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大众投资理财方式之一的股票投资,已经得到广大投资者的认可,投资股票市场也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投资者都想在股市中挣大钱,但作为一种投资,有赚就必然有赔,而且赔钱的比例往往比较大。也许有的投资者认为,股市里赚钱无非是低买高卖,然后重复操作,就可以不断获利。这话似乎很有道理,也很正确。然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很多时候往往买的不是低点却卖在了低点;该卖的时候没卖,该买的时候没买。
造成投资失误的原因就是投资者不知道如何把握买点和卖点。也就是说,投资者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要在什么时候买,在什么时候卖,更没有一个合理的止损和止盈计划,这在股市中是非常危险的。我们除了要关注账面上那些时刻变化的数字,更重要的是要关注随时到来的风险与机遇,也就是关注买点和卖点的提示信号,只有这样,才能在股市中做到游刃有余,张弛有度,实现稳定的获利。
第一种:开盘封板、中盘打开的“凹”形板
早尾盘封板、中盘打开的“凹”形板形态是指:个股在早盘开盘后的几分钟内就快速地上封涨停板(或者是直接以涨停板的方式开盘),但随后不久,涨停板就被打开,但股价并未大幅下跌,成交集中于涨幅7%左右的位置区,直至尾盘半小时左右,个股才在大买单的扫盘下再度上封涨停板,并直至收尾。这种涨停分时图形似“凹”形,故将其称为“凹”形板。
这种“凹”形板往往出现在盘整后的突破位置区,是筹码加速换手的标志,但筹码究竟是从主力资金流入到散户投资者手中,还是从散户手中流向主力的口袋呢,我们可以结合个股的前期走势及“凹”形板出现之后的走势情况来综合分析。
情形1:上升途中"凹"形板之后的强势企稳
当个股在上升途中的盘整突破位置出现了这种“凹”形板之后,若此时的个股累计涨幅不大,且个股并没有在“凹”形板之后就出现快速的反转下行,而且随后呈现出了长时间的企稳盘整走势,这多代表“凹”形板形态出现后,市场的抛压并未明显增强、筹码仍牢牢地控制在主力手中,因而前期盘整突破位置处的“凹”形板极有可能是主力的一次快速吸筹行为。在此情况下,我们可以在“凹”形板之后的企稳走势中逢回调低点买股布局,以分享个股随后极有可能出现的快速上涨行情。
如图1-1为中航电子(600372)分时图。当日此股早盘快速冲击涨停板,但封板时间相对较短,随后,个股在盘中涨幅7%左右的位置区持续地横向运行,直至收盘前半小时左右,才再度强势上封涨停板。当日此股的这一分时图属于典型的“凹”形板。从K线走势图中可以看到,当日此股正处于上升途中盘整突破位置区,这一分时图一般来说并不是主力资金短期内强势拉升个股的信号,在实盘操作中,我们不妨多观察一段时间再做决定。
此股之后,于突破后的位置区强势横向震荡整理,这说明筹码大幅换手并非是主力资金出货行为的体现,既然主力在当日没有出货,那么主力就极有可能充当了买家,因而我们可以在此盘整区的相对低点进行买股布局操作。如图1-2标示了此股之后的走势情况。
情形2:高位盘整突破位"凹”形板之后的大幅回落
在高位区的盘整震荡走势之后,若个股于盘整突破位置处出现了这种“凹”形板,并且在“凹”形板之后还出现了典型的看跌组合形态,或是出现了快速回落走势,则此“凹”形板多代表主力资金的出货行为,是风险的预示,而非机会的象征。
如图1-3为重庆港九(600279)分时图。当日此股在盘口分时图呈现出了“凹”形板形态,且当日量能大幅度放出,这或是主力手中筹码流入市场的信号,或是散户手中筹码流入主力手中的信号,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个股随后走势情况来做出判断。一般来说,如果筹码是由散户手中流入主力口袋的话,那么主力为了保障建仓成本的安全性,多会全力护盘,不让个股出现深幅下跌;反之,如果筹码是由主力口袋流入散户手中的话,那么主力在随后仍旧会强力出货,个股也多会出现快速的下跌走势。
对于此股来说,在之后,此股处于高位区的长期盘整区,后期上涨空间不大,随后,此股还在阶段性的高点出现了涨停阴孕线的双日组合形态,而这是一种典型的看跌组合形态,随后,此股快速下滑,主力全无护盘意图。因而,这里的“凹”形板可以看作主力诱多出货的一种手法,在实盘操作中,我们是不可以追涨买入的。如图1-4标示了此股在之后的走势情况。
第二种:盘中短时间开板的“丁”字板形态
盘中短时间开板的“丁”字板形态是指:个股当日以涨停板开盘,开盘后牢牢地封住了涨停板,随后在盘中运行过程,涨停板被大抛单打开。但开板时间较短且开板幅度也相对较小,随后个股再度被大买单牢牢地封在涨停板之上直至收盘。这种盘中开板的丁字板形态既有可能是主力拉升前对个股进行“卸压”的表现,也有可能是主力资金开始大力出货的信号,此时,我们更应结合个股前期的K线走势情况来判断。
情形1:上升途中盘整突破点
在个股的上升途中,若其出现了较长时间的盘整震荡走势,随后以这种“盘中短时间开板的"丁”字板”实现了突破,此时的个股只要累计涨幅不是很大,则这种形态就可以看作主力在强势拉升个股前的一次卸压表现,多预示着个股随后突破上涨行情将正式展开。
如图2-1为永泰能源(600157)分时图。当日此股涨停开盘,在盘中短时间内开板,随后很快又牢牢封住涨停直至收盘,在K线图中,呈现出了一个“丁”字板形态。当日此股正处于上升途中盘整突破位置点,且前期累计涨幅较小,因而这种“丁”字板可以看作主力拉升前的卸压。在实盘操作中,我们可进行短线买股操作。如图2-2标示了此股之后的走势情况。
情形2:快速上涨后的阶段性高点
在一波快速上涨后的阶段性高点,或是累计涨幅较大的位置区,若是出现了这种盘中短时间开板的“丁”字板形态,则它往往是主力逢高出货行为的体现,多预示着个股短期内的上涨走势即将结束,此时不可追涨买股。
如图2-3为兖州煤业(600188)分时图。当日此股涨停开盘,但却在盘中两次短时间地打开了涨停板,这使得日K线图上呈现出了“丁”字板形态。但是从日K线走势图来看,无论是从中长线的角度来看,还是从短线的角度来看,个股均处于明显的高点。因而,当日的这种“丁”字板形态更有可能是主力资金借机出货的体现,在实盘操作中,我们不能追涨买入,对于持股者来说,可以结合个股随后的走势来决定是否要清仓出局,此股随后数个交易日出现了明显的滞涨,此时,就是卖股离场的时机。如图2-4标示了兖州煤业之后的走势情况。
最后,对短线追涨卖出的时机,投资者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判断。
(1)会看均线者,则当5日均线走平或转弯则可立即抛出股票,或者MACD指标中红柱缩短或走平时则予以立即抛出。
(2)不看技术指标,如果第二天30分钟左右又涨停的则大胆持有。如果不涨停,则上升一段时间后,股价平台调整数日时则予以立即抛出,也可第二天冲高抛出。
(3)一段行情低迷时期无涨停股,一旦强烈反弹或反转要追第一个涨停的,后市该股极可能就是领头羊,即使反弹也较其他个股力度大很多。
投资者在把握卖出涨停股的时机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细节。
第一,那些一年来没有动作,而今有庄介入的个股,一般涨幅都会超过50%,多数可达100%。慎重的投资者可在最低价上涨50%时抛出,进取型的可继续持筹看涨,在股价创下某高点后回落,跌幅超10%时获利了结。
第二,如某股票某天莫名其妙地拉出一根长红,且放巨量(达到其流通股的10%以上),第二天一早可马上出局。
第三,某股票已有一段较大的涨幅,许多报纸和股评人士在圈点推荐之时,也是该派发的时候了。
第四,不赌最低点买进、最高点抛出,但求心平气和,买进股票后可定下一个标准,到心理价位后即可抛出,即使离场后还在上涨,也不必懊悔,毕竟你是股海中随波逐流的一叶小舟,根本无法与主力抗争。
除此之外,对于涨停板误区的技术表现,投资者也要清楚的认识到:
误区一:处于涨停板上的股票就是强势股
在涨停板制度下,投资者潜意识里认为股票处于涨停板位置时这只股票就处于强势,可以介入。有些时候,股票处于涨停板位置时,虽然封住涨停板的挂单量很大,但是如果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挂单量在迅速地发生变化,即大的机构首先引导股价攀升到涨停板的位置,当看到有投资者积极买入时,便悄悄地将自己先挂的单子撤掉,再将自己的单子挂在较后的位置,使之暂时无法成交。同时这些机构有可能挂卖单,一小笔一小笔地将自己的仓位减轻。这样的结果就是,看起来股票的上涨势头很猛,但实际上是主力在分批地出货。这种股票在短期之内虽然仍有可能创出新高,但是其中的风险却很大,如果投资者盲目跟入的话,非常有可能被套牢。
误区二:孤立、片面地研究涨停板
涨停板是一种特定的市场现象,其本身是趋势发展变化的必然结果,是市场历史趋势的延续。诸多涨停板技术理论仅仅以实时盘中涨停板态势为着眼点,机械地、孤立地研究涨停板现象,而不是历史地、完整地研究涨跌停板的市场内涵和技术内涵。
误区三:机械地罗列涨停板形态,没有任何技术内涵
涨停板在实时盘中会有多种表现形式,并可归纳为各种涨停板形态类型。但是,涨停板形态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涨停板形态所蕴含的实战技术内涵。机械地罗列涨停板形态,并冠之以各种名头都是没有意义的。
误区四:小道消息抓黑马涨停股
许多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散户在短线追涨时最爱听消息,迷信各种渠道的小道消息,打听哪只股票是黑马,结果常常是丢掉了黑马却骑上了死马。市场上有这样一句名言:“谁都知道的好消息,决不是好消息;谁都知道的利空,决不是利空。”因为市场上的主力做盘,要讲故事给散户听。底部建仓时,他不会告诉你;到了顶部,他也不会告诉你他要发派。盲目地由完全没有可信度的小道消息支配自己的投资理念很容易血本无归。
误区五:以涨停板的市场结果来求证涨停板的原因
涨停板作为一个不确定的市场现象,我们可以通过相关分析和研判,有效地确定趋势的强度,但趋势强到何种程度,是否强到非涨停板不可,没有人能够给出精确的结论。一只低位强势涨停的股票,通常次日会延续强势的趋势运动,可以表现为连续涨停,也可以不以涨停报收。这些都是涨跌停板的市场不确定性。涨跌停板只是趋势运动的结果,决不可用结果来求证涨停板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