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中,浙江省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与第二医院双双跻身A++++第一梯队,成为长三角地区医疗实力的重要代表。
浙江的突出表现与深厚的医学教育和科研基础密不可分。
浙江大学医学院作为国内顶尖医学教育机构,长期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其附属医院在学科建设、技术创新和疑难重症诊疗等领域积累了明显优势。
同时,浙江省近年来在医疗资源整合、智慧医疗试点及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上投入巨大,政策支持与资金保障的双重驱动,使得其医疗体系在服务能力和科研转化效率上持续领先。

相比之下,经济大省江苏与山东在此次榜单A++++梯队中未见身影,这一现象值得深思。
江苏拥有江苏省人民医院、东部战区总医院等知名机构,山东亦有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等传统强院,但两省医院在综合评级中未能达到A++++标准。
究其原因,或与医疗资源分布分散有关!江苏的优质资源集中在南京、苏州等城市,而山东的医疗布局亦存在区域性不均衡问题,缺乏一家能够全面辐射全省乃至全国的“龙头”医院。
此外,两省在高端医学人才集聚、国家级科研平台数量及跨学科协同创新方面可能存在短板,限制了医院综合实力的进一步提升。
从评审标准看,A++++评级不仅考量临床服务水平,还需兼顾科研产出、教学能力及国际影响力。
浙江的两家医院依托浙江大学强大的学术背景,在科研论文发表、国际合作及医学人才培养方面成果斐然。

反观苏鲁两省,尽管部分医院在临床规模上占据优势,但科研成果转化率、国际学术话语权等指标可能未达顶级门槛。
例如,江苏的医院虽在心血管、肿瘤等领域表现突出,但整体学科覆盖面与前沿技术应用广度不及浙江;山东则可能在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的结合上稍显不足。
区域政策导向亦对医疗格局产生深远影响。浙江近年着力推动“健康浙江”战略,通过数字化改革和分级诊疗制度优化资源配置,其医院在服务效率与患者满意度上表现优异。
而江苏与山东虽经济总量庞大,但在医疗领域的政策聚焦度与资源整合力度上相对滞后。例如,江苏的医疗投入更多倾向于硬件设施扩建,而山东在高端医疗技术引进与本土化创新方面步伐较缓,导致其医院难以在综合评审中脱颖而出。
总体而言,浙江的突围与其系统性布局密不可分,而苏鲁的暂时缺席则暴露了区域医疗发展的不均衡性与结构性矛盾。
未来,两省若要在下一轮竞争中迎头赶上,需在科研创新能力提升、跨区域医疗协作机制完善及政策精准扶持等方面发力,方能在国家医疗版图中重绘属于自己的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