拿这些人去消耗而已,可以避免国家优秀人才的损失。但凡事不是没有代价的,那就是失去了机动性!
这些低素质军人聚集在一起,就要防止他们逃跑或消极避战,必须严格监督和管理,这样军队失去了大规模机动的能力,一旦进行长距离行军放松管控,这些人就跑了。
宋朝在西夏那样缺乏空间的战场,经常莫名其妙被西夏军队各个击破。宋朝缺乏机动能力经常被甩锅给缺乏骑兵的因素,但黄巢农民军跑了半个中国,他又哪来的大规模骑兵呢?太平军从广西打到天津,又哪来的大规模骑兵?
真实原因就是军队人员素质差,军方严格管控士兵的流动,不敢放开。看看国民党军就知道,从来都是大部队一起走,被包围就一起被包围,因为他们不敢把军队分散出去,那样士兵很容易就跑散了,人都找不回来。

为啥乌军打进库尔斯克以后,俄军的反应会那么慢的原因,也是对这些贼配军不放心,必须严格押送这些军队到战场,然后慢慢展开。相反乌军就极为灵活,刚从库尔斯克撤退,立马就攻入别尔哥罗德,俄军又是慢半拍。
募兵制除了拖累俄军的机动性以外,还影响各个军队之间的配合。雇佣兵都是来混口饭吃的,活着才有工资,去救队友万一送了性命怎么办?所以友军有难、不动如山是募兵制军队的常态,再说友军立功了,对于你自己又有什么好处呢?
在库尔斯克和别尔哥罗德之间,这么短的距离,俄军硬是没办法及时支援。反正雇佣兵只是来赚钱的,工期当然是越长越好,打越久钱越多。

面对出工不出力的军队,俄军要打赢乌克兰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不断的耗下去,直到乌克兰耗不起。宋朝也是如此的战略对付西夏的,但西夏是一个孤立的小国,乌克兰则有欧洲做靠山,每年都有大量军援从西部边境进入乌克兰。
俄军未来的前景堪忧俄军想靠笨拙的军队耗死乌克兰,则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更可怕的是,乌克兰军队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西方军事援助下,机动能力变得越来越强,装备越来越精锐,很有可能对俄军某一个点展开强攻,吸引俄军过来的时候,就迅速往另一个薄弱位置发起进攻,俄军的防线很可能防不住。
库尔斯克战役,只是乌军试探俄军薄弱防线的一个预演,后期这种机动作战可能会更多。
后援不断,看谁耗得过谁
想当然。接敌不溃为上勇?
俄军一开始的失败是思想动员和军事动员做的都不到位,根本没有考虑过战争有可能会发生焦灼。
小编说现在俄就是宋军,那么乌就是梁山,你说最后谁耗的过谁?泽连斯基就是老鸡贼➕老阴比宋江
不要扯那些,看过多方面的帖子。老毛子的战力一直拉胯,就会打烂战。依靠皮糙肉厚拖死对手。从来没有干净利索的战胜敌人。看看老毛子的战例就知道了。不要吹什么钢铁洪流,老毛子的钢铁洪流是吓唬别人的。从来没有实际战斗过。
强盗
🇷🇺不是宋军,宋朝有钱,这点🇷🇺并不像宋朝,宋军兵器补给都没问题,宋军战力和统治者中文情绪有很大问题,宋军带兵都是文官,指望能有很强战力是在开玩笑。🇷🇺军队像是蒙古兵,🇺🇦军队更像是金兵。
欧洲和俄罗斯如果结成盟友互补,别说我国边境不安了,丑国都别想睡安稳,所以让欧洲和俄罗斯互耗对中美都有利,丑国得到欧洲产业转移,我国得到俄罗斯市场,还避免了欧美联手围攻的困局。
战争烈度为二战后最高,看不起抗美援朝和越站,海湾战争?
无语了,这样的俄罗斯谁也不是对手[笑着哭][笑着哭]
可是乌鸡死的比大毛多阿,土地丧失一大片,你的意思是乌鸡国比毛子国强大,?
本质上是双方实力差距不太大,所以很难迅速决出胜负,乌克兰的背后支持力度大,所以胜负很难料
前面说的有点道理。俄罗斯确实是和宋朝一样的募兵制,打硬战还要车臣部队和厨师的私兵上。但是乌克兰也好不到哪里去,它不也是募兵嘛,现在靠宣传抵抗入侵硬成,后期这些热血者死去也就完蛋了
打仗跑是没有用的,最好的办法是消失对手[笑着哭]
欧洲和俄罗斯如果结成盟友互补,别说我国边境不安了,丑国都别想睡安稳,所以让欧洲和俄罗斯互耗对中美都有利,丑国得到欧洲产业转移,我国得到俄罗斯市场,还避免了欧美联手围攻的困局。
扯谈!
战争服务于政治 从来都不是简单的战争得失
随时拉出几百万人跟工资有关系吗?
太好了,那美北约赶紧下场解决了俄罗斯
这个角度看起来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