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过年了,你是否已经在回家路上?是否已备好年货了?
春节是个隆重节日,在某种意义上,你混的好与不好,过个春节就知道了。
于是就有人“最大方”“最体面”“最有钱”的时候也到了,可风光返程后,是不是在默默忧伤?
在这里,真心想说一句:过年而已,不必为难自己。
别装
成年人的世界,过年过节,身份都是自己给的。
在外打拼,即使过得多寒酸,生活有多困窘,在回乡前,都会好好捯饬捯饬自己。
甚至,有些人为了追求面子,花大钱来“装阔”:买车、买手机、买礼品、买贵重衣服等等。
老家的人见到他如此风光回来,都觉得这人在外挣到大钱了,于是巴结、讨好、甚至找他借钱。
然而,为了体面而消费的他,早已负债累累,只能继续往下装,表面答应,实际不为所动。
过年而已,没必要这么装,只有家里人才会心疼你花的这么多冤枉钱。
最后发现兜里都没剩多少,甚至还背上负债,“充阔”的意义不大。
别攀比
过年难免要走访亲友、亲戚串门什么的,人多聚在一起,难免要开始一场大比较。
你拿了多少好酒,提了什么年货过去,甚至你包了多少红包发给小辈,都要拿出来一通说。
虽然都是客套的场面话,但实际上却是赤裸裸的比较,总让人陷入一种“我始终做得比你好”的对比中。
谁家买了房、谁家小孩考试满分、谁做生意挣了多少钱、谁过得好、谁过得差......
有这样的对比,就有无限的优越感与挫败感,心里落差免不了被放大。
人,不应这样,明知是虚的,却偏偏要攀比。
有多少钱做多少事,有多少能力就做出多少成绩,仅此,就好。
日子是自己过的,追求表面的攀比而耗尽自己所有,划不来。
别穷大方
有些人能力有限,还非要打肿脸充胖子,跟亲朋好友聚餐,一杯酒下肚,牛就吹上天了。
这个找你借钱,你说好!那个找你帮个大忙,你说行!酒醒后,全忘光光。
如果只是简单的吹牛聊天,那倒无关紧要,一旦亲朋好友是当真找你帮忙,而你只是承诺并没有实际行动,那就不好了。
这其实也是一种人情往来,你只需要量力而行即可。
不必一上头就傻大方,什么都答应,明明做不到,还非把自己的能力吹上天。
过年
是为了阖家团圆,图个喜庆,亲朋好友聚一起更是为了好好叙旧,开心过节。
别改变了春节原本的味道,别因为傻大方,把自己的日子过得既拧巴又痛苦。
放下面子,不攀比不对比,过个实在的春节,过好自家的日子,便是圆满。
所以,千万记住了,过年一定不能穷大方傻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