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泄密案:一张王进喜的表彰照,却让日本人锁定了油田的位置

鼠博士文史 2023-02-07 02:12:39

1964年,东京,经济情报调查局。高级长官桥本登美三郎拿出一本画册,扔在桌上。“各位,今天召你们开会,是为了研究这张照片,这很可能会对东亚的经济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那是一本中国画报,封面照片是一个穿棉大衣的工人。封面中文写着“石油工人王进喜”。

“油田?中国人竟然发现油田了?”

“这不可能!”人群突然炸开了锅,大家纷纷交头接耳。

高级长官桥本登美三郎拍拍桌子,示意大家安静,然后站起身来,直视着在场所有人:

“接下来你们的工作,就是通过这张照片,判断中国最新发现的油田的位置、产量……你们是经济情报机关的精英骨干,一定可以从蛛丝马迹中发现线索!”

原来当时,日本人从各个渠道得到线索,判断中国人新发现的油田,很可能是东亚最大的油田。全世界各国都急切地想和中国人做生意,而日本却想要横插一脚,抢走属于中国的巨额订单!

他们召集了一帮情报局的精英,想要尽快掌握大庆油田的信息,从而在商业招标过程中占得先机,一举中标。

可是仅仅通过一张照片,日本人真的能判断出油田信息吗?他们的阴谋是否能得逞呢?

1 中国油田信息保密,日本专家分析照片

1959年,中国东北发现了大庆油田,并在1960年开始建设。建设成功后,从此中国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加速了本国重工业的发展。

但是,当时全世界处于冷战格局,东西方两大阵营相互敌对,中国为了保护工业机密,就发现油田的事情,选择了对全世界保密。

直到1964年,在《中国画报》的封面上,才刊登了一张“石油工人王进喜”的照片——然而,仅此而已,中国政府没有透露更多的消息,包括“大庆”这个地名,也是新取的名字,之前并无此地名。

当时的日本,是属于美国阵营,但是迫切想与中国商业往来,毕竟,这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利益非常可观。尤其当中国发现了新油田后,日本人敏锐地感知到:这是一个重大机会,可与之在能源领域进行合作!

可是,当时两国分属不同阵营,尚未建交,很难获取到商业信息。

于是,日本的“内阁经济情报调查局”接受了一项任务:通过报纸杂志等渠道,掌握中国最新商业动态,从而争取经济合作的机会。

1966年10月,情报局新上任的高级长官叫做桥本登美三郎,他毕业于东京大学,在军队和企业拥有二十多年的管理经验,尤其对商业机密,他的判断力、洞察力都堪称绝佳。

“我们目前唯一的信息来源,只有《中国画报》上的这张照片。”桥本登美三郎说到,“但是我相信,我们大家齐心协力,能推测出这个油田的位置。”

会场上,大家都默默盯着画报看,若有所思的样子。

桥本登美三郎试着启发到:“这张照片上的中国工人,穿着厚厚的棉袄,我们或许可以从气候、纬度为切入口,进行推测……”

“桥本长官说得有道理。”终于有人开口说话了,是数据课的课长吉田正一,“从这张照片直观来看,应该是在高海拔、或者高维度地区。”

桥本登美三郎点点头,鼓励道:“吉田君,你继续说下去。”

吉田有了信心,指着照片:“你们看,这个叫王进喜的工人,穿的棉衣非常厚,似乎是羊皮做的袄,而且头上戴的帽子也很厚——这种厚度的服装,即使在我们日本北海道的冬天,也用不上,北海道的冬天普遍温度在零下5度-零下10度左右,所以,我可以推测,当时拍照的气温,至少是低于零下10度的。”

“可是,中国地域广大,严寒之地太多了。”行动课的课长小坂正雄摇摇头,“以我的了解,光是中国的东三省、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这些地区,冬天普遍都在零下10-20度的低温,占到了中国近1/3的面积,我们从何入手?”

桥本登美三郎打断到:“小坂君,不要急着否定嘛,我们今天想尽一切可能,尽管大胆地推测。”

小坂正雄有些不屑,略带嘲讽的口气说道:

“我们行动课的人,凡事都以行动优先,如果给我机会去往中国,我一定会深入实地勘察。而现在嘛,大家只能坐在办公室,想入非非,连蒙带猜……”

“怎么?你是瞧不起我们数据课了?”吉田正一反唇相讥,“数据是这个世界上最客观的信息,没有精确的判定,何来准确的行动呢?当年,日本关东军经营中国东北,不也是依靠我们数据课提供的数据,才确定了要塞吗?”

小坂正雄并不理睬吉田正一,拿过《中国画报》来,仔细打量,突然,他音调提高:“这页封面上,还写了一行小字!这条关键信息,差点被遗漏了!”

“什么关键信息?”众人很是吃惊,纷纷凑过来。

2 锁定油田位置,推测技术吨位

小坂正雄却并不着急,他扫视了一遍众人,才缓缓地念到:“这行小字写着:‘从马家窑子开始了第一次钻井’。”

“马家窑子?是不是一个地名?”桥本登美三郎问道。

“我还以为是什么关键信息呢?哈哈,这样的地名,在中国很普遍,‘马家’、‘王家’、‘张家’……根据我们数据课的统计,可以找出千千万万个来,并没有什么稀奇。”吉田正一很不在意。

小坂正雄却转过头来,瞪大眼睛,直视着吉田正一:“吉田君,刚才你说什么?”

吉田正一有些发懵:“我刚才,说这样的地名很普遍……”

“不,之前,你还说了什么?”

“之前?我刚才说到,当年日本关东军经营中国东北,也是靠我们提供的数据……”

“对!你提醒了我!”小坂正雄跳了起来,猛一拍吉田正一的肩膀,把他吓一大跳。

众人都疑惑地望着他。

小坂正雄朗声说到:“我知道这个油田在哪里了!”

“在哪里?”众人追问。

小坂正雄从兜里摸出一本册子来:“这是我们行动课的前任课长藤野君的笔记,当年,他可是知名的‘中国通’,他随关东军进入中国东北,实地勘察,对东北的民俗做了大量笔记。我就是从中得到了启发!”

“什么启发?别卖关子了……”众人翘首以待。

“据行动课的了解,总结出中国东北取地名有一个习惯——常常称为‘某某窑子’,窑子就是东北烧火、烧炭的地方,而在中国其他寒冷地域,青海、西藏、新疆、内蒙等地,都没有这种称谓习惯,内蒙地名常称为‘旗’,西藏、青海地名常称为‘措’,新疆地名则是根据少数民族发音而来。‘窑子’一词,只有在中国东北使用。”

最后,他又清了清嗓子,强调一遍:“所以,我可以肯定,这个‘马家窑子’就在中国东北!”

桥本登美三郎猛地一拍桌子:“拿东北地图来!”

一张大幅的东三省地图摆了上来,这是日本人当年渗透中国时所绘制。日本人对中国地理的研究,甚至比中国人自己还透彻,地图上精细到每一个乡村,都用汉字标了出来。

众人按图索骥,拿着放大镜寻找关键词。

片刻之后,有人叫道:“找到了,马家窑子!”

日本情报机构从伪满旧地图上查到:马家窑子是位于黑龙江海伦县东南的一个村子,在北安铁路上一个小车站东边10公里处。

“嗦嘎!”桥本登美三郎露出了得意的微笑,“原来中国的最新油田,就在这里——黑龙江!”

“很好!既然锁定了地点,接下来,我们再分析分析,这张照片能否传递出中国人现有的技术水准?”桥本登美三郎继续鼓励众人。

小坂正雄转头看向旁边的另一位课长:“松永君,接下来就要听你们技术课的发言了。”

松永久秀,技术课的课长,早稻田大学毕业,曾在军队从事火炮机械操作,后又在三菱公司担任机械生产总监,有着十数年的高科技经验。

他是标准的理工男,不苟言笑,对世界的最新科技都了如指掌。他拿起《中国画报》,细细打量,好长时间,不发一言。

众人有些不耐烦了,有的开始点烟,有的开始喝茶。

良久,才听到松永久秀一字一顿的声音:“我推测,这个油田的反应塔的直径应该是5米,石油加工能力目前在100万吨上下。”

“你怎么推断出来的?”

“而且这么精确?”

“照片能提供这么多信息吗?”

众人纷纷投来诧异的目光,等待着松永久秀的解答。

3 科学严谨测算,拿下巨额订单

松永久秀不苟言笑,指着照片说:“你们看,这个叫王进喜的工人,他的左手扶着反应塔的铁栏杆,后面有一个圆柱形的转动轮。”

“是的,照片里很清晰。但这说明什么?”

松永久秀的性格很严谨,他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拿出一张纸,在上面计算出一连串数字,好一会儿,才又开口说话:

“这个中国工人的身高,目测在160-175厘米之间,根据中国北方男性的平均身高,我估算他为168厘米。他的左手扶栏杆,身体略微前倾15度角,实际上,如果他站直身体,左手完全可以呈水平状扶着栏杆,也就是可呈90度直角,可以判断,这个栏杆的高度大约是1.2-1.4米。”

一旁的小坂正雄催促到:“松永君,你描述得太专业了!就直接说结果吧!”

桥本登美三郎摆摆手:“让松永君说完,他可是非常严谨的,我们正需要这样的技术专家。”

松永久秀依然是面无表情,指着纸上的数据,继续说:“再看照片里,他身后的转动轮,是横向的,其直径长度,大约就是从他的左侧胸肋骨顶端到腰部位置,能估计出转动轮的直径约为0.45-0.55米。在世界通用的炼油塔中,转动轮直径与炼油塔直径是成1:10的比例设计,同时,铁栏杆扶手高度也是与炼油塔内的管道空间成1:0.33的比例设计。”

数据课的吉田正一也在纸上演算,这时,他兴奋地说到:“我算出来了,根据转动轮0.45-0.55米的直径,乘以炼油塔直径比例,得出反应塔的直径应该是在4.5米到5.5米这个范围!”

“没错,吉田君,你的数据很正确。”松永久秀不苟言笑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容,“那么,我们就可以据此判定中国的炼油塔规格了。目前,全世界通用的炼油塔中,一共只有3种规格,分别是直径2.5米的小型塔、5米的中型塔、以及8.5米的大型塔……”

“根据4.5米到5.5米这个范围,就可以断定,中国人目前使用的是中型塔!”吉田正一抢先说道。

众人也似懂非懂,都表示赞同。

吉田正一又说:“再根据栏杆的1.2-1.4米的高度,乘以管道空间的国际标准比例,经过圆周率的平方乘积,再乘上石油密度,最终得出了——石油管道输出能力约为100.62万-103.45万吨。”

松永久秀终于笑了起来:“很好!吉田君的计算完全正确!而中型塔的加工能力,国际标准就是在100万吨上下,这与计算的结果基本吻合,进一步证明了我们的推论!”

“非常好!你们的推论堪称完美!”桥本登美三郎站了起来,鼓掌赞赏,其他成员也纷纷起立。

桥本登美三郎做了最后总结:“也就是说,目前我们能够判定——中国的新油田,在黑龙江省大同镇,他们使用的是直径为5米的中型炼油塔,石油加工能力目前是100万吨。”

就这样,日本人通过一张中国照片,准确地分析出了大庆油田的信息。

之后,日本与中国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签署了《中日联合声明》,两国可以名正言顺地进行商业合作了。

正如日本人所料,不久后,中国就对“大庆油田”的炼油裂解设备进行商业招标。当时,全世界有多个国家参与投标,尤其是老牌的工业国,如德国、法国、英国,都想获得这个巨额商业订单。

而最终,由于日本人早做准备,掌握了准确的商业信息,提出了完备的技术方案,在技术参数方面,几乎完全符合中国的需求,很快就一举中标!拿下了千万美元的大订单!

这背后,就是基于日本人细致的商业情报分析。

反观这个事件,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很有借鉴意义。虽然在历史上,我们与日本有着复杂的瓜葛、日本人动机也是为了赚取利益,但是,这种严谨的科学态度、蛛丝马迹中挖掘信息的能力,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尤其当下的中国,已经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许多中国企业也扬帆出海,与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开展贸易,我们也应该秉持这种科学态度,尽可能地挖掘商业信息,为我所用,为中国在全球的商业版图增添效益!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