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以实战出发,吸收俄乌冲突经验,解放军坦克装甲车开始大量“加棚”。继PLZ-05自行榴弹炮、15式轻型坦克、99A主战坦克等多种装备之后,我军的坦克装甲车“加棚”改造/测试还在继续。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01c6ac14709ee82cfdb13384e041932.gif)
▲西部战区给部分15式坦克加装的防无人机护网
近日,解放军东部战区官方账号就发布了一张特写照片,的里面的一辆96A坦克就加装了顶棚及侧格栅。可以说是把96A坦克防护的十分严密。结合俄乌战争当中,俄乌两国,尤其是俄罗斯坦克与装甲车的加蓬发展史,这种加装防护网的操作,显然是参考了俄军同类产品的结果。但和相比俄乌冲突临时加装大棚,解放军坦克装甲车好像采用批量生产,而且主要针对最脆弱部分并不影响作战效能。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9821a31e6275b60cf05436db9ffb522.jpg)
在俄乌战场上,大批俄罗斯坦克及装甲车辆被乌克兰无人机以攻顶的方式摧毁,因此俄罗斯不得不在坦克及装甲车辆上方加装反无人机顶棚。实战结果表明,这种简易的顶棚可以有效应对携带炸弹的多旋翼无人机和FPV无人机,大幅提升战车战场生存效率。解放军紧盯俄乌战场局势,吸取战争经验,短短一年时间,我军各大战区都先后进行了加棚改装,不得不说我军从战争中学习战争的速度之快。
作为直面台海的一线部队,东部战区陆军正在为潜在的无人机威胁做相应准备。不过96A坦克顶棚防护并不严密,前部及后方依旧容易受到无人机攻击,而吃过大亏的俄罗斯装甲部队又有了新的加棚方案,考虑的比较全面,将坦克炮塔保护的几乎“密不透风”。一般情况下,可以抗住几架小、微型自杀式无人机的打击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507eb589d5bb1cb05e41d34fcddb3c7.jpg)
但是,随着战争的发展,俄国装甲兵的棚子也在不断地进化着,从最开始的单层顶棚,逐渐演化出了双层顶棚,又根据实战案例的实际总结,使用装甲板、铁丝网、铁链甚至是木材在坦克外部安装一个倾斜的巨型外壳,这种设计几乎把坦克所有的装甲薄弱位置都覆盖了,仅余下防护能力最强的正面。紧接着,为了解决坦克中弹之后,坦克兵跑路不及时,容易在笼子里变成“烤鹅”的问题,又研发出了可以方便出入的带紧急出入口的版本。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7925a7676a490d4d3333ebbc3b73d74.jpg)
除了给坦克和榴弹炮加蓬以外,给装甲车、吉普车、卡车乃至于全地形车加蓬,其实也是俄军重要经验的一种,因为俄乌战场的实际经验表明,敌人的无人机飞手全都是逮到什么就炸什么,而且往往喜欢炸“软柿子”(炸无装甲保护的车辆,不但也能起到打击敌人的作用,并且大概率能够“1机换一车”,甚至于在杀伤敌人有生力量方面的贡献还能更大)。但我们也要清楚,想要应对无人机,仅仅依靠附加装甲显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因此,解放军的战略不仅是在装甲上“下功夫”,而是构建了一套综合的反无人机防御体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012562e505b2f8abcda83f38035cee3.jpg)
我军拥有全球种类最全、技术最先进的反无人机体系。即便是号称“无法被干扰”的光纤FPV无人机,也需要面对我军由自行高炮、反无人机导弹/巡飞弹、高能激光/微波反无人机系统等组成的伴随式反无人机体系,以及坦克和装甲车本身的主动防御系统的层层拦截。在拥有硬杀伤和软杀伤结合的多种反无人机手段的大背景下,我军的坦克和装甲车辆只需要应对可能存在的漏网之鱼,现有的装甲顶棚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