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少妇骨未寒,灵堂惊起卫尊严

黑衣白条 2023-08-28 15:35:40

人间一场,不过碎银几两。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或许是这物欲横流的世界让我们把金钱看得比任何东西都重要,为了得到财富,我们甚至会失去礼义廉耻。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金钱似乎成了社会的主流,曾几何时,我们歌颂的是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气,还有那安能使我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豪气。

今天就来借先生的鬼神之事来聊一聊。

却说是阳信县的一老翁,是蔡店村人氏,父子临路设店,迎来送往,今日正好生意兴隆,店中来了几个赶车人,奈何客房已满,四人一再的坚持,希望店主老翁可以想个法子。

老翁念及所至,却怕唐突了客人,车夫却是不在意的道:‘但求有个落脚的地方即可,怎敢挑三拣四。’老翁这才道出原因,正是儿媳妇刚刚去世,尸体正停在屋子,自家儿子出门购买棺木未归,老翁思及灵堂寂静,遂带几人住下。

殊不知大难将至,正是“尸骨未寒魂未散,死人更比活人难。今朝未入土难安,恰逢车夫泄愤来。”

几人踏入庐中,昏暗的木桌上点着一盏油灯,寝所之处,一床纸被掩于女子身上,向后看去内屋中一个大通铺跃于眼前,几人一路奔波,顾不得亡灵安息,各自上床休息,不多时鼾声四起,其中一人似睡非睡,忽闻灵床之上发出异响,忙睁开眼。

女鬼

正是这一睁眼,吓得他三魂七魄都要出窍了,灵床之前,幽光大盛,四周十分清晰可见,女尸已经揭开纸被直直的坐起身来,随即下了灵床,入得内屋,女尸面淡金色,生绢抹额。

走到内屋之后,女尸突然俯下身子对着睡着的三人吹气,正是“阴魂不散怨气吐,胆大妄人送上门。”

未曾睡着的车夫的车夫连忙屏住呼吸,没过多久,果然女尸又朝着他吹气,车夫感觉女尸走出了卧室,探出头来,只见女尸像原来一样僵卧在那里,他非常恐惧,不敢出声,只能偷偷用脚轻蹬几个同伴,但是他们都一动不动,左思右想之下,心中一动,拿起衣服就要向外逃去,可是他稍微一动,女尸又发出‘嚓嚓’的声音,心中恐惧之下,不得已又躺下身来,把头缩在被子里。

阴风一动,车夫感觉女尸又来到了他的面前,连续吹了好几口气才离开,听到灵床又发出动静,知道是女尸又回到了床上,于是他就从被子下找到裤子,急忙穿上,光着脚就跑了出去,女尸也被惊动,追逐而去。

女尸行动不利,等她下了灵床之后,车夫早都打开房门跑了出去,女尸穷追不舍,车夫一边奔跑一边嚎叫,但是村里却没有一个人被惊醒,车夫本欲寻求店家,可会又怕被女尸追上,于是一路疯奔,朝着县城的路跑去。

车夫一路奔跑来到了城东,面前一座寺庙,里面传来了敲打木鱼的声音,车夫急敲寺门,寺中的僧人对他的不正常举动感到惊讶,不肯马上开门让他进去。

正在这时,女尸已经到了车夫身后,车夫愈发恐惧,寺外正好有一颗白杨树,车夫就躲到树后,女尸扑到右边,他就躲在左边,女尸扑到左边,他就躲到右边,女尸越发狂躁,但是双方都渐感疲乏。

女尸站立不动,车夫浑身冒着热汗,上气不接下气,躲藏在树后,突然,女尸猛然扑来,从树干伸过手来抓他,车夫吓得跌倒在地,无力动弹,女尸抓不到他,抱着树干力竭之后就僵硬了起来。

寺里的僧人偷偷听了很长时间,直到没有声音之后,才慢慢的走了出来,看见车夫倒在地上,用灯烛一照,像是死了,但是心口还有些热气,于是僧人把车夫背进了庙里。

一夜之后,车夫悠悠醒来,僧人递了杯水给他,问起事情的缘由,客人一五一十的说了一遍,这时,晨钟轻响,借着迷蒙的天色,僧人探查白杨树,果见一具女尸抱树而僵,僧人大惊之下,报告给了当地县令。

县令亲自勘察,差人把女尸的手从树上扒拉下来,但是女尸怨气未消,左右两手四根手指像钩子一样嵌入树干,县令又找了数十个衙役这才拔了下来。

却说老翁家中乱做一遭,女尸不见,客人暴死,差役来到家中说明缘故,老翁这才去了县衙收尸。

侥幸存活的车夫哭着对县令道:“我四人同出,今余我一人独归,如何向乡里交代?”县令亲手书写一份证明,赠送了一些财物这才让车夫离开。

全文以民间诈尸为故事,隐喻之意不浮于表面,文中句句不谈钱,却是句句不离钱。

所谓诈尸即是人死气未消,女尸一家经营驿站,不算贫穷,但是文中的女尸灵堂简陋,女尸尸骨未寒,亲人依旧如常待客,甚至连最后一丝体面都没有给她,不难想象女尸生前如何委屈,或者女尸为何年纪轻轻就离开人世。

再说文中的车夫几人,对于逝者没有一丝敬畏之心,这也导致了他们惨遭横祸,自古以来华夏文明讲究礼仪,尊重逝者,所以无论何时都不要去触碰底线。

女尸面目狰狞可怕,可是她也只是对侵入她最后一方净土的几个车夫出手,或许是出于本能,可是她也没有去伤害不相干的村民,由此可见,鬼怪只是面目憎恶,但是又哪里比得上人心肮脏,换个角度讲的话,最后抱树而僵的女尸是为了对入侵自己最后一方净土侵略者的深深报复。

鬼怪尚且知道守护自己的领土,何况人乎,有人为了金钱编造虚假数据,致使核污水流入湛蓝的海洋,破坏着我们的海洋净土,可是我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没有任何办法,或许真的是人不如鬼吧!

借鬼神之说,讽人间不平事,先生之才,古今通用。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