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今天看春节档影片首映还有意外收获。
映前看到陈凯歌新片的预告,瞬间被大银幕牢牢锁住视线,好奇心陡增。回家连刷三遍,一时间难以抽离。
它神秘——业界传闻已久,不乏讨论,如今乍露真容,却连片名都不肯透露?
它更夺目——短短45秒,信息量巨大,大片质感扑面而来。
匆匆一看根本不够,本陈凯歌精准受众的列文虎克瘾上来了!
先戳预告自己感受,再随我逐 帧 分 析一波。
中影发行
,赞7789
战场,不止一个
《长津湖》中最震撼我的要数人文戏。陈凯歌将独有诗意、家国情怀、人物成长完美地融合,筑成了这部影片的灵魂。
当时设想过,如果陈凯歌单独执导一部战争史诗,会是怎样的神采?
新片将交出一份答卷。
看预告,他带领我们再次聚焦抗美援朝这场伟大的战争。
作为立国之战,抗美援朝中的名场面不少:五大战役,东西两线;万岁军,冰雕连;决战上甘岭,跨过鸭绿江......于饥无食、寒无衣,炮火连天、子弹穿膛的苦战中,和平时代的我们得以触碰志愿军艰苦不屈的精神。
除去抛头颅洒热血,抗美援朝还可以怎么拍?
你可以永远相信不落俗套的陈凯歌。
预告中,一边是前线战场的炮火轰鸣,一边是外交战场的铿锵激辩。
交叉剪辑下,既显惊心动魄又透着荡气回肠,瞬间燃起我一身鸡皮疙瘩!
是的,这一回,陈凯歌首次把触角伸向了外交战场——1950年的联合国会议。
历史上,朝鲜战争爆发的第三天,美国第七舰队就驶进了台湾海峡。
司马昭之心被毛主席譬喻为:山姆大叔的呼噜声都已经响到我们的枕边,如何安睡?
于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浴血奋战,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这是众所周知且必须铭记的。
但也许你并不知晓:在联合国战场,新中国外交天团与美国发生了另一场短兵相接。
伍修权将军代表中国政府慷慨陈词,痛斥美国对我国领土的入侵和战争威胁。
伍修权有多刚?
一个小细节——国民党代表蒋廷黻用英语替美国辩护,伍修权用汉语怼道:
“我怀疑这个发言的人是不是中国人,因为伟大的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民的语言他都不会讲。”
全程发言近两小时,共两万多字,句句穿透耳膜、大快人心!
这是新中国第一次在国际上发出自己的声音,是抗美援朝时期至关重要的一次呐喊。
而这群“文装解放军”的伟大贡献,此前同类型电影从未提及过。
陈凯歌抓住这一笔,剖开了立国之战的新鲜切面,也让抗美援朝有了更立体的展现。
短短45秒,已经感受到了迭出不穷的冲突——
前线战场上,热武器轰炸,血肉横飞;
联合国会议现场,坚定有力的控诉对阵怒形于色的粗口;
背景音中,美国五星上将布莱德利的一句“我们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错误的对手打一场错误的战争”,揭示了这场战争的大国博弈本质。无需一刀一枪在场,也能体感人民志愿军的磅礴士气对美军产生的巨大震慑,甚至激化了美方内部的矛盾。
很少有抗美援朝题材作品能同时调动如此多层面的冲突。
瞬息之间,不仅带来强烈的感官刺激,还有心理层面的冲击和压迫感。
不同战场的对峙张力排山倒海而来,使得预告片信息量爆棚,也将紧张氛围步步推至白热,让人等不及想要饱览新片全貌。
仅从这45秒,陈凯歌就让我们明白:
抗美援朝这场伟大胜利,永远有值得我们探索的全新细节。
而对于这份新,值得期待的不仅是外交战场的新切面,还有陈凯歌对历史和人的新书写。
现在,拉预告时我最兴奋的环节来了——
史诗,由人书写技术过硬的导演比比皆是,但有审美积淀和理解高度的导演寥寥无几。
包括我在内的很多观众,为什么会被陈凯歌精准狙击?
细数他的作品,没有陈词滥调,只有独一份的灵气飞扬——
《荆轲刺秦王》,千古一帝秦始皇,修长城,并六国,内心却是一个被使命驱使终生的孤独男孩;
《梅兰芳》,一句“谁要是毁了他这份孤单,谁就毁了梅兰芳”,为我们描出京剧名伶身上的纸枷锁;
《妖猫传》,难得不见红颜祸水杨玉环,而是美到虚化、灿极而逝的盛世化身;
《长津湖》,火车呼啸穿过万里山河,战士回眸凝望江枫渔火,万里归乡完成身心蜕变,远离战场的人文戏奠定了整部电影的家国情怀……
发现没?
凝固的历史,经陈凯歌之手总能催生出新的生命力。
而撬动历史一角的杠杆,就是他最擅长的时代洪流中的人物塑造——
不管是家喻户晓的历史名人,还是渺小如你我的苍生个体,总能带我们重回历史现场,身临那波澜壮阔的史诗感。
新片拍战争,锚点依然是人。
但,有着焕然一新的切口——
张颂文饰演的外交官,带领新中国初代外交天团在镁光灯和众人包围下步入联合国会场。
只见他铿锵有力地说出那段历史之音:“我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之命......“
外表儒雅,却掩盖不了那慑人气场。
历史上,说出这段话的伍修权是武将出身。
联合国发言,被人形容为“嗓门高,劲头足,像是把中国人民憋了多年的气一下子吐了出来”。
众所周知,陈凯歌从不照抄历史作业,对于人物塑造总力求新解。
就像《演员请就位》里,他点拨倪虹洁:“十个母亲十个可以像你这么演,你怎么做第十一个?”
所以我有理由猜测,他与张颂文将会交出一个基于真实又超越真实的外交官形象。
想想看,在没有硝烟的外交战场上,儒雅之人反而更显张力,演员也更有表演空间。
这样的张力在预告中已有闪现——
面对美方代表的暴怒粗口,张颂文只是一个扭头蔑视,就做到了气场碾压!
不禁让我想到陈凯歌之前调教演员的名场面——
菊仙被段小楼扇耳光,他让巩俐不要痛哭而要冷笑;
杨玉环被唐玄宗赐毒酒,他告诉张榕容:“越平静越动人”......
太绝了!当我们最终看到表演成果,就知道这些指导有多准确。
所以,藏力于内的高级处理,还得看陈凯歌。
当演啥像啥的张颂文,遇上“中国最会讲戏”的导演,新的演技拉片素材已预定。
令我惊喜的,还有崭新的女性视角。
预告中,只见章子怡与张子枫并肩,同声传译当年振聋发聩的大会发言。
虽然还不知道她们会谱写怎样的故事、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但女性面孔的出现已经让我浮想联翩。
尤其一位是中女的演技之光,一位是小花的实力代表,对起戏来绝对让人享受。
陈凯歌将怎样雕刻大事件中的小配角?怎样展现从来由男性主导的战争中的女性力量呢?
好奇心被拉满的同时,已经想为这一突破狠狠鼓掌。
不管是张颂文的儒雅外交官,还是章子怡、张子枫的女性视角,都有效勾起了我对这部群像大片的期待。
后续肯定还会有更多人物出场、更多视角呈现,也有理由相信陈凯歌会用精彩的人物群像,鲜活战争之下的众生相。
正是有了不同场景、不同群体和不同视角,我想,这部战争大片才会拥有真正的史诗气质,这场立国之战也才有了真正全景式的展现。
质感,以实铸就
捕捉完冲突和人物,难道还有亮点可挖?
当然!
继续拉预告片,每一帧都是细节满满的质感。
陈凯歌曾把电影称为“大不真实,小真实”。他太懂精神和理想的传递,应当建立在夯实细节的基础上。
陈凯歌怎么拍战争?
定睛一看,战争大片的标配,应有尽有——
横跨海陆空的恢弘场面调度,血脉贲张的林地近战搏斗,中美双方焦灼的战争局势......
但绝不止步于此。
听——秒表滴答,键盘敲击,轻呼话筒,按下快门……
每一个小动作甚至一个小物件,都可以叩响心门,将我们拽回外交战场的紧绷状态。
预告片中“戏份”不少的联合国安理会,隔着银幕也能看出厚重的实感。
一对比,果然——剧组收集了大量历史照片和建筑资料,甚至根据人的比例、建筑材料模数反复推敲演算,最终做到了1:1实景还原。
有趣的是,当年的大会旧址是由电影院改造的,巨大的挑空空间、网格状的吊顶结构乃至光效都非常有特色。
为了保留这些特色,剧组耗费的不止金钱,更有时间和精力。
墙面采用吸音棉,听众席是当时美国常见的剧院椅,会场内的话筒、名牌、速记机以及当时的灭火器等细节都没有放过,极力做到还原真实。
感受一下还原度,甚至连人物姿势都一模一样
乍看这些细节无关紧要?
其实,“拍一部电影建一座城”的陈凯歌深谙真实还原的力量。
拍《风月》重建老上海城,拍《荆轲刺秦王》造了一座秦王宫,拍《赵氏孤儿》也专门建了一座孤儿城。
更有《妖猫传》,当年植树两万株,等风来等雨至,为长安城赋予呼吸。
这是棚拍、特效、千篇一律的影视城所无法比拟的。
如今提前几个月造景布光,力求的是带领观众穿越岁月,回到新中国在联合国舞台发出最初声音的神圣时刻。
当然,最为凸显质感和年代感的还是人。
仔细看会发现,各国参会代表的装扮气质做到了各有特色、区分鲜明。
社会主义阵营的代表更沉稳、严肃、朴素,西方国家代表的妆面发型、服装中的颜色和材质都会相对繁复一些。
但朴素并不代表粗糙,实际上我国代表团因为深知代表意义重大,对于自己的形象、仪态都分外注重,成员的服装面料、饰品也格外讲究。
为了体现这一点,剧组使用到的面料都是相对较好的精纺面料,比如毛呢,羊毛,羊绒,真丝等,旗袍使用了真丝镂空面料和真丝丝绒面料。
就连手表,发饰,项链,胸针等饰品也倾注了创作想法。比如章子怡所佩戴的胸针,就是导演亲自设计的点睛之笔——既为人物添上风采,也为肃杀氛围增添暖意。还有张子枫手里一闪而过的怀表,里面夹着一张她与辛柏青的合照,难道这次两人搭档父女?只一瞬,就将角色的故事延展到了会场之外的时空里,让人忍不住勾勒她的命运前史。拉片时我忍不住感慨,剧组全员细节狂魔吧,竟然到了这种程度?!即使不会入镜的人物,也一一对照历史照片寻找贴合外貌的演员,尽最大努力还原每个人的面部特征和发型特征,乃至个人特色和气质。于是我随意找了一张真实的影像截图,发现跟预告中居然所差无几!这就是肉眼可见的诚意与功力。也只有在陈凯歌这样一丝不苟的电影匠人这里,我们才真正感受到电影是造梦的艺术。
眼前的45秒,真实而不失美感,雄浑与细腻并行。
既给足想象空间,又让人嗅到全景式战争史诗大片的气质。
每一帧都经得起观众眼睛和大银幕的检验。
更勾得我心痒的是,虽然新片尚未真正揭开面纱,但预告中已透出陈凯歌的创作表达中一以贯之的新视角与高视野。他的家国美学,将有哪些进阶?在宏大的历史语境中,时代精神与具体个人将作出怎样紧密的联结,进而打动新时代的观众?
因为陈凯歌,一切都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