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中国奇迹!“深海一号”二期工程问世,天然气年产量提升50%

Hi科普啦闪电哥 2024-09-07 21:07:57

自古以来,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就是人类的目标。

在航天领域,我们已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而与此同时,深海探索领域,我国也在不断突破人类极限。

证据就是:我国 “深海一号”二期项目,在近日完成了钻井作业!

据悉,“深海一号”二期项目的测试产量已经远远超出预期,总井深更是超过了6万米,刷新了世界纪录。

可能许多人听到这个名字还有些陌生,“深海一号”工程究竟是什么?我们又为什么要不断挑战深海的极限呢?

敢为人先的探索

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能源已成为支撑国家发展的关键要素。

我国对石油的需求量极为庞大,然而,这石油的来源却一直相当依赖对外进口。

这无疑是一把悬在我国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意味着我国在国际能源市场中处于被动地位,容易受到地缘政治和市场波动的冲击,在国际政治博弈中也面临着更大的压力。

正因如此,大力发展海洋油气产业,特别是深水油气田的开发,已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的当务之急。

海洋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我国南海更是埋藏着我国55%的海洋油气资源。于是,“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的自主开发计划正式提上了日程。

深海,是大自然最后的疆域之一,环境的恶劣程度远超想象。

国际上普遍将水深超过1500米的海域定义为“超深水”,而“深海一号”气田正位于这样一个极具挑战的深海环境中。在海平面以下,水深每增加10米,水下设备就要承受1个大气压的额外水压。

更重要的是,与其他深水气田不同,“深海一号”所处的海域并非一片平静的水域,它位于三大板块交汇处,是地球上构造最为复杂的区域之一。

这里经历了多次地质构造活动,凹陷结构多样,地形陡峭,水深变化大,地质结构极其复杂。

在这样的环境中,任何设备材料的性能都可能发生剧烈变化,而传统的开采设备和技术在这里几乎无法施展。

研发和部署全海式深水油气处理装置,成为了摆在中国海油面前的一道亟待攻克的难题。

面对如此艰巨的任务,我国的项目团队迎难而上,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严格把控,确保在深海高压环境下的万无一失。

而项目开发时期正处于新冠疫情肆虐的背景下,团队坚持“防疫和生产”两手抓,及时采取封闭式管理策略,确保项目的稳步推进。

在短短20多个月的时间里,这座深水大气田从无到有,迅速崛起于南海深处,并于2021年成功投入量产。

这不仅是我国第一个完全自主研发、设计、建造的深水大气田,更是中国海洋工程技术的一次重大飞跃。它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在深海油气开发领域从追赶者变成了领跑者。

“深海一号”项目的背后,是无数中国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的智慧结晶和辛勤付出。从勘探到设计,从建造到运营,每一个环节都凝聚了中国顶尖的科研力量和海洋工程技术。

为了攻克众多难题,项目团队展开了多项技术攻关,创造了诸多世界纪录,其中包括超深水海底管线铺设和深海采油平台设计等领域的突破。

“深海一号”所采用的全球首个十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也是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海洋工程装备之一,集采油、储油和外输功能于一体,不仅能够在恶劣的深海环境中稳定运行,还能高效、安全地进行深海油气资源的开采。

平台上配置了由我国自主研发的先进自动化控制系统、大数据分析能力以及远程监控技术,使得复杂的深海作业更加精确、高效,极大地提高了开发效率,降低了作业风险。

外国专家纷纷表示,“深海一号”是中国海洋工程技术的一次重大飞跃,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奇迹”。

其成功投产后,该平台每年能产出24.7万立方米的凝析油,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尤其是为用能集中的华南、华东地区提供了有力支持。

“深海一号”二期项目

“深海一号”一期的成功开发,标志着我国在深海油气开发领域走出了极为重要的一步。

然而这只是开始,南海的深海油气资源远未被完全开发,特别是更深的海域和更广泛的油气储量,仍然等待着更高技术水平的探索与开采。

因此,继“深海一号”一期之后,开发“深海一号”二期项目,自然成为了下一步的重要任务。

相较于一期项目,二期项目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因为二期项目需要开发的是环境更为恶劣和复杂的陵水25-1气田

在二期项目的实施中,项目共部署12口深水气井。

这些气井大多设计为大位移井,允许钻井平台远离目标区域的直接位置,通过长距离的水平钻探,确保钻井作业能够穿越困难地质条件并达到预定的油气层,极大地提升开采的精确性和效率。

其中,A2H井的钻井工作成为了项目团队技术攻关的一个亮点。

为了确保这一井口能够在极端深度下顺利钻入并完成开采,项目团队对钻具进行了不断的优化,运用了大胆的新工艺,并且实时监测钻井轨迹,精确控制作业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确保了作业的安全进行。

在完成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总工程师孙志广带领团队在全球最高级别的验收标准下,解决了世界级难度的小管径焊接问题,完成28种焊接新工艺的自主开发,并成功实现了多种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

特别是在“通球”清管作业的技术创新中,项目团队取得了显著成果。

“通球”清管作业,顾名思义,是利用球形清管器在管道内部进行清理的一种技术。

在海洋油气田中,管道内常常会积聚各种沉积物。这些沉积物可能来源于海水中的泥沙、油气的天然成分或人为操作中的残留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沉积物会逐渐形成堵塞,影响油气的流动,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整个油气输送系统的瘫痪。

因此,海上油气田会定期开展“通球”清管作业,有效地维护管道的畅通,避免生产中断,保障油气田的稳定生产。

在常规的深水油气田中,清管作业通常需要在海洋平台上发送和回收清管球。这一过程需要铺设两条海底管线——一条用于发球,一条用于回收。

这种配置不仅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还带来了高昂的投资成本。

然而,“深海一号”二期项目通过创新性的发球管汇设计,成功在千米深的海底完成发球,减少了1条海底管线的巨额投入,还将清管效率提升了50%。

在全球能源市场波动和环境保护要求日益严格的背景下,保障能源供应的安全和稳定成为各国的共同挑战。

一旦“深海一号”二期项目全面投产,“深海一号”整体的天然气年产量,将从30亿立方米提升到45亿立方米,为全球能源供应的安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也让中国在能源结构转型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一步,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5 阅读:118

Hi科普啦闪电哥

简介:Hi科普啦,每天科普一点,收获更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