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湘西上空突降10万银元,村民兴奋争抢,结果引来杀身之祸

鼠博士文史 2023-02-06 23:10:03

1949年,湘西上空突然落下一大堆白花花的银元。

当地村民看到后,兴奋地跑上前去,争着抢着往自己口袋里塞,往箩筐里塞,一个个落得盆满钵满。

他们满心欢喜地跑回家,原本以为可以不用再受饥寒之苦,却没想到,这些银元带给他们的不是幸福,而是杀身之祸……

运输机坠落,村民疯抢银元

每年的5月,都是湘西凤凰村农民忙着春耕的日子。

这一年的5月24日,村民们按照往常的习俗,都在田间忙碌着。

突然,一架飞机向他们急速驶来,尾部还拖着一股浓浓的黑烟。只见这架飞机先是由空中直接俯冲下来,从村民们头顶上掠过,又跌跌撞撞地向前面飞去,然后,一头扎在不远处的峡谷里。

没过一分钟,峡谷方向传来一声巨大的爆炸声,紧接着,一股浓烟携带着熊熊燃烧的火苗,从峡谷中升腾而起,把附近的天空照得红通通的,当地村民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全给惊呆了。

两个小时后,峡谷里的火焰渐渐熄灭,浓浓的黑雾也变成了丝丝缕缕的轻烟。几个胆大的村民看到没什么动静了,就去峡谷里一探究竟。

他们走到飞机附近,发现到处散落着残缺的四肢、炸得粉碎的衣物和飞机的残骸,飞机旁边还有一大堆白花花的物体,让人感觉一片狼藉,惨不忍睹。

村民们摇摇头,叹息一声,正准备离去,却突然发现自己的脚底下,正踩着一块块银元。他们一边捡,一边沿着银元散落的踪迹往前走,又惊奇地发现,之前那一大堆白花花的物体,竟然全部是银元。

村民们欣喜若狂,以为时来运转,天降横财,一个个赶紧脱下身上的衣物,把捡到的银元放在衣裤里,捆成一个个沉甸甸的小包袱。

眼看着还有大堆的银元没捡完,头脑活络的村民又赶紧跑回家,带着家人们一起,挑着箩筐,拿着背篓,一袋一袋,一篓一篓地弄回家。附近得知消息的农民也纷纷赶来,加入哄抢银元的队伍。

不到两个小时,除了被飞机残骸压入泥中的银元,无法用手刨出以外,其它散落在地面的银元全部被一抢而空。

第二天,当地有名的恶霸欧文章和凤凰村的村长吴友凤得知消息后,也赶到现场,想继续从残留的物品中找到银元,但欧文章历来霸道惯了,怎么能容这样的好事被旁人抢了去,就与吴友凤发生了争斗。

可是,身体瘦弱的吴友凤又怎么斗得过身强体壮的欧文章?在欧文章的拳打脚踢下,吴友凤只好把抢来的银元拱手相让,然后灰溜溜地离去。

回到家后的吴友凤越想越气,总觉得到手的财物又被硬生生地抢走,是一件非常窝囊的事,于是就把这件事情上报给了县里的“防剿委员会”,想利用他们手中的权利,帮自己出一口气。

凤凰县长得知此事后,立即调集所有警察,全副武装,将飞机失事的现场进行全面封锁,并将欧文章所挖的银元悉数没收。

然后,又以每天五块银元的高薪,雇请当地的老百姓,用锄头和铁锹继续深挖。经过五六天的辛苦劳作,飞机残骸下存留的所有银元,全部被挖得干干净净。

不过话说回来,这一大堆白花花的银元到底从何而来?它们真的能给当地的村民带来幸福吗?

银元背后的故事

据1988年的《凤凰县志》上记载的资料显示,这架坠落在凤凰县的飞机型号为C—46,是上世纪40年代美国柯蒂斯公司生产的一种高性能双发运输机,为国民党在新中国即将成立之际派往某地的,上面确实装有10万银元。

那么,国民党用美国的运输机装载如此多的银元,究竟准备运往何地?难道是携带巨款落荒而逃吗?事情还得从当时的局势说起。

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横渡长江,相继解放了南京、杭州、南昌等各大城市,继续向上海进攻,许多国民党将士见大势已去,纷纷投诚或逃跑,整个国民政府已经处于全面崩溃的状态。

蒋介石不甘心就此落魄,准备在西南地区建立反共基地,以图东山再起,重新扭转局面。但打仗就需要用兵,用兵还得要将士们作战勇猛。如何激励将士,让他们心甘情愿为自己卖命,就成了摆在蒋介石面前的一道难题。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作为一名在官场上最善于投机的国民领袖,可是深谙此道。蒋介石召集国民党高级将领,商讨如何激励将士们英勇作战的问题,最终决定直接分发金圆券,以鼓舞士气。

八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紧接着又是三年内战,长年的征战使得国民政府的军费开支急剧增加,国库一再告急。为了填补国库,缓解军费压力,国民政府开始大量印刷法币,导致物价一路高涨,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

为了挽救这一经济危机,国民政府又将法币废弃,改用金圆券,强制老百姓将手头的黄金、白银和外币进行兑换,将财富据为己有。这一举措导致大量中产阶级破产,人们对金圆券是相当抵触。

蒋介石分发金圆券的举措在国民的抵触中,果然没起到任何效果。面对成堆成堆的金圆券,将士们没有丝毫心动,因为他们知道,随着物价的飞速上涨,这些金圆券将来肯定是一堆废纸。

看到局势越来越紧张,金圆券又起不到效果,蒋介石不得不动用厦门国库里储存的黄金和白银来进行赏赐。当时负责这项事宜的是陆军总司令汤恩伯,他找来中央银行业务局局长林崇墉商量调拨资金、运输银元之事。

30万银元从金库里调出来后,为了保险起见,汤恩伯特意从陈纳德航空运输大队,租用了三架美国C—46运输机,分别在每架飞机上用50个大木箱装10万银元,并各自配上两名美籍飞行员、一名财政署官员和三名荷枪实弹的士兵,以确保万无一失。

只是,让汤恩伯万万没想到的是,在其中一辆运输机上,因为押运士兵的贪念,让原本以为天衣无缝的运输计划出现问题。

当时,这三名士兵就被安排在五十箱银元旁边负责守卫,他们望着这一箱箱白花花的银元,心动不已。当初出来当兵也就是为了混碗饭吃,谋个一官半职,好荣归故里。

可是,南征北战这么多年,也没混出个啥名堂。现在解放军势如破竹,国民军节节败退,许多高级将领眼见形势不利,纷纷带着金银财宝逃往台湾,只留下一些职位低的官员和一大群无权无势的士兵在这里苟延残喘。

现在这么一大堆白花花的银元就摆在面前,前面机舱里又只有两名驾驶员和一名财政署官员,正是据为己有、大发横财的好机会。

三名士兵经过商议,偷偷走到财政署官员的背后,举起手中枪支,想趁机将他射杀,然后震慑驾驶员,胁迫他们飞到自己指定的位置。

可没想到的是,因为射杀的是自己的上司,其中的一个士兵感觉有点紧张,手一哆嗦,子弹从财政署官员的头顶飞过,落在了飞机内部的舱壁上,碰撞出一团火花,刚好引燃了旁边的汽油油路。

整架飞机在汽油的燃烧下,冒着一股浓烟,跌跌撞撞地向湘西凤凰冲去,最后落在一处峡谷爆炸。

官匪轮番追讨,村民家破人亡

哄抢银元的消息传出后,蒋介石为之震怒。他命令保密局严肃彻查此事,追回银元。接到命令的保密局不敢有丝毫怠慢,马上派出一个四人小组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飞机上有两名美国飞行员、一名财务署官员、两名家属和三名押送银元的士兵,已经全部遇难。

根据飞机上的飞行数据记录仪显示,当时,因为三名押运士兵想侵吞这笔巨款,才造成了飞机坠亡爆炸,银元遭到哄抢的事件,也就是之前描述的情景。

飞机失事人员全部遇难,已经无可挽回,但追回白花花的10万大洋填补国库空虚却势在必行。

蒋介石命令湖南省政府主席程潜立即派兵前往飞机失事的地方,追回银元。程潜接到命令后,马上安排沅陵行署主任陈渠珍负责此事。陈渠珍找到自己的亲信,时任凤凰县城防大队队长的余子坤,让他带兵前往。

5月26日早上,天刚蒙蒙亮,余子坤就带领100多名士兵,将飞机坠毁附近的几个村庄全部包围,开始挨家挨户地搜查,要求村民们把捡到的银元全部上交。当地村民迫于余子坤的武力胁迫,上交了其中的一部分。

余子坤见远远达不到要求,就带着部队在乡公所驻扎下来,强迫当地官员和士兵一起,一户一户进行催缴,并规定每户至少上交80块银元,否则将遭到严刑拷打。

当地的村民面对如狼似虎的国民党官兵,一个个吓得心惊胆战,连忙把之前藏匿在各处的银元悉数上交,不敢有一块存留。但是当时哄抢银元时,每个人捡到的银元数目都不一样,捡得多的尚且还能完成任务,捡得少的却怎么也找不出那么多块银元。

无奈之下,那些没办法完成上交任务的村民,为了免受皮肉之苦,只好变卖自己家里的耕牛和田地,而变卖家产也无法凑够的村民为了保命,就只能趁着深夜偷偷逃跑。据当地老人说,仅一个乡因为交不出银元而外逃的就有100多人。

余子坤用这种办法收刮到了7万多银元,然而,他并没有把这些银元上交给国民政府,而是以各种理由进行拖延。后来,国民党军队全面溃败,蒋介石急着逃往台湾,就没有人再追查此事,7万多银元最后全部落入了陈渠珍和余子坤的口袋。

官兵们走后不久,得知此事的土匪恶霸也来到村庄,进行新一轮的搜刮。此时的村民哪还有银元上交,一个个被逼得家破人亡,苦不堪言。直到解放军进驻湘西,开展剿匪行动,让凤凰得到解放,当地的村民才从苦海中脱离出来。

一场欢喜,一场悲哀。当初满心欢喜的村民捧着一大堆白花花的银元,以为可以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却万万没有想到,这些白花花的银元带给他们的,却是无尽的灾难与苦楚。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幻想不通过努力就收获幸福,只可能让自己陷入各种各样的陷阱与麻烦之中。我们只有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坚持不懈地朝着目标前进,才有可能打开幸福的大门,过上理想的生活。

——END——

作者:兰馨

编辑:雅喻

排版:沐希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