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最新报道,我国新一代可控核聚变装置“中国环流三号”成功实现了原子核和电子温度均超过一亿度的突破,这一成就使得综合参数显著提升,标志着我国在可控核聚变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中国环流三号”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可控核聚变大科学工程,其能量产生机制与太阳的发光发热过程相仿,因此被誉为“新一代人造太阳”。
最新的实验结果表明,我国核聚变装置首次达到了原子核温度1.17亿度、电子温度1.6亿度的技术指标,这一成就为中国可控核聚变技术向实际应用转化迈出了关键步伐。
这一消息一经公布,立即引发了市场对可控核聚变技术的热烈讨论。作为人类未来理想的终极能源,可控核聚变领域的任何新突破都备受关注。
本期我们深入探讨了“人造太阳”项目及可控核聚变产业链,从中精选出10家关联度大、技术壁垒高的企业,以供大家深入研究。
第一家:合锻智能
主要业务:提供液压机、机械压力机、色选机、移动式破碎筛分装备、智能化集成控制及新材料等产品和服务。
业务关联:专注于聚变堆复杂部件的研发制造,已参与聚变堆、真空室、偏滤器等核心部件的制造预研。
第二家:雪人股份
主要业务:压缩机(组)及制冰业务、油气服务业务、中央空调系统业务、氢能源业务。
业务关联:已向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所、理化所等多家研究院提供氦气螺杆压缩机,应用于全超导托克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航天试验等大型科学工程。
第三家:弘讯科技
主要业务:工业自动化(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软件)、新能源三大业务板块。
业务关联:意大利子公司EEI参与欧洲主导的跨国人造太阳项目(FusionforEnergy,F4E)。
第四家:天力复合
主要业务:层状金属复合材料板材、棒材。
业务关联:正在研发核聚变用被动板制备技术与界面研究。
第五家:国光电气
主要业务:真空及微波应用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
业务关联:生产的偏滤器和包层系统是ITER项目的关键部件,与众多国内核聚变相关企业或项目保持紧密联系。
第六家:联创光电
主要业务:激光系列及传统LED芯片产品、智能控制系列产品、背光源及应用产品,光电通信与智能装备线缆及金属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业务关联:参股企业联创超导参与可控核聚变项目建设,主要提供高温超导磁体系统和低温制冷系统。
第七家:永鼎股份
主要业务:光缆、电缆的生产和销售、境外工程承揽与施工、实业投资及宽带接入和配套工程、汽车用线束制造、软件开发等业务。
业务关联:全资子公司东部超导主营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及其应用设备,在磁感应加热设备中实现产业化供货,推动可控核聚变堆和磁感应加热商业化进程。
第八家:西部超导
主要业务:高端钛合金材料、超导产品和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及应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业务关联:公司接连获得国家重大项目的超导线采购合同,成功研发出高性能的Nb3Sn超导线,这一产品打破了国外在该领域的垄断,并实现了批量供应。
第九家:利柏特
核心业务:专注于工业模块的设计与生产
业务关联:公司参与了聚变堆关键部件的制造,并组建了专业团队对聚变堆真空室构件进行了深入研究。
第十家:东方电气
主要业务:致力于开发、设计、制造和销售先进的水电、火电、核电、风电、气电、太阳能等发电设备的成套产品,并向全球能源运营商提供工程承包和服务等相关业务
业务关联:2019年6月,东方电气为我国新一代核聚变实验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HL-2M)制造的主机磁体线圈中心柱在成都顺利完成交付,使公司成为国内首家制造环流器装置大型磁体线圈的企业。
专家指出,人造太阳项目进入燃烧实验阶段,标志着可控核聚变技术正迈向应用的关键步骤。
尽管可控核聚变目前尚未进入成熟商业化阶段,但作为人类追求的终极理想能源之一,对其的投资具有长远意义,且已有显著的实际进展,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提示:可控核聚变技术尚未成熟并实现商业化,目前对上述公司的业绩贡献相对有限。
大家还想看什么领域的公司介绍,欢迎评论区告诉我。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和学习使用,信息来源于软件显示以及互联网公开数据,相关个股并非推 荐,不作为买卖依据,投资者应当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指导买卖,不保证收益,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担风险。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更多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