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与土藩之间,历经数次争斗,尤其是以唐高宗时期,土藩首领赤都松赞带队生擒我大唐两员大将,最为惨烈。
但是当这位土藩王见到唐朝的将领后,竟然掩面痛哭,后来还将他安全送回大唐境内,这是怎么回事,难道说这位大唐将领与土藩王有什么关系吗?
此人便是王孝杰,出生在京兆附近的新丰县城,少时参军,屡立战功,从一个小兵长成了唐、武周时期的名将。
670年,土藩势力大涨,他们不再安分守己,试图与唐朝争夺西域,为此大唐与土藩之间展开了数次战斗,直至677年,他们再一次向凉州发起了进攻。
唐高宗立刻下令,中书令李敬玄兼鄯州都督,带领18万大军进攻土藩,又召集了工部尚书刘审礼先领军西行。
而王孝杰就是这个时候登场的,他被唐高宗任命为副总管,双方先是交战于龙支(今青海民和东南),没过多久土藩就退走了。
原以为土藩是实力不济,趁机潜逃,于是唐军趁机深入追击,不成想在青海湖附近,碰上了土藩的名将论钦陵。
要说这个论钦陵,他的父亲可是土藩国的宰相禄东赞,想当初禄东赞为唐朝和土藩之间,可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作为他的儿子,论钦陵自然是遑遑多让,他不仅在禄东赞去世后掌握了土藩的大权,还率军打败了薛仁贵,击杀了吐谷浑,凭借一己之力,为土藩拿下了数座城池。
其中安西四镇就是他攻占的,可想而知论钦陵此人的实力有多强。
事实上,唐军这一次与论钦陵狭路相逢并不占优势,因为唐军这边的负责人是李敬玄,这个人怯懦有余,成为这一战的最高将领,也不过是被他的宿敌刘仁轨捧上来的,他根本没有打仗的实力。
因此,王孝杰和刘审礼带着先行军队,被土藩的论钦陵围困时,李敬玄不仅没有带着他的十几万大军增援,还按兵不动,看着王孝杰等人被生擒。
这时候,有人不禁好奇,为何李敬玄不去救王孝杰他们,也不逃跑呢,难道是还存了一点良心吗?
其实根本不是,李敬玄是想带着唐军撤退的,但是土藩将领跋地设早早的就带着大军占据了高岗,目的就是为了阻挡住唐军。
李敬玄得知后,更不敢前进,只好暂时带着大军留在了承风岭,主将无能,不代表所有人都不行。
幸而有黑齿常之带着几百名死士突袭土藩军,这才让唐军有了一丝喘息之机,李敬玄带着十几万的大军逃回了鄯州。
被困土藩,突遇转机而王孝杰和刘审礼,却在那场战斗中被土藩将领生擒,刘审礼因为伤重,不幸死在了土藩军中。
原本土藩赞普是想直接处死被抓回来的大唐将领,但是没想到,这位土藩赞普赤都松赞一见到王孝杰,便愣了神,随即掩面痛哭起来。
王孝杰看到此情景很是疑惑,自己和这个赤都松赞根本不认识,更何谈有什么交情,为什么他一见到自己就痛哭不已呢?
原来是因为王孝杰和赤都松赞的父亲长的太像了,以至于赤都松赞以为是父亲回来了。
有了土藩赞普的“保护”,王孝杰可以随意出入土藩各个地方,很多人都对他以礼相待,除了不能回到大唐以外,王孝杰在土藩的生活也算是顺遂了。
后来,土藩终于将王孝杰放回,当初被抓的时候是唐高宗时期,现在回来,已经是武则天的时代了。
等王孝杰回来后,他就被任命为右鹰扬卫将军。
692年,大唐宰相唐休璟上奏,想要请武则天派兵收回当初被土藩打下的安西四镇,武则天思虑后便答应了。
于是,武则天任命王孝杰为武威道总管,率领唐军征讨土藩,而王孝杰能够成为武则天的首选,也是因为他在土藩住了很多年的缘故。
要是说了解土藩内部的情况,非王孝杰莫属,毕竟当初土藩赞普可是对他以礼相待,要是想打听点什么情况,自然是手到擒来的事。
所以,这一次王孝杰收到任命后,马不停蹄的就和左武卫大将军一块进入西域,他用兵如神,接连大胜。
没过多久就收回了安西四镇,一雪前耻,打下四镇之后,派出了三万士兵驻守,这一战王孝杰可谓是“知己知彼”。
武则天得知前线战报后,对王孝杰大加赞誉,称:“今天故土尽数归来,都是王孝杰的功劳!”
后来,土藩联合西突厥部一起向武周发难,王孝杰再次领兵上阵,在青海湖附近,大破敌军,成功将他们赶回了“老巢”。
因为屡立战功,王孝杰的官职也一升再升,可以说,在与土藩对战上,王孝杰功不可没。
696年,王孝杰又担任了肃边道大总管,再次对上了论钦陵两兄弟,但是这一次战事失利,被武则天罢免了官职。
直到契丹大军突袭河北,武则天才再一次复用王孝杰,王孝杰在一处峡谷与叛军交手,但是因为峡谷地处狭窄,大军根本进不去。
无奈之下,王孝杰只好率领一支精锐为前锋,上前与契丹叛军厮杀,不成想交手的时候,大唐的军队中出现了叛逃的将领,以至于没有军队前来支援,王孝杰只能带队困守,直到最后寡不敌众,不幸坠落山崖身死。
在他死后,武则天追封他为夏官尚书,并派人击杀逃跑的将领苏宏晖,也算是宽慰王孝杰在天之灵。
从王孝杰的一生来看,是戏剧化的,如果不是因为他与赤都松赞的父亲长得像,或许早就被生擒回土藩之后身亡,自然也就没有了后来的事。
当然了,也恰恰是当初王孝杰在土藩的“苦守”,才有了后来他率军夺回大唐失地的战功,虽然兵败身死,但是他的能力毋庸置疑。
当初土藩争夺安西四镇,也不过是占了地域的优势,后来唐军夺回安西四镇之后,王孝杰派出了重兵把守,也在一定程度上结束了唐朝与土藩在西域反复争夺的局面。
凡此种种,都可以表现出王孝杰确实是大唐的有功之臣,而他死后,武则天还专门追授他为耿国公,其家族也因为王孝杰的军功而备受照顾。
参考资料:唐与土藩青海之战--百度百科
王孝杰--《旧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