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罕见曝光战略导弹洞库,不仅能扛核爆炸,更能二次核反击

乘风破浪军武 2025-02-06 19:12:47

近日,央视罕见曝光了节日期间仍坚持施工的画面,作为最神秘的部队之一,该部队承担着战略导弹洞库的修建任务,揭开了战略导弹洞库的神秘面纱。

这些深藏地下的"地下长城",是中国战略核威慑力量的坚实盾牌,战略导弹洞库不仅要承担导弹的发射任务,还要保证导弹能够在隧道内进行机动,最大程度确保遭到敌人先发制人核打击后仍然可以进行二次核反击。

导弹洞库拥有多个预留发射阵地和复杂庞大的隧道系统,施工任务繁重艰难,并且保密程度极高,因此也被称之为地下长城,能够进入火箭军工程兵部队的各个都是业务能力强,政治高度可靠的尖子。

从央视曝光的画面可以看到,这些洞库的修建直接选择花岗岩等坚硬岩石山体进行掏空和深挖,在浇筑过程中甚至不仅要掺入混凝土,部分区域还要使用多层钢板,最大程度确保不被钻地弹头等新型武器打穿。这种工程化防御体系能够抵御核打击产生的冲击波、热辐射和电磁脉冲,确保战略武器的生存能力。

在战时拥有可靠的二次核打击能力,更能有效震慑潜在对手,使其保持足够的清醒。从战略层面来看,“地下核长城”的设计和功能,充分体现了中国在保障国家安全方面的高度重视。在这个地下设施中,战略导弹和发射车辆能够隐蔽机动,通过复杂的隧道系统迅速到达多个不同的发射口,这种设计大大增加了敌人的打击难度,有效提升了战略导弹部队的生存能力和反击速度。这种能力确保了二次核反击的确定性,维护了战略平衡。

此次我方的"适度亮剑",恰似武侠小说中的"剑气外露"——既展现了咱们"不惹事,但也绝不怕事"的战略定力,又以中国式透明回应了外方对我方核方面的动态关切。当然了,这一切都是有背景的,目前,正当某些国家在亚太地区部署中程导弹时,我方现在就用事实对他们宣告:咱们有能力将核威慑从"纸面威慑"转化为"实体威慑"。作为国家安全的最后防线,战略导弹洞库体现了中国维护和平的决心。它不是为了发动战争,而是为了阻止战争。这种防御性核战略,展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0 阅读:0

乘风破浪军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