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华强硬”目前几乎成为了特朗普政府的“政治正确”,从外交、贸易包括军事方面,都在针对中国进行调整和部署,在这个背景下,美国突然发现,在造舰方面与中国竟然差了这么多。

(中国造舰能力世界一流,美国加快脚步疯狂追赶)
1、美国造船业,已经进入衰败期
美国海军曾经是全球海洋的无冕之王,无论是战舰的数量还是技术水平都让其他国家望尘莫及。然而,近几年来,美国造船业却遭遇了一连串的挑战,让这艘昔日的“无敌舰队”逐渐显露出疲态。
而最直观的表现,就是主力舰艇的建造进度接连延误。为了破解这个难题,美国将目光投向了太平洋另一端的韩国,寻求破局之道。
最新的数据显示,“阿利·伯克”级宙斯盾驱逐舰的建造进展缓慢,而这只是冰山一角。这种情况的背后,是美国造船业长期积累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在面对因劳动力短缺、材料延误和基础设施老旧而导致的国内造船瓶颈时,美国的战略家们开始考虑新的解决方案:与韩国携手合作。

(美国相中韩国造船经验,与其展开合作)
这次不算常规的战略转型,标志着美国开始尝试通过盟友的协助来减轻自身负担。他们与韩国现代重工签署了一份重要的谅解备忘录,意图让韩国造船企业帮助建造“阿利·伯克”级宙斯盾驱逐舰等关键战舰。
2、韩国“造舰经验”,是美国最需要的
美国与韩国现代重工的合作,不仅仅是对造舰产能的一个补充,更是一种深层次战略考量的体现。这背后的逻辑是,韩国是一个拥有成熟宙斯盾驱逐舰建造经验的国家。
“世宗大王”级和“正祖大王”级等韩国国产宙斯盾舰,早已在亚洲海域驰骋,其核心技术与美军的“阿利·伯克”级如出一辙。凭借这些前沿舰艇的建造经验,韩国无疑成为了美国海军最理想的合作伙伴之一。
这份谅解备忘录的签署,也让人们看到了美国应对中国海军挑战的另一种思路。中国近年来在造舰领域进展神速,舰艇数量甚至已经超过了美国。这让美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通过与韩国这样具有实力的盟友进行合作,美国可以大大缩短造舰周期。

(美韩合作造舰周期将会变短,追赶中国会变的更容易一些)
3、美国修订法案,将盟友深度绑在“战车”上
除此之外,为了应对国内造船进度的迟缓,美国海军提出通过修订《琼斯法案》等相关法律的建议,从而让美国盟友,如韩国的现代重工,能够插手美海军舰艇的制造工作。
依照提议条款,只有那些与美国签署了共同防御条约的国家以及北约成员国能够参与到这些工程中,且必须在价格上比美国本土造船厂更具竞争力。
这样的改变似乎已经迫在眉睫,毕竟海洋霸权的失去可能就在一瞬之间。若要避免这种情况,美国必须要有更加开放的心态和灵活的策略,以便迅速增强其造舰速度和维修效率。而这份立法提案的推出,也反映出美国在战略上对中国的高度戒备,明确指出外国造船厂的制造费用必须低于本土,并且不得由中国持有或接受中国的投资。

(特朗普的“制造业回流”,只是个口号,美国造船业无法在本土实现振兴)
假如这一计划能够顺利实施,那么美国不仅可以在造舰速度上有所突破,还能在战时提高修复受损舰艇的效率。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这份法律提案在国会的推进,美国未来的国防政策将愈发仰赖于盟国的支撑。
相比之下,中国一直靠的是自给自足,独自开创出许多先进的技术,而一点,是美国如论寻找多少盟友合作,都无法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