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玲玉与胡蝶:见识决定格局,格局决定人生

红苓读书 2023-10-29 14:42:26

阮玲玉和胡蝶都是民国时期的大美女、大明星,但两个人的结局截然不同,一个自杀,一个优雅老去。

她们两个人的一生,人生际遇不同,见识不同,格局不同,命运不同。

原生家庭不同

阮玲玉出生普通底层家庭,幼年丧父。她随母亲一起到一家富贵人家做女佣。

“下等人”的标签让阮玲玉始终性格软弱,不敢反抗,哪怕她名声大噪时,依然不能消除性格中的软弱缺陷,为了名誉不受污,她宁可忍气吞声给前男友签订“不平等约定”,被前男友拿捏得死死的。

胡蝶则不同。

胡蝶出身高贵,父母都是社会上的成功人士。尤其是她父亲,能把一些小玩具拼凑在一起给她讲成栩栩如生故事。

胡蝶小时候还跟着父亲走了好多地方,看到了各种场所和人物,这些都培养了她坚强的个性。

原生家庭会在每个人的成长史上留下深深的烙印,一个好的原生家庭会让人受益一生。

阅历不同

阮玲玉的母亲为了女儿的前途,也是费尽心思让女儿读书。

但阮玲玉16岁的时候,与少东家一见钟情且同居,没多久,就被抛弃。

做了电影明星后,她被少东家纠缠的同时又爱上别的男人,这个男人同第一个男人一样,也是对她始乱终弃。

遇上的第三个男人因为有了妻室,对阮玲玉发乎情,止乎礼。

被感情伤害、对感情失望的阮玲玉最终选择了自杀,年仅20多岁。

胡蝶的感情开始也以失败告终,但她与男友的分手很果断,没有任何的藕断丝连。

她也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自己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她选择了一个懂会计的普通人,他们育有一儿一女,过着幸福的生活。

后来,社会动荡,胡蝶的30箱金银细软被丢,她找到军统头子戴笠,请求军统能帮自己找回丢失的财物。

戴笠对“逃亡”中的胡蝶展开了猛烈的攻势,胡蝶或许想不愁吃喝地度过下半生,跟了戴笠。

后来,戴笠死后,胡蝶又找到自己的丈夫和儿女,一家人一起生活。

胡蝶的“移情别恋”我们不做评论,但她一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且做事果断,这点与阮玲玉截然不同。

生活是一本无字书,经历越多的生活,越了解不同的活法,当一种活法不能继续时,可以在另一种活法里重新开始。

格局见识不同

阮玲玉从小没有得到父爱,让她对男人有更多的依赖,偏偏遇上了一个个的负心汉。

越这样,她越想拥有完美的家庭,可偏偏就得不到她想要的。

胡蝶从小跟着父亲走南闯北的经历让她的见识一点点丰富,格局一点点打开。

身在电影行业,她密切关注行业的发展,且跟随时代潮流武装自己。

面对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的转变,胡蝶不仅学习各种方言,还找老师教她普通话。

阮林玉未必意识不到这一点,但软弱的性格让她害怕新事物的到来。

有人说阮玲玉惧怕有声电影,因为她语言表达不好。

什么叫见过世面?丰富了学历,增长了认知,扩大了格局就是见过世面。

结语

原生家庭会有印记,但这个或好或坏的印记究竟能给自己带来什么结局,不是踏决定的,自己可以改变。

如何改变不好的印记,多学习、多用心,勇敢面对人生的坎坷,积极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我是红七六,关注我,我们一起学习、改变、成长。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