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险一金的缴纳比例是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地方政策规定来设定的,确实存在不同城市之间的差异。具体来说:
1. 养老保险:用人单位和个人的缴纳比例通常由省级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根据国家规定,职工个人一般按照工资收入的8%缴纳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用人单位的缴费比例一般不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20%,具体比例由各地政府确定。
2. 医疗保险:用人单位的缴费率通常控制在职工工资总额的6%左右,职工个人的缴费率一般为工资收入的2%。具体的缴费比例由各统筹地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3. 工伤保险:工伤保险实行用人单位单方缴费制度,国家根据不同行业的工伤风险程度确定行业的差别费率,并根据使用工伤保险基金、工伤发生率等情况在每个行业内确定费率档次。

4. 失业保险:根据《失业保险条例》规定,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按照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缴纳失业保险费,城镇企业事业单位职工按照本人工资的1%缴纳失业保险费。
5. 生育保险:生育保险由用人单位缴纳,职工个人不需缴纳。用人单位缴纳保费的标准从0.4%—1%不等,应该按照各自统筹地区的缴费比例缴纳生育保险费。
6. 住房公积金:所有缴存单位均可在5%-12%范围内选择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但职工和单位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比例均不得低于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5%。有条件的城市,可以适当提高缴存比例。
不同城市的五险一金缴纳比例之所以存在差异,主要是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平均工资水平、人口结构等因素的不同,导致各地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需要考虑到本地的实际情况。因此,了解具体的五险一金缴纳比例,最好是查询当地的社会保险局或者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官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