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增两个本科专业超50%学生本科自主选择毕业专业

润欣说名校 2024-06-29 03:05:05

看点:在2024年高招季,搜狐邀请全国百所高校“发言人”做客搜狐教育“名校来了”高招访谈,通过视频、直播等形式详解高校招生政策、特色专业及录取规则,搭建考生与学校之间的桥梁,指导考生填报志愿、选择专业,帮助考生在第一时间零距离获取最新的高招资讯和权威的招生政策解读。

中国人民大学以“独树一帜的人文社会科学”为学科整体建设目标,致力于构建“引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卓越的基础学科、顶尖的社科学科、创新的交叉学科”学科布局。目前学校拥有8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8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均居全国第一。在教育部首轮“双一流”建设评价中,学校14个一流学科表现优异,继续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理工学科按照“卓越的基础学科”定位不断优化布局并迅速发展,有力推动了学校创新交叉学科发展。

2024年中国人民大学的招生政策是怎样的?本期节目我们请到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主任熊俐嘉,社会学院副院长黄家亮教授做客搜狐教育。

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主任熊俐嘉(中)、社会学院副院长黄家亮教授(左一)

精彩看点:

是国家“985工程” “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通过全员书院制、四年一贯制、双选认证制度、交叉复合培养等,学校充分赋予学生自主学习、选择发展的权利和机会;学校超50%学生本科阶段在本学院内自主选择毕业专业;学生100%自主选择辅修,辅修无门槛;新增中国古典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两个本科培养专业;法学院与劳动人事学院联合设置法学—劳动关系(全球劳动治理)拔尖创新实验班;与61个国家和地区的312所高校和国际组织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

搜狐教育:大家好,这里是搜狐高招《名校来了》高考特别节目,今天邀请到的嘉宾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主任熊俐嘉、社会学院副院长黄家亮教授,节目的开始还是请熊老师介绍下学校的基本情况?

熊俐嘉: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从1950年至今,国家历次确立重点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均位居其中。学校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中国人民大学的特色,是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这里,有全国最顶尖的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学科,被誉为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独树一帜”;这里,更有持续领航的统计学、飞跃发展的人工智能、计算机、物理、数学等等理工学科。中国人民大学是文科生的顶级殿堂,更是理科生的绝佳选择。

搜狐教育:学校有哪些王牌专业和优势学科?请熊老师介绍下。

熊俐嘉: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科实力雄厚。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中国人民大学的A+学科绝对数量领先,A+学科占比更是排名高校前三。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获评9个A+;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学科建设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顶尖学科数量再次增加,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政治学、信息资源管理;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哲学、中国史;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17个学科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与此同时,在教育部首轮“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中,学校“一流大学”9个评价要素全部成绩优异,14个“一流学科”全部继续入选第二轮建设名单。此次公布的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中,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学科布局总数共92个,其中中国人民大学入选学科13个,为高校之最。

学校在理工科方面也卓有建树,起点高、发展快,统计学在历次学科评估中均处于国内高校第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实力跨越式提升,根据最新的国际计算机学科排行榜CSRankings,人民大学人工智能领域的世界排名已提升至第七位,连续两年互联网信息检索排名位居世界第一,近几年物理学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等。

搜狐教育:众所周知人民大学的社会学也是教育部历次学科评估中的A+学科,和“双一流”建设学科,请黄院长给我们重点介绍一下

黄家亮: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由原社会与人口学院更名调整而成,今年4月份刚刚完成更名调整,5月24日,我们举行了隆重的社会学院揭牌仪式,在社会上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在这里,我想先用三个字介绍我们学院,分别是“高”“多”“全”。

“高”是指学科地位高。评价一个学科的地位有很多指标,最权威的是教育部组织的全国学科评估,目前国家一共组织了5次学科评估,前三次是按评分排位,人大社会学一直是第1名;第四次和第五次,不公布分数,只公布等次,最高的是A+,人大社会学也一直是全国唯二的A+学科。2020年,教育部组织了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我院的社会工作获评A+。2017年,国家开始实施“双一流”工程,人大社会学入选首批“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此外,社会学专业、社会工作专业分别于2019、2020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多”是指学科资源多。学科资源是人才培养的支撑,也是学科实力的象征。社会学院诸多一流的学术平台,包括三大基地——高等学校社会学(含人口学)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两大期刊——《社会学评论》和《社会建设》,两大数据库——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还创设有田野课堂、海外田野课堂、郑杭生社会学大奖堂、强东杯全国社会学知识竞赛、歌之翼校园歌手大赛、全国本科生学术论坛等十余个常设性品牌性活动。还设有强东奖学金、郑杭生奖助学金等学院特有的奖助学金。所有这些学术资源都是开放给我们全体学生的。

“全”是指培养体系全。社会学院是依托社会学一级学科建设的,学科门类齐全,培养体系完整,本科专业、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一应俱全,是国内培养体系最全的社会学院。目前,学院下设社会学系、社会工作系、人类学系、社会政策系四个系。设有社会学、社会工作2个本科专业,还有经济社会历史科学实验班(ESH实验班)、数字社会与数据治理实验班(“社会学—信息资源管理”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2 个跨学科人才培养项目。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3个硕士点;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点(MSW)、社会政策专业硕士学位点(MSP);社会学、人类学2个博士点;社会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1个。

以上是我们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的一些基本情况。社会学院是以社会学学科为主体的学院。那么,社会学是干什么的呢?简单说,社会学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社会运行的深层逻辑进行科学研究的学问,它研究人与人是怎么连接起来,并通过互动形成社会的;它研究社会是怎样构成的,不同社会群体在社会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不同阶层的人又是怎样往上或往下流动的;它还研究各种社会学问题是怎样形成的,又应该怎样去解决。总之,它是一门非常深邃但同时又非常实在、实用的学问,它教你如何将个人与社会连接起来思考问题,它也教你如何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

这么说,大家可能还是觉得有点儿抽象,那么作为一门专业,学了社会学有什么用、能干什么工作呢?由于社会学的理论视野与研究方法的与众不同,社会学是大有用武之地的。比如说,社会调查是社会学的看家本领,你掌握了专业的调查方法,无论是以后进了政府还是到了企业,你都比别人更清楚,精确的调查研究是解决一切问题的致胜法宝,就像李强总理所说的“坐在屋里想都是问题,走进基层全是办法”。比如你进入公司,几千万、几个亿的商业决策你怎么做,首先必须要了解消费需求、了解市场动态、掌握市场发展趋势,这时,你掌握的市场调查技术就派上用场了。这是社会学方法的作用。学了社会学会,社会学的理论视角更是会影响你的一生。比如,政府作出一项决策,试图改进某一方面的社会福利,一般人只会看到好的一面,而学过社会学的你,一定知道:结构产生功能,功能维护结构,而且,功能有正功能、负功能、显功能、潜功能。政府的这项决策,在改进某方面福利(正功能)的同时,一定会产生某些负功能,你要知道这些负功能,并采取相应措施尽量抑制这些负功能。你总是比别人看得更深刻一点儿,这就是社会学的魅力。

如果大家对社会学,包括社会政策、社会工作、人类学等专业感兴趣的话,应该说人民大学是首屈一指的选择。

搜狐教育:学校在本科阶段的人才培养的模式和具体的措施是怎样的?社会学院具体的人才培养有何特色?

熊俐嘉::中国人民大学新时代的人才培养,强调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通过全员书院制、四年一贯制、双选认证制度、交叉复合培养等,学校充分赋予学生自主学习、选择发展的权利和机会。

书院学院双院协同。中国人民大学已建立全员书院体系,六大书院以学部为单位设置。在培养上,遵循学科关联性、基础共通性、知识逻辑性,按人文学科、理工学科、经济学科、管理学科、法政与社会学科实行大类培养。大类内部打通课程选择和学习,强调大类基础和核心能力培养,夯实核心通识、宽厚学科基础。

无时点专业选择。学校超50%学生本科阶段在本学院内自主选择毕业专业。文学院、劳动人事学院、经济学院、应用经济学院、新闻学院、社会学院、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农业农村发展学院、信息学院、数学学院、化学与生命资源学院等12个学院本科阶段不分专业,也就是说在大学四年间,学院内不设专门的分流时间点、专业人数上限。学生在学习共同基础课的前提下,根据个人兴趣和发展规划,在学院内自主选择课程。学校最终根据学生完成培养方案的实际情况认定本科专业。

双选认证。学生100%自主选择辅修,也就是辅修无门槛。学校各专业“专业教育”模块课程按照一定规则和程序,面向全校学生开放学习,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课程,毕业前达到相关专业辅修培养方案要求,即可申请认证辅修第二学士学位或辅修第二专业,每年有1/5本科毕业生获辅修学位或专业证书,部分学生甚至可获得多个专业辅修认证。

交叉复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除了开放自主的辅修制度外,学校主要优势学科全部结合学科前沿进行拔尖培养或者交叉复合,开设了10个拔尖班、19个双学士学位项目、6个主辅修项目、3个跨校(国)国际性人才培养项目。今年,学校有16个双主学位项目、PPE实验班、计算机图灵实验班,以及全国唯一一个中意美管理学三学位项目,将通过高考直接招生,涵盖工学×经济学、理学×经济学、理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等12种学科交叉融合模式。

搜狐教育:刚刚熊老师介绍的情况,基本都适用于我们社会学院。社会学院近年来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系统改革,针对现有教学模式壁垒森严、视野狭窄的缺点,我们强调“五个打通”。

黄家亮:一是打通系内外,就是刚刚熊老师所说的实行无时点专业分流,大学四年不再强行分专业,学生可以完全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相应模块的课程,最后申请专业认定。

二是打通院内外,就是刚刚熊老师所说的交叉复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我们开设了经济社会历史科学实验班(ESH实验班)和“数字社会与数据治理实验班”。

三是打通校内外,我们开设了“田野课堂”教学项目。“田野”是我们社会学人类学中一个专业概念,泛指一切社会现场。我们强调,到大学阶段了,不能只在教室里、校园里培养人才,要引导学生接触社会、认识社会,把课堂开到校外去,把实践领域的专家请到课上来,实行“田野课堂化、课堂田野化,田野与课堂有机翻转”,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自近年来,学院每年组织大批师生进入田野,通过“实境教学”“实战课堂”“实务课程”等形式,让学生在开放而真实的环境中掌握知识、磨练意志、培养情操,锤炼学生的判断力、决断力和完成力,成为知情意统一、信愿行贯通的、人格健全、富有家国情怀和现代气质的高素质人才。目前,这个项目已经成为了一个全校品牌项目,学校专门成立了田野课堂教学中心。2023年,我们组织了280名学生,40名教师,到台州、曲阜、靖西、定州、昔阳、成都、延川、新疆阿克苏等全国八个教学点开展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深受学生欢迎。大家在我们学院的公众号上,还能看到这几年田野课堂教学的纪录片。

四是打通本硕博,实行本硕博一体化培养。学院开设了各个主题的读书会、各种调查项目、研究课题,本硕博一起参加,相互启发。

五是打通国内外,把“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我后边还会再具体介绍。

以上“五个打通”就是我们人才培养方面的主要特色。

搜狐教育:今年学校的招生政策是哪样的?与往年相比有哪些亮点呢?请熊老师介绍下。

熊俐嘉::今年人大的招生有几个新的变化:

1.中国人民大学新增中国古典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两个本科培养专业,分别按人文科学试验班、社会科学试验班(管理学科类)招生。学校是国内首个设立“中国古典学”本科专业的高校。中国古典学专业旨在培养能够继承并精通中国古代语言文字和古代经典,掌握中国传统学术路径,具备世界人文学术视野,善于从大人文的视角从事古代中国研究的学生。面向未来技术趋势,学校新增的“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以信息资源管理、统计学、信息技术的学科交叉为优势,培养掌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的原理与技术,具备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能力和数据驱动型决策支持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管理人才。

2.法学院与劳动人事学院联合设置法学—劳动关系(全球劳动治理)拔尖创新实验班。旨在培养兼具国际化视野和全球劳动治理能力的前沿型、复合型人才,以“劳动关系+法学”交叉学科技能模块一体化培养为教学特色,以打造全球劳动治理领域的“人才摇篮”为发展方向。

3.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共同开设“严济慈物理学英才班”。旨在选拔造就物理学及相关领域的未来领军学者。学校物理学系与中科院物理所教师、教学科研资源共享,通过暑期科研实践、优秀学生奖学金、物理学前沿讲座等形式开展合作,并提供经费支持。基础知识的培养和实验条件得天独厚,并具有高频次的国际专家讲座,拓展国际视野,助力学生快速进入科技前沿。

搜狐教育:学校的国际化交流有哪些特色优势呢?社会学院也可以具体谈谈么?

熊俐嘉:中国人民大学是国内外学术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与61个国家和地区的312所高校和国际组织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

学校众多领军学科开设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打造具有交叉学科背景、国际文化视野的高端人才培养特区。学校与意大利路易斯大学、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合作推出全球首个管理学三学士国际项目——中意美三学位管理学本科项目。三校学生共同组成一个班级同堂上课,在中国人民大学、罗马、华盛顿三地三校分别至少学习一年,本科毕业可获得国际三学位: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学士学位、意大利路易斯大学工商管理学士学位、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商业(或国际商务)学士学位。此外,学校还开设有涉外法治双学士学位项目、国际新闻全英文实验班等特色项目,旨在培养基础扎实、理论深厚、兼具全球视野与家国情怀的高端国际化人才。

同时,中国人民大学更是中国最重要的法语高端人才培养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与法国索邦大学、蒙彼利埃保罗-瓦莱里大学、KEDGE商学院共建的中法学院,与学校其他招收本科生的学院性质相同,按照单独学校代码(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19002)招生,属学校正式统招计划,学生具有人大正式学籍。学生第一、第二和第四学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学习,第三学年赴法国院校学习。四年学业顺利结束后,将同时获得中法两国名校学位,如果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可选择本硕连读,法国合作学校将优先录取。完成硕士阶段学习后,获得法国硕士学位。中法学院在校期间综合测评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还有机会获得推荐免试攻读国内高校硕士研究生的资格。

黄家亮:关于国际交流,我刚刚说了,我们是将其作为学院人才培养改革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的。我们强调把“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请进来”,是把国际名师请过来给我们的学生开始课程,我们每年有国际小学期,请国外学者来开设十门左右的英文课程,是在7月份暑期学期;还有我们学院独有的“国际名师课程”,请世界一流的学术大师为我们学生开设短期的专题课程,这个更为灵活,商量好后时间随时开课,像斯坦福大学的原社会学系主任周雪光、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中国研究中心原主任阎云翔、芝加哥大学的赵鼎新等都来开过。除了“请进来”之外,我们还设立了“海外田野课堂”和“航笙优才计划”项目,把学生送出去。我们依托院友捐款,基本能够做到只要你有意愿,都资助你大学期间出国学习一次,去开开眼界。学院与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南加州大学、芝加哥大学、密歇根大学、斯坦福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加州大学等学校有密切的合作关系。

搜狐教育:学校为学生就业和创新发展提供哪些方面的帮助?学生的整体就业情况怎样?社会学院的就业情况如何?

熊俐嘉::为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学校构建校院协同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体系,打造了国内高校首个智慧职业发展中心平台,为学生提供分阶段、精准化的职业发展指导,有温度、高质量的就业服务,和充足适配的就业岗位资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能力提升。

人大毕业生整体呈现就业竞争力强、就业层次高、就业质量高的特点。毕业生超80%前往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就业,超20%前往长三角、近10%前往粤港澳大湾区。人均3个offer,30%+毕业生获得5家以上offer;60%毕业生获得6家以上笔(面)试机会。毕业生中超45%通过选调生、人才引进等进入党政机关、事业单位,50%进入国内外头部企业,成长为治国理政、经世济民人才。另有一批毕业生投入学术科研与全球治理,在各自领域熠熠生辉。

本科毕业生以升学深造为主要去向。国内升学的本科毕业生中,100%就读国内顶尖名校,其中80%以上在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读研深造;境外留学的本科毕业生中,近70%赴世界排名前50的境外高校深造,超70%赴境外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综合竞争力级别A类高校深造。

黄家亮:学院就业情况状况良好。在我院本科毕业生中,主动就业率几乎是100%。就业的学生中,有大概40%多的学生选择继续在国内继续读研;20%多的学生选择出国出境留学,被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等国外知名高等学校录取;还有不到30%的学生选择直接就业。社会学的就业面很广,既可以在政府及事业单位担任管理和政策研究人员,也可以央企国企、互联网等行业头部企业,从事市场调查、用户分析、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管理等工作,还可以选择去新闻媒体发挥自己独特的观察和调查优势。

搜狐教育:您能否向我们介绍下学校的奖助学金政策?

熊俐嘉:学校有完善的学生资助体系和奖励荣誉体系,不让任何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去信心、希望和前进的力量。具体政策可在中国人民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网站(http://zz.ruc.edu.cn/)查阅。

0 阅读:0

润欣说名校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