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脑的“睡眠模式”
当我们进入深度睡眠时,大脑会自动过滤掉一些无关紧要的声音,比如自己的呼噜声、窗外的风声等。这种机制是为了保护睡眠质量,避免被轻微干扰频繁惊醒。
2、习惯成自然
长期打呼噜的人,大脑早已将这种声音归类为“背景噪音”,这种适应性让身体选择忽略自己的鼾声。
3、呼噜声的“传播路径”
打呼噜的声音是通过喉咙振动产生的,而发声时,声波会通过骨骼和组织直接传到内耳,但这条路径的传递效果比空气传播弱很多。因此,自己听到的呼噜声其实比旁人听到的小得多。
所以,打呼噜的人吵不醒自己,其实是大脑在默默守护你的睡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