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惠文王四年,因为惧怕被同时杀害,赵惠文王屈服于李兑,坐视主父被李兑和公子成饿死,自此,李兑和公子成等人开始把持赵国事务。公子成去世之后,李兑大权独揽,被封为奉阳君。然而,等待着李兑的,并不是一生的喜悦,而是一曲悲歌。
李兑担任赵国相邦期间,对内积极招募人才,苏秦等外地客卿要面见赵王,都要由他面试。对外联合各国客卿,破坏秦国连横攻赵的图谋。秦国和齐国签订合约,东西各自称帝时,就曾经打算联合其它国家灭了赵国。但是,最终,反而被李兑破解了。李兑借苏代之手,游说齐王放弃称帝,为赵国解除了灭国的危机。然而,不久之后,他和苏代就因为齐国反目了。
为了阻止齐国攻打宋国,赵惠文王派韩徐为前去攻打齐国。去年,让赵梁做统帅去攻打齐国,结果反而被齐国打败了。所以,这一次,他选择了更有经验的韩徐为去对付齐国。
赵惠文王的这种举措,看起来非常普通,但是,实际上颇有深意。当年沙丘之变时,赵惠文王因为惧怕被李兑诛杀,所以没有追究李兑等人害死主父的罪过。然而,随着李兑专权日久,赵惠文王越来越担心自己会重蹈主父的覆辙。从亲政之后,就开始对李兑进行各种形式的政治打压。李兑这次派韩徐为攻打齐国,也是想让韩徐为再积累军功,以便于抗衡专权多年的李兑。
然而,赵惠文王的小算盘最终还是落空了。齐国毕竟是大国,其军事实力也是不容小看的。韩徐为最终还是被齐国击败了。韩徐为的这次失败,使得齐国的气焰更加嚣张。齐国自此开始加大力度攻打宋国,以求将宋国彻底灭亡。
韩徐为是李兑的政敌,按道理,李兑应该在背地里嘲笑韩徐为才对。然而,事实却不像人们估计的那种。齐国攻打宋国的行为,让李兑感到非常忧心。所以,李兑拒绝了齐王的一起攻打宋国的要求。
门客们都很担心李兑,开始劝说李兑,“主人,您的年纪不小了,赵王一直想除掉您,可是一直没有机会。您不如早点给自己谋一块封地,学习薛公,早点告老还乡。现在齐国铁了心攻打宋国了,您不如顺水推舟,帮齐国一把。这样子,您就可以得到一块封地了。”
李兑仔细一想,是啊,自己一心为了赵国,然而,赵王未必能看清楚自己的内心。当年,苏秦来求见他的话,让他的心里难过极了。杀了主父是灭族的大罪,如果不是因为自己权势显赫,自己可能早就被赵王杀死了。于是,李兑同意了齐国的请求,但是,他要求齐国在灭宋之后,把陶邑交给他。
苏代听说李兑要联合齐国,担心燕国被赵国攻打宋国于是又去游说李兑,想要让李兑和齐国绝交。但是,这一次,李兑拒绝了。为了自己的晚年生活,李兑知道自己只能拒绝苏代。
然而,苏代却认为李兑是在背信弃义,于是,先是在齐王面前诋毁赵国,使得齐赵绝交。之后,又可怜兮兮地在燕昭王面前说道,“王上,都是因为奉阳君,赵国才想要联合齐国的。”使得燕王对李兑也不满起来。
听说苏代这么诋毁自己,李兑也开始厌恶起苏代来了,也开始各种挤兑苏代。苏代为了和李兑缓和关系,又找人来游说李兑,“奉阳君,我们苏子也是为了赵国考虑,担心齐国和燕国合作会对赵国不利。苏子是口才不错,可也是在燕国那种小国做官,哪里比得上奉阳君您呢?可是您依靠权势挤兑苏子,这就不对了。您欺负苏子,就等于告诉燕国,您不想和燕国合作。燕王毕竟是靠赵国主父才做的王,国小民贫。一旦别的国家以为燕国已经被赵国视为眼中钉,那燕国就会被这些国家联合起来吞了。到时候,燕王只能举着国玺,叼着玉佩,投靠别的大国。我想,这应该不是奉阳君想看到的吧?”
奉阳君心想,燕国虽然弱小,但是被秦国,齐国等国家吞并了,肯定会使得局势变化,对赵国不利。于是,李兑又重新和苏代结交了。赵国也加入了伐齐的战争中。
列国伐齐之后,齐国元气大伤,赵国实力大增,赵惠文王在获得巨大胜利之后,趁机以私占陶邑为由,罢免了李兑,自此,李兑的政治生命彻底被断送。
纵观李兑的一生,很难说他到底是不是个小人。说他忠于赵国,可是沙丘政变就是他参与的。说他是小人,可是,要是没有李兑,赵国也会因为被合围而自此销声匿迹。以我之见,李兑应该是那种忠于国家而不忠于君主的权臣,至少在他可以除掉赵惠文王的时候,他并没有选择这样做,这一点,是在他之后的许多权臣,完全做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