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头内斗,给普京敲响警钟,不能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乌克兰身上

黄盖谈兵器 2025-04-12 16:46:56

俄乌冲突爆发后,普京基本上一门心思都扑在战事上,对国内经济问题,忽略了很多,而这成为了俄罗斯寡头们争斗升级的“导火索”。

(普京将大部分的注意力,放在乌克兰身上)

1、权贵内斗“导火索”,已经被点燃

普京的核心下属们,趁机拉帮结派,准备在国内利益的蛋糕上分得更大的一块。这其中,多莫杰多沃机场的几乎“国有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巧合的是,这座位于莫斯科的机场,与俄国家命运同样跌宕起伏。苏联解体后,亿万富翁卡门史奇克及其伙伴强势入驻,将机场收入囊中。长久以来,它都是俄罗斯乘客心中的“流量之王”。

2022年,俄罗斯政府找半建议半威胁地要求卡门史奇克将25%的股份拱手给国家。这一消息传出时,很难让人不去想象一次冷酷的商战:明明是拿着银子换面包,如今却要无偿奉献。卡门史奇克并非一个任人拿捏的角色,他果断拒绝了这个提议。他知道,这步棋若走错,全盘皆输。

(多莫杰多沃机场被私有化,俄政府试图拿回遭到拒绝)

拒绝后不久,今年年初,俄罗斯总检察长伊戈尔·克拉斯诺夫登台了。他直指法院,要将多莫杰多沃机场国有化。而他的理由更像是翻阅了教科书,指控卡门史奇克等人拥有外国护照,与西方国家勾结破坏俄罗斯经济。

2、克拉斯诺夫,何方人物?

那么,克拉斯诺夫的底气究竟从何而来?

事实上,克拉斯诺夫背后并非空无一人,这其中最显眼的,就是普京的两大亲信:俄罗斯联邦侦查委员会主席巴斯特雷金和俄罗斯石油公司董事长谢钦。

在普京当圣彼得堡副市长的时候,谢钦是他的办公室主任;普京走上总统之路后,谢钦则成为总统办公厅的第一副主任。透过这层关系网,我们不难看出克拉斯诺夫为何如此大胆——他可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在巨人的庇护下稳步前行。

(普京亲信手中“油水”很大,低价收购了许多资产)

然而,这场看似为国家利益而战的“国有化”举措,实则是一场以获取优质资产为目的的权力游戏。克拉斯诺夫推进诉讼的动力之一,正是利用法律手段来重新分配经济利益。这些企业一旦被查封,“接盘侠”往往是眼疾手快的普京亲信们所在的集团。据悉,罗滕伯格至少已经收购了三家遭查封公司的资产,且价格都颇为低廉。

这其实也揭示了一种隐秘的“软国有化”模式。所谓的国有化,并非意味着所有权完全回归国家,而是部分划到那些政治地位稳固的权贵手中,以权谋私的暗流在这背后涌动。

3、普京在治国方面的“短板”,暴露出来了

尽管卡门史奇克的命运暂时得以喘息,但俄国这场财富与权力的博弈,已经提出了对普京政府的严重警示:那就是普京如何处理国内经济管理上的盲点。这不仅是个别寡头之间的内斗,更是整个系统中的潜在风险问题。

毫无疑问,俄罗斯的政治与经济生态中,寡头与权贵们的角色举足轻重。卡门史奇克能有底气反抗,凭借的是他的广博关系网和敏锐政治嗅觉。然而,对那些不具备政治资本的企业而言,这种内斗无疑是场灾难。特别是在俄乌冲突、国际制裁的背景下,中小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战事与地缘政治是普京工作的重点,对经济问题已经分身乏术)

在这种复杂局势中,普京的关注点显然已经偏移。战争和地缘政治成为他工作重心,而国内的经济管理被弃置一旁。克宫内部人士直白指出:“普京已经不再对经济,甚至是寡头们之间的争斗感兴趣,他把注意力都放在了战争和更宏观的地缘政治上。”

然而,我们必须意识到,忽视经济管理的后果可能会非常严重。一个国家的经济体系就如同一座大厦,稳定的市场秩序是其支柱,倘若此基础遭到破坏,大厦便可能不堪重负,轰然倒塌。而眼下俄国的经济形势,恰如风雨飘摇中的大厦,亟需稳固基础。

0 阅读:11

黄盖谈兵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