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俄军的装甲部队在乌克兰战场上打得那么笨拙,损失那么惨烈,前线遍地都是坦克残骸。这也让“坦克无用论”一度甚嚣尘上。不过这一说法最近已经不攻自破了:有充分的证据显示,中国的99A主战坦克已经从过去的小批量生产阶段,重新进入到了大批量或中等规模生产阶段,这意味着解放军一定需要更多的主战坦克来补充实力。
新生产的99A坦克,图片来源:网络
日前社交平台流传的一段视频画面显示,全新的99A主战坦克开出了园区,并且在公路上机动可能是要进行转场。之所以说这辆99A是全新的量产坦克,是因为这辆99A主战坦克的车体看起来是崭新的,而且这辆99A主战坦克没有安装裙边装甲和反应装甲,符合刚走下产线的坦克特征,在公路上机动可能是为了前往其他生产区域进行后续的调试测试工作。
▲99A坦克,图片来源:网络
99A坦克重新提速生产的另外一个关键,很可能是为了测试和加入了一些俄乌战争后才总结出来的新经验。俄乌战争的经验证明,陆军过度轻型化无法适应现代化战争,不仅火力和防御能力不足,尤其是FPV自杀式无人机已经颠覆了地面作战的规则和逻辑。FPV无人机的优势是可以由飞手选择打击的部位,通常会命中坦克的上部或后部。在安装了破甲战斗部的FPV自杀式无人机目前,任何纸面上异常强悍的主战坦克都犹如待宰羔羊。像俄军和乌军的装甲部队突击的损失都特别大,即使以往吹嘘的厚实可靠的那种60吨以上的西方重型坦克,也是一砖撂倒,回炉的货。
俄乌战场上被击毁的坦克
而解放军现有99A的技术基本冻结在2010年左右,在已经批量生产的十几年中,几乎没有做出任何大的技术改进。因为99A设计的比较早,并没有考虑到如何防御现代战场上已经大量出现的无人机和巡飞弹。并且99A坦克只是正面装甲比较厚实,虽然顶部是按照防御末敏弹设计的,但侧面、顶部和后部的装甲也是十分薄弱,在智能攻顶反坦克弹药和FPV无人机面前,一样没有招架之力。
所以说,虽然无人机和巡飞弹对主战坦克带来了全新的重大挑战,但让主战坦克全面退出陆地战场绝不是解决这一挑战的合理方法,而且这是一种完全错误的方法!主战坦克还是需要大规模装备,应对无人机和巡飞弹的挑战需要从其他的方面入手,比如提高战场的电磁对抗能力削弱无人机和巡飞弹的攻击效率,为坦克加装防护装置防御无人机和巡飞弹的攻顶。根据央视7台1月11日的报道,在第81集团军新年度训练中,现场的装甲车辆几乎全部加了防无人机顶棚,其中还包括99A主战坦克。
结合此前的15式坦克、PLZ-05自行榴弹炮等装备加装“顶棚”,估计目前我军的各型装甲车应该都进行过加棚测试了,而这应该就是深刻吸收了俄乌冲突无人机的使用和防护经验。但不可否认的是,战场上的甲弹对抗是呈螺旋上升趋势的,有矛就有盾,盾比矛强时就会促使对手研发更尖锐的矛。
【加棚后的05式自行火炮】
而装甲车辆和轻中型坦克,则防护提升效果并不明显。因为本身的装甲防御就很脆弱,这些附加装甲和钢架顶棚也只是起到了对无人机杀伤一定的缓冲作用,也很难完全抵御无人机与反坦克导弹的攻击。所以无论是实战还是演习,都证明了重型主战坦克依然是当前陆军不可或缺的王牌和主力,我们一直建设的合成旅,也是以主战坦克为核心。即便它不能完全防范无人机的杀伤,但也是目前硬防范无人机攻击的最优解!
【解放军中99A坦克的数量必然会越来越多】
鉴于国内工业这几年突飞猛进的发展,再加上战争新形势变化,新批次的99A虽然外表变化不大,但内部肯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在反无人机方面,肯定会安装专门的防御装置。这不仅大幅提升了坦克的防护能力,同时也让中国主战坦克在防御手段上与全球领先水平接轨。此外我军数千辆59式系列主战坦克最近几年已经大批量退役,96式系列主战坦克也已经停产,我军在坦克方面的空缺需要由全新的99A主战坦克来补充,这也是99A仍然在持续量产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