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国君乐毅的福荫,燕国君姬喜的作死,让燕国逐渐走向灭亡

海叔说 2022-08-14 11:34:22

燕王喜登上燕国王位的时候,整个战国的格局基本上已经相当明确,可以说能够左右天下之诸侯国,唯秦国而已。燕国之地位,数百年没有如何变化过。

燕王喜大致还是明白要交好邻国的,所以即便是赵国经历长平之战的惨败后,燕王喜还是要派遣使臣前往赵国结好。平原君赵胜死后,燕王喜派的使臣地位很重要,是燕国的相国栗腹,可见燕王喜还是急切要与赵国结盟的。

“以五百金为赵王酒资,约为兄弟”,这种情感还是很真诚的,那就是歃血为盟,要同生共死的。只是新的赵王似乎对燕国不是很在意,所谓“赵王如常礼相待”,对使臣栗腹也不算很是友好,这就让栗腹很生气,决心要报复赵国。

栗腹回到燕国,极度怂恿燕王喜乘人之危,就是要乘赵国长平之战之惨,又遭逢重臣平原君新丧,栗腹便是认为燕国能打败赵国。这种信心当然也是理所当然,赵国数十万主力军队丧命于长平,国内处处皆是哀怨之气,整体看来就是悲观不已。

栗腹的自信,是因为对赵国国情不熟悉。而燕国有没有熟悉赵国国情的人呢?当然有。这个人就是燕国当年的名将乐毅之后,名为乐闲,是燕国昌国君,也是燕王族群的亲近之臣。乐闲认为:“赵东邻燕,西接秦境,南错韩、魏,北连胡貊,四野之地,其民习兵,不可轻伐”,只是“其民习兵”四个字,即概括出燕赵之差异。

可是此时之燕王喜,或是受栗腹之蒙蔽,或又是希望要重振当年昭王之雄风,终究还是认定要攻打赵国,反正就是没有认清形势。乐闲虽是极力反对,燕王喜却是怒曰:“汝以父坟墓在赵,不欲攻赵?”

乐闲而外,大夫将渠亦是劝阻之,是以“不信不义,师必无功”为由,甚至在大军出征之时还要“手揽王绶”垂泪劝阻。将渠之行为是绝对之忠,但在大军集结时这种行为并不是大吉之兆,乃至燕王喜直接“以足蹴将渠”,并是“命囚将渠于狱,俟凯旋日杀之”。

这个时期燕国的军事力量还算不错,至少军中还有当年乐毅留下来的很多将臣,乐毅之后乐闲、乐乘也算名将,也是跟随在此次出征之中。

“栗腹为大将,乐乘佐之,率兵十万攻鄗;使庆秦为副将,乐闲佐之,率兵十万攻代;燕王亲率兵十万为中军,在后接应”,燕国的大王、燕国的大将,可谓是倾巢而出。看得出来燕王喜对待这场战争,下的决心是只准嬴不准输的。

赵国此时态度如何?长平之后,赵国是否还有名将?当然还是,廉颇、李牧尚在,战国最厉害的将军们,此时都还尚存,赵国虽是最强的进攻力量被秦国灭了,可是保家卫国的力量还是在的。史书中可见,燕国参与的中原纷争之战不多,跟赵国常年为战的情况相比,燕国更多强在守,而不在攻。

栗腹、庆秦虽有谋略,可与廉颇、李牧这些善战之将军比起来,那就要简单得多了。栗腹被俘,庆秦被斩,乐乘、乐闲是乐毅之后,本就算得是亲赵派系,如此而来就顺理成章的投降了赵国。

“燕王喜知两路兵俱败没,遂连夜奔回中都”,就是这样一位气势汹汹野心勃勃的国君,因左右两军被全歼,自己也就只有灰溜溜的撤军回国了,也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重新启用了忠臣将渠。

按理来说,乐乘、乐闲身投于赵,犯的是诛九族的罪,但燕国打了败仗,谈判桌上已然是处于下风,所以将渠的意见则是:“先世有大功于燕,大王宜归其妻子,使其不忘燕德,则和议可速成矣。”

这场谈判,因有燕国之让步,有将渠之斡旋,有乐乘、乐闲之缘故,燕赵之间暂时休战。将渠受赵国之认可,自也就成为自乐氏而后的亲赵派系燕臣。但在赵国吃败仗的耻辱,始终还是让燕王喜很是不高兴,“将渠虽为燕相,不出燕王之意,未及半载,托病辞印,燕王遂用剧辛代之”,燕王喜还是不喜欢赵国的,燕赵之外交关系并没有真正好转。

公元前243年,也就大概是在燕王喜十二年的时候,赵国人对燕国的态度不满,派李牧攻打燕国,夺取燕国的武遂、方城。其后,赵国廉颇受猜忌出奔国外,燕王喜又是认为时机到了,派剧辛攻打赵国,结果这场战争被杀,燕国又遭惨败。

当时国姓还是姬的已经不多,周天子姓姬,燕国国姓姓姬,除此之外,就只有韩魏两国国姓魏姬,赵国与秦国国姓魏嬴,楚国姓芈,齐国姓妫,大半看来整个战国就是几个大家族之间的战争,只不过到后期姬姓都是弱的一方了。

当时之姬姓都很是作死,比如天子周赧王,已经国土都快缩小到尺寸之地了,还要联合诸侯去攻打声势正强的秦国,实在是看不清形势。而燕王喜或因天子同姓,有着共同之血缘,居然还派了大军来支持周赧王攻打秦国。

燕王喜的作死还延续到了自己儿子的身上,燕王喜的儿子就是那个大名鼎鼎的太子丹。太子丹派了刺客荆轲刺杀秦王嬴政,正是这场刺杀事件让秦王嬴政下定决心,派遣大军猛攻燕国,直至攻破燕国都城。

《史记》:“二十九年,秦攻拔我蓟,燕王亡,徙居辽东,斩丹以献秦。”燕王喜即便是砍掉了自己儿子的脑袋,最终也无法避免国破之命运。“三十三年,秦拔辽东,虏燕王喜,卒灭燕”,燕国之命运,即燕王之命运。

0 阅读: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