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雍州之地,据崤函之固,······”
这是出自贾谊《过秦论》中的语句,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秦朝是存在西安,咸阳这两处的,可却少有人知道,秦朝真正的发家之地,在距离西安,咸阳不远处的一座小城——宝鸡。
听到宝鸡的这个名字的时候,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俗气,可千百年前它的名号却是响彻华夏。
楚汉之争,兵仙韩信的一手“暗度陈仓,从此华夏大地之上流传下了这位兵仙的传说,也让陈仓被后世之人熟知。
纵观华夏,地大物博,无论古今,能够让后人铭记的人物,事迹,地方,寥寥无几。
宝鸡名号的由来也是带着一些神异的色彩,若是知道其中的典故,或许这个名字也就没有那般平平无奇。
“天宝元年,唐玄宗遭遇马嵬驿兵变之后,慌不择路的来到陈仓,在叛军的追杀下,误入一座山峦,四面岩石陡峭,无路可走,加之叛军兵马将至,玄宗失声痛哭道:‘吾命休矣!’,
恰逢此时,不知从何处飞来两只山鸡,盘旋之后,款款而飞,玄宗也在亲兵的护卫下,来到一处破庙,待叛军追至之时,天降冰雹,咋的叛军人仰马翻,说来也奇,叛军退去之中,天色骤然恢复如初,晴空万里,
此时,众人再寻那两只山鸡之时,早已无影无踪,只见山中两座石鸡傲然而立,玄宗离去之时,感念大难不死,脱口而出道:“陈仓,宝地也,山鸡,神鸡也。’玄宗金口玉言,这也是‘宝鸡’之名的传说之一。”
宝鸡作为一个三线城市,不同于大城市的喧嚣和繁华,这里的生活节奏很慢,慢到让年轻人向往。
来到‘炎帝祠’前,门口旷阔的场地上,满是悠闲自在的大爷大妈,从他们的身上看到了一种隐然的感觉。
或许是这座城市的存在感太低了,作为华夏始祖之一的炎帝祠,里面竟然空无一人,这倒是省去了不少功夫,起码不用像西安一样,走到任何一处名胜,都有数不清的人流。
平整的石砖不染纤尘,地上陈列的花盆井然有序,两侧的柏树如卫士一般站立,台阶的尽头是一座古朴的大殿,祠门威威,飞檐斗拱尽显华夏之风,门匾上的字迹苍劲有力
。
院中一颗高大的银杏树上彷佛挂满了铜钱,金黄璀璨的叶子宛若华服,挺拔的树干犹如脊梁一般,扎根在这片土地之中,捡起一片落叶,感受着细腻的纹理,它似乎在诉说着浓浓的秋意。
登上台阶之后,大殿的两侧摆放着一个大钟,一个巨鼓,斑驳的锈迹显示着它们经历的风雨。
“暮鼓晨钟”,简单的四个字,可它总是给人一种特殊的感觉,这可能是藏在华夏血脉里的记忆密码,到了一定的时间,或者空间,它会像‘芝麻开门’一样打开。
‘炎帝祠’很是简单,只有一座宫殿,一尊帝像,两座阁楼,一钟一鼓,石砖铺地,青松相伴,繁花点缀,只有进门处的回廊中,一幅幅壁画徐徐展开,无声的展示着炎帝的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