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要说“春秋无义战”我就跟他急,孟子也不行,不信你就看看春秋的战争过程。
公元前657年,齐桓公召集鲁、宋、陈、卫、郑、许、曹,举行“阳谷会盟”,并向楚国、蔡国约架:明年开春,我们八国联军将讨伐你们,随文附上征讨檄文、周天子的批复。
齐桓公为何要攻打楚国和蔡国呢?据“花边社”透露,这件事的起因竟然是一场“闺房玩笑”。
某一天,姜小白带着几位美妾泛舟,一时玩得太嗨,有个叫蔡姬的美人狂野了一番,她使劲摇晃船只,将小白同学晃得七荤八素。
小白惜命,害怕了,数次警告蔡姬,可蔡姬见到小白那副胆小如鼠的模样却更加兴奋,摇动的幅度更大了。这下姜小白火大了,一怒之下将蔡姬打发回了娘家。
古代出嫁的女子可不能随便回娘家,一旦被夫家送回,往轻里说是羞辱,往重里说就是休妻。蔡姬可不是“蔡翠花”,而是蔡穆侯的妹妹,尊贵得很。蔡穆侯咽不下这口气,干脆又给蔡姬寻了人家改嫁了。
齐桓公怒了:你不来道歉就算了,怎么还把我的女人改嫁了?老蔡你忘了自己的身份了?
老蔡其实是姜小白的马仔,没办法,蔡国太小,齐国雄霸天下,能靠裙带关系混个平安就已经不容易啦。可蔡姬一次出格的闺房玩笑,以及蔡穆侯不理智的处理方式却惹上了大祸。
因为这么点小事就兴兵,所以人们齐桓公“不义”。其实“花边社”乱带节奏,小白和老蔡都不是冲动的人,真正的原因是楚国这根搅屎棍。
原来,楚国一直想染指中原,不断入侵陈国、蔡国,为了生存,蔡国被逼得在齐国和楚国之间来回摇摆。不久前,蔡国还联合楚国逼降了小白的另一个马仔郑国,这才是“阳谷会盟”的真正原因。
人家姜小白很义气,他义正辞严地指出:你们楚国蛮夷不遵天子不纳贡,还无端侵扰中原,我要代表周天子揍你。
你说这场战争不义吗?人家连战争的时间、地点、军力部署都告诉你了,多讲究的一个人。
事实上,春秋时候的战争大都如此,战前要会盟,集体决策,战前各种礼仪一样不能缺,有时候还要“退避三舍”,甚至战争中也不能搞偷袭,不能背后放冷箭,赢了也不能穷追猛打。
比如宋襄公,在“泓水之战”中,部下劝他趁楚军半渡发动攻击,宋襄公一瞪眼:那哪成,这么做不义。等到楚军过了河,部下又劝他:趁敌人阵型乱赶紧进攻,宋襄公再次摇头:这不是仁义之师该做的事。
等到楚军摆好阵型了,宋襄公还体贴地问一句,都准备好了吗?可以打了吗?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双方同时擂鼓进攻。
这么仁义的战争,你还敢说人家“不义”吗?
在晋楚“邲之战”中,晋国人败了,晋国溃军四散,楚军乘胜追击。有一队晋军慌不择路,不小心陷阱泥坑里了。
这要是放在现在,追击者肯定大喜:老天送大礼来了,另一方则闭眼长叹:天亡我也。
却不料追上来楚国人却没有进攻,而是体贴地当起了救援人员,又是拆又是抬又是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帮晋国人拔出泥潭。
然后中断的剧情才重新接上,晋国人继续逃,楚国人继续追,临走前晋国人还不忘讽刺楚国人:还是你们逃跑的经验更足。
跟后来以斩获首级为目的的虎狼之师相比,被骂作最不懂礼仪的楚国人简直就是天使,你敢说“春秋无义战”?
还是在“邲之战”中,晋国下军佐赵旃落了单,眼看就要被乱军踩扁了,此时逢大夫和他的两个儿子驾着车呼啸而过。
赵旃激动得连连高呼,希望逢大夫能搭上他。可逢大夫却目不转睛地盯着前方,并警告两个儿子:别瞎东张西望,向前看。两个傻儿子根本没领会老爸的意思,偏要跟赵旃进行眼神交流:老爸,那个好像是老赵哎。
逢大夫气得真相扇儿子一个大耳刮子,就他M你们眼神好使?看见了就不能不就,车装不下四人,你俩滚下去给他让位置吧。看见那棵树了吗,你们就死在那里吧,明天我来给你们收尸。
于是逢大夫扔下儿子,救走了赵旃。第二天他再来到战场,两个儿子的尸体果然躺在大树下。
只要看到战友遇险,哪怕舍下自己的儿子也要搭救,春秋的战争哪里“不义”了?
再比如战后,无论失败者多大罪,胜利者也绝不会将他们杀光,至少要给人家留一根独苗,这叫不绝人祭祀。再看看后来秦军,恨不能把人家妇女儿童的头颅都看下来冒功,你敢说“春秋无义战”?
那么,孟子为何无视事实,非要说“春秋无义战”呢?
因为那是孟子说的,他生活的时代不同,我们讨论这个问题就不能离开历史的环境。
孟子的所谓“春秋无义战”重点强调的是战争的目的性,和战争的发起合法性两个问题。
按照西周的法律规定,各诸侯国都是周天子的封国,是替周天子看家护院的臣子,而不是独立的政权主体。打个比方,你是县长,我也是县长,你不能到我所在的县抢一块底盘。
可是春秋时期已经“礼坏乐崩”了,诸侯们都不认为自己是周天子的家臣,而是将封国当成了私产。既然封国是私产了,那就是独立的政权主体了,你争我斗不就是正常的事了嘛。
这就是春秋时期战争的目的性——强国吞并弱国。别看齐桓公那些人说得义正辞严,但本质上干的都是一个勾当,要不然齐国周边的莒国、杞国都哪里去了?
当然,如果某个诸侯不听话是可以讨伐的,但这个权力不属于其他诸侯,而是周天子专有的权力。国之大事唯祀与戎,一个诸侯非要越厨代庖,那不就是僭越吗?
可是你看看春秋的战争,有多少是周天子发起的?能借用周天子的名义就已经算是很给面子了。不合法的战争,其正义性何在?
这就是孔子所言“礼坏乐崩”、孟子说“春秋无义战”的理由,甭被那些表面花活迷惑了。
我看到一种言论,对春秋的战争充满溢美之词,夸赞他们仁义、充满贵族气息,其实都是胡扯蛋,真相就一个,春秋的士兵缺乏敢死精神。
春秋时期的兵役制度跟后来不同,那时候奴隶是没资格当兵的,甚至最早平民都不能当兵,从军是贵族阶级的特权。
这就带来两个好玩的局面:
其一,战争的规模不可能太大
贵族子弟的人数毕竟有限,这就导致军队的规模不可能太大,战争规模也不可能很大。按照《周礼》规定,天子六军,大国三军,小国一军。
古代一乘125人,一军百乘,一万二千人,大国也就三四万人,有些弱国有个千把人就算了不起啦。就算倾国之力的战争,双方也就几万人。
这些兵力一旦被消灭,补充起来极其困难,所以正常情况下谁也不敢发动大战。
其二,战场上都是兄弟一家亲
古代诸侯之间相互通婚,所以他们要么是同宗,要么是表亲,再加上公室子弟到别国谋生的情形屡见不鲜。结果到了战场上一看,对面那不是咱家表哥吗,旁边那位不是咱家大侄子吗?驾车的不是俺三叔的七舅姥爷吗?
那还打个屁啊,下得去手吗?点到为止吧,要不然在圈子里没法混,太卖力了回家容易挨老妈踢屁股。
所以,春秋的战争多少有点“费厄泼赖”的样子,说白了就是由于环境的限制,那些贵族子弟出身的战士们都不敢、不肯玩命,结果却被现代无知的人当作了“贵族精神”。
为何到战国时期情形改变了呢?没办法,战争烈度越来越强,于是兵源从贵族扩大到了平民,甚至奴隶,贵族们则逐渐缩到了身后。
这个变化让兵源急剧膨胀,于是军队的规模大了,普通士兵只能靠军功改变命运,所以打起仗来不要命。
所以,放在当时的环境下,孟子说得对,就是“春秋无义战”,虽然他们表象上很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