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俄军开始向红军村进攻,然而一年过去了,俄军的进展越来越慢,甚至乌军还发动局部反攻,夺回了一些阵地。那么前线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虽然从表面上看,是乌军的连续局部反攻,让俄军阵脚不稳。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为何俄军抵挡不住乌军的反击?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后勤,军队打仗离不开后勤的支援。尤其是现代战争中,弹药的消耗量非常大,一把自动步枪连续射击几次,身上的子弹就打得差不多了,必须返回后方装子弹。
俄军前线进攻的无力感,就是他们的后勤补给受到了严重困难,有俄媒表示,现在红军村前线的士兵,要步行20-30公里运输物资,而且运输量还非常少,当然无法维持大规模的高强度战斗。
那为啥不用车呢?因为俄军的车辆被打得差不多全废了,三月份时乌军总司令西尔斯基就宣布,自年初以来就摧毁了俄军748辆坦克和1609辆装甲车。因为无人机太多了,开坦克和装甲车都不安全,只能靠步行运输物资,当然有时候也会用驴,不过驴的生存性更差。
乌军还有一个秘密武器,那就是去年12月份德国刚刚提供的HF-1智能自杀无人机,自今年开始大规模运用于战场。

这种德国送来的AI无人机有几个特点,一是航程特别长,达到100公里,乌军正常使用的FPV无人机航程只有十几公里,这使得HF-1无人机可以深入敌后,打击俄军后方基地。从乌军公布的录像看,HF-1无人机不断打击俄军的运输车辆,尤其是这些卡车损失非常严重。
二是HF-1无人机是用人工智能操纵的,在最后一公里处,操作手确定目标后,无人机可以自主向目标飞去,不受电子干扰的影响,俄军几乎无法拦截。大量运输卡车被击毁,后方的物资送不到一线,只能靠人工扛着走,俄军打不动也是理所当然了。

相反,乌军现在开始火力充足,已经很久没有听到乌军抱怨弹药不足的问题了。据英国智库分析,2022年,俄军对乌军的火力优势是6:1,2023年是3:1,到了2024年,因为美国断绝军援的因素,火力差距达到了惊人的10:1。
不过到今年以来,俄军对乌军的火力优势已经降到了2:1,乌军在局部地区还有相对的优势,因为俄军缺乏运输炮弹的卡车。
乌军重新恢复炮弹供应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捷克,捷克去年向乌克兰提供了150万枚炮弹,今年捷克打算继续购买150万发炮弹。通过在国际市场购买炮弹,捷克解决了欧盟生产能力不足的缺点,满足了乌军的火力需求,这是乌军能够发动局部反攻的重要因素。
那么俄军能够重新获得战场优势吗?估计很难,乌军今年要生产3万架远程无人机,可以袭击俄罗斯后方的军工厂和炼油厂,摧毁俄罗斯的战争潜力。德国还在向乌军提供第二代AI无人机HX-2,这种无人机能够深入俄军纵深地区,摧毁运输车队,限制俄军的后勤补给。
另外一个限制俄罗斯国力的因素,国际油价已经大幅下跌,俄罗斯的战争经费会越来越紧张,若战争继续长期化,战场形势可能逆转。
[赞][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