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桓公与郑国交好之后不久,宋国发生内乱,华督惦记孔父嘉老婆的姿色,杀死老孔并且弑君。
桓公二年三月,鲁齐郑陈四国Boss在稷地会面,就宋国政变问题交换了意见。席间,他们进行了热烈探讨,一致认为老婆太美容易招致杀身之祸,是一个必须重视的安全课题。
鲁桓公显然没有吃透会议精神,次年便娶了春秋四大美女文姜,最终因此暴毙。
华督为了自保,派人给各位大佬送去礼单,承诺好处,但求不要追究弑君罪责。鲁桓公得到了郜国制造的宗庙大鼎,甚喜。
鲁国人喜欢这种公权力的东西,至今没有改变。
大鼎,是宋国攻占郜国之后抢来的,现在又作为贿赂之物,送给鲁国。
鲁桓公将郜鼎摆放在本国宗庙,结果挨了臧哀伯一顿骂。臧哀伯是臧僖伯的儿子,当初鲁隐公观鱼,被臧僖伯骂,今日,鲁桓公纳鼎,又被他儿子骂。
臧氏他们一家人都是道德标兵。
臧哀伯的核心观点是:作为最高领导,必须昭德塞违,不能带头犯浑。
你自己也是国君,居然收受了一点好处,就纵容别国大夫弑君?还把受贿之物放在太庙让祖宗们观摩,享受香火祭奠,你是不是疯了?
这么做,不等于是告诉宗亲臣子,弑君之后只要送礼就无罪!
鲁桓公任性,不听。
七月,杞侯来朝,不敬。
杞侯也是个奇葩,你主动去朝拜鲁国国君,肯定是有事相求,却不恭敬,脑子有包。
鲁桓公火冒三丈,九月,带兵殴打杞国,讨不敬。杞国请求和谈,笑死。
桓公三年,鲁桓公与齐僖公在嬴地会晤,齐僖公终于把女儿文姜嫁了出去。
文姜我们前面说过,著名的春秋美女,文艺女青年。最初齐僖公在石门之盟的时候,准备把文姜许配给郑庄公的儿子姬忽,姬忽以“齐大非偶”拒绝,此后一直没人聘问提亲。
假设在石门之盟时,文姜10岁,桓公三年,应该是21岁了。通常,春秋女子15岁结婚,文姜是妥妥的大龄剩女,为什么一个貌若天仙的贵族女孩没人要呢?
估计,文姜与哥哥姜诸儿私通的丑闻败露风声,各国的公子觉得心里膈应,不感兴趣。
鲁桓公为了国家足具牺牲精神,文姜浪一点无伤大雅,齐鲁友谊长存。
秋时,齐侯亲自送文姜到鲁国,完成大婚。《左传》认为,非礼!
周礼有规定,诸侯嫁女,公不自送。
齐僖公明知非礼,却选择自送,为什么?
可能是文姜舍不得哥哥,不肯去吧。
大夫们管不住公主,怕她半路跑掉,老爹只好亲自坐镇,促成婚事,烫手的山芋总算有个憨憨接盘了,不能再出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