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曾立志,不为圣贤,便为禽兽。
曾国藩算不上聪明人,却取得事业功名,尽管科举考试连连失败后,他依然选择努力。
曾国藩称不上军事家,却领导湘军打败了太平军,尽管中途有几次失败的狼狈不堪,他依然选择继续。
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终将什么也得不到。
想成功,就要有清晰的人生目标。
前两天看过一篇文章。
两个同学,一个聪明,一个愚笨。
聪明的走上社会后,随波逐流,飘到哪算哪,因为在哪儿都可以发挥聪明才智。
愚笨的却始终干着一行,因为别的行业不敢接触,怕自己应付不来。
十几年后,聪明的还在到处飘,愚笨的成了行业精英。
曾国藩:
“君子立志,应有包容世间一切人和物的胸怀,有‘内以圣人道德为体,外以王者仁政为用’的功业,然后才能对得起父母的生养,才不愧为天地之间的一个‘完人’。”
没有目标没有方向的人生,就像是无根草,随风飘,这样的人生,何谈对得起父母,何谈对对得起自己,更何谈做“完人”?
远离茫茫然不计划人生之人,以免惹“盲”上身。
抱怨型思维曾国藩给四弟的信中写道:
“尝见朋友中有美才者,往往恃才傲物,动谓人不如己,见乡墨则骂乡墨不通,见会墨则骂会墨不能,既骂房管,又骂主考,未入学者则骂学院。
……
傲气既长,终不进功,所以潦倒一生而无寸进也。”
抱怨,是缺乏自信的表现,是傲慢无礼的自大,是能力不够的欲盖弥彰。
曾国藩:“凡办大事,半由人力,半由天事。吾辈当尽人力之所为,而天事则听之彼苍。”
曾国藩的幕僚薛福成认为曾国藩是位宏毅之人。
龙梦荪《曾文正公学案》:
“曾国藩之所以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全都是从他品性的强毅,谦谨而来。
……
即使碰到人世间比较艰苦的境地,也丝毫不动摇自己的信念,即使遇到千难百折,也不改变自己的志向。
……
他的学问之所以突飞猛进,道德情操之所以高尚,功绩文章之所以光耀寰宇,确实是因为日就月将,有本有源的结果。”
与其花时间抱怨,不如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
《中庸》“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找自己的问题,才能变成更好的自己。
远离爱抱怨的人,以免惹“怨”上身。
否定型思维曾国藩说:
“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
(前世流传下来错误的地方,可以由我们更正,前世未达到的成就,可以由我们创造。)
无论做什么,前提要相信自己能做到。当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时,结果也不会相信你。
美国一所中学的一位毕业生收到了所报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且知道了自己考试的结果是score98。
他以为自己的智商是98,他想:“聪明人的智商都100以上,我的智商属于低的。”
进入大学后,他发奋努力,生怕自己落后于人,可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还是不理想。
他的老师找到他,问他原因,他说自己也没有办法,天生智商低。
老师纳闷他为什么说自己的智商低时,他说出了原因。
老师惊讶地告诉他,那个不是智商,是百分比率,是表明你的入学分数超过了98%的考生。
这次谈话后,他的成绩蹭蹭蹭地往上窜,几年后,他毕业的评分是“优秀”。
人,最可怕的不是被别人否定,而是被自己否定。
远离经常否定自己的人,以免惹“弱”上身。
成功的起点,需要明确的人生规划,远离茫茫然不知所措。
成功的过程,需要日就月将的努力,远离抱怨。
成功的结果,需要始终相信自己的坚毅,远离否定自我的人。
我是红七六,关注我,我们一起学习、改变、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