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老兵深情讲述:一生征战,难得一见的中国志愿军之强大

1950年11月24日,麦克阿瑟在朝鲜战场视察部队时信誓旦旦地对小伙子们的家人承诺:我已经跟他们的家人打过招呼了,让他们在圣诞节前回家过个节!尽管中国人民志愿军已经加入战斗,但美国却依然觉得新中国刚刚成立,不敢和美军硬碰硬。尽管志愿军在第一次战役中击退了“联合国军”想在感恩节前占领全朝鲜的计划,但当时联合国军还控制着大片朝鲜领土,再加上中国志愿军的武器装备不占优势,所以按照麦克阿瑟的预期,“联合国军”确实有实力在圣诞节前完成占领全朝鲜的计划。
但事实证明,麦克阿瑟说话不算数,联合国军的士兵没能在圣诞节前回家,反而有很多人再也无法回去了。甚至在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老兵回忆起中国志愿军时仍然心有余悸:“打了一辈子仗,没见过这么厉害的部队!”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声望,40多年后依然让一位美军上将对一位志愿军“老兵”肃然起敬……

1950年10月1日,美军正式越过北纬38°线,试图迅速占领整个朝鲜。与此同时,朝鲜政府已紧急向我国求援。当时,关于是否支援朝鲜,我国内部存在分歧。一方面,新中国刚刚成立,国内百废待兴;另一方面,我军全力筹备解放台湾,贸然出兵支援朝鲜将扰乱军事部署。

10月4日,美韩联军迅速逼近朝鲜首都。此危急关头,朝鲜再次请求我国援助:“在敌人进攻北三八线地区时,急盼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支援我军作战!”
同时,美国战机多次侵入我国东北领空,丹东地区遭受美军轰炸威胁。毛主席在会议上发表意见:“先下一拳,防止更多挨拳。抗美援朝,是为了保家卫国。”

1950年10月19日,在彭德怀率领下,中国人民志愿军紧急赴朝鲜战场。短短6天后,志愿军发动了抗美援朝的首次战役。依靠朝鲜人民军的配合,即便装备简陋,中国志愿军仅用不到10天时间就歼敌15000余人,并初步扭转了战局。

第一次战役结束后,麦克阿瑟仍然坚信中国入朝军队不会超过4万人,也不会与联合国军进行正面交战。因此,他迅速制定了在圣诞节前实施总攻的计划。

然而,麦克阿瑟没有料到,志愿军带来的“惊喜”远远超出了联合国军的预料,而中国军队的战斗力更是超越了常规军队的水平。
自1950年10月25日打响入朝第一次战役以来,在接下来的3年对峙中,中国志愿军不断挑战着美军的认知。

1950年11月25日,德川奔袭战打响,美军看到志愿军战士身上冰层厚重,仍然毫不退缩,手握刺刀勇往直前,这时才意识到他们所面对的绝非寻常敌人。

长津湖战役中,被誉为美军精锐的“北极熊团”被全歼,上校团长麦克莱恩被俘后,美军更加确信,这支衣衫单薄、装备简陋的中国军队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

在长津湖战场撤退途中,当经过死鹰岭时,美军目睹了令他们心生恐惧的一幕:129名中国士兵身穿单薄衣物,手握钢枪,身处冰雪之中,但他们依然以战斗姿态等待着,手指与扳机凝固在一起,毫不动摇……

这些“骇人”的场景,让美军陆战一师作战处处长鲍泽至今心有余悸。长津湖的冰天雪地和中国军队的无情攻击,成了每个陆战队员无法忘怀的噩梦。就连麦克阿瑟,在1962年得知中国西部边境的战事时,不解地感叹:谁会想要与中国陆军对抗,一定是疯了!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赢得的声誉,至今仍能让美军对其心生畏惧。1996年12月18日,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迟田浩上将受邀访美。在美国期间,他再次感受到了美军对中国志愿军的恐惧!迟田浩在朝鲜战争爆发前是三野的一位连级副指导员,在战争爆发后,以志愿军二十七军下属营指导员的身份参加了朝鲜作战,亲历了长津湖战役的惨烈。在访美期间,他被美军海军陆战队司令克鲁拉克上将接待。得知迟田浩不仅参加过抗美援朝,还亲历了长津湖战役,克鲁拉克对他充满了敬畏。

了解后才知道,原来克鲁拉克的父亲曾是朝鲜战争时美军陆战一师的副师长,也是迟田浩在朝鲜战场上的对手。克鲁拉克说,每当谈起朝鲜战争,提及中国志愿军时,他的父亲总是评价道:打了一辈子仗,从未见过如此强大的部队。
正如毛主席所预见的,抗美援朝确实是一场“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战争。也正是由于无数革命先辈在战场上的浴血奋战,才让全世界看到了新生中国的不容小觑。在抗美援朝之后,新中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当年,197653名抗美援朝烈士用他们的大无畏埋骨他乡,为新中国开辟了新的局面。而如今的21世纪,全体中国人不仅要铭记新中国涅槃重生之路上的前辈遗志,更要为了祖国未来的无限荣光而奋斗、而战斗……

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抗美援朝精神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