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斋分享:云南省博物馆巡礼下篇

杨乐艺 2025-04-16 12:04:35
云南省博物馆巡礼下篇

无极斋分享

韩回之,字无极,韩天衡美术馆艺术总监。爱好收藏,对古代武备、漆器、茶具、香具、印珠、玉器都有涉猎。博涉而深究,视野开阔,颇有心得,乐艺会特开设专栏《无极游》,陆续刊登各系列藏品,与各位同好分享。本篇是古欢斋主韩回之带大家欣赏《云南博物馆》巡礼系列。

云南省博三楼元明清部分,展现了部分沐氏历史文化,主要是呈贡沐氏家族墓地出土文物,有沐详夫妇墓的金莲花冠、沐崧夫妇合葬墓的金镶红蓝宝石冠,金花簪、金发簪、金手镯、金耳环、金戒指、金箍等。

王家营明墓

王家营明墓群位于王家营东北,西临市级行政中心100米。为明代镇守云南黔宁昭靖王沐英的第五、六、七、八代后裔沐详、沐崧、沐绍勤、沐朝宣等人的家族墓地。经1955、1963、2006年三次发掘砖室墓9座、土坑墓18座,出土金、银、铜、铁、锡、铅、玉、石、陶瓷器文物600多件,尤以嵌红、绿、兰宝石的金发冠稀世珍贵。

经1955年、1963年和2006年3次发掘,砖石墓9座,出土金、银、铜、铁、锡、玉石、陶瓷等随葬品600余件,其中尤以沐详夫妻合葬墓中出土的镶宝石金发冠最为珍贵,堪称国宝级文物,现存云南省博物馆。“沐公神道碑”是其中的重要标志,当地俗称“乌龟碑”,碑记沐英五代孙沐详的生平事迹,和其曾祖父沐昂、祖父沐僖、父亲沐瓒、子沐崧、孙沐绍勤等镇守云南的历史,对研究云南地方史具有重要价值。

明代 金镶红蓝宝石冠

云南昆明呈贡王家营沐氏家族墓沐崧夫人徐氏墓出土

国家一级文物

现藏云南省博物馆

此冠通高10.5、直径7--11厘米。椭圆形,四周用金片制成,金片上镶有50余颗红、蓝、绿、白各色宝石,重320克。冠两侧各有小孔两个,用四支金簪穿入冠内发髻之中以固定冠身。冠身由三层祥云纹莲瓣重叠而成,宛如一朵盛开的莲花,名贵的宝石以其艳丽的色彩与黄金交相辉映,更显得富丽华贵。

沐崧,字希甫,号石冈,生于弘治辛亥(公元1491)年,逝于嘉靖丙申(公元1536)年,明朝开国功臣黔宁王沐英六世孙。十六岁镇守金齿、腾冲,在镇十六年,累官至骠骑将军右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夫人徐氏,生于弘治戊申(1488)年,逝于正德丁丑(1517)年,明朝开国功臣中山王徐达六世孙魏国公徐俌之女。

(附:云南陆军讲武堂掠影)

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所著名的军事院校,原系清朝为编练新式陆军,加强边防而设的一所军事学校。开办于1909年。与创办于1906年的北洋陆军讲武堂(天津)和创办于1908年的东北讲武堂(奉天)并称三大讲武堂。

1911年2月,蔡锷应云贵总督李经羲的邀请,到云南新军第十九镇第三十七协任协统,并兼任云南陆军讲武堂教官。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胜利的消息使云南的革命党人深受鼓舞,蔡锷、李根源等几次举行秘密会议,决定10月30日晚在昆明发动起义,并推举蔡锷为起义军总司令,李根源为副司令。是晚,以讲武堂学生为骨干的起义军向总督署等要地发动攻击,经过10多个小时的激烈战斗,起义军占领昆明,即通电全省、全国成立中华军都督府。辛亥云南起义的成功,推翻了清朝在云南的统治,支援了武昌起义,推动了辛亥革命在全国范围的胜利。

辛亥革命后,云南都督蔡锷将军下令将云南陆军讲武堂改为云南陆军讲武学校。以云南讲武堂师生为骨干组建的滇军,在护国、护法战争中战绩辉煌,故学校声誉日隆,威名远扬。邻省甚至邻国许多有志青年纷纷来昆明报考求学。据不完全统计,从第十一期至第十七期,朝鲜、越南来留学的青年达200余名。

蔡锷遗物

0 阅读:0

杨乐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