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丨高波
3月17日-19日,【新秩序·共生】第十届中国快消品创新大会暨第四届中国快消品硬折扣大会&第四届中国快消品经销商大会在成都盛大开幕。

中顺洁柔CFO高波先生带来了精彩的主题分享——《数字赋能,重构人货场——再造深度分销》,以下为高波先生的现场演讲内容(部分有删减),特此整理,以飨读者。

今天的深度分销为什么难?
2024年,增量难、增利更难、深度分销也非常难。
过去,所有的增利都来自深度分销。深度分销要进入线下300多家超市,700多万个零售网点。但是到2024年好像不灵了,为什么?

我认为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社会零售总额。2024年社会零售总额是48.24万亿元,这个庞大的金额表示,生意依然在。反观增速,2024年社会零售总额增速3.5%,低于GDP的5%,已经拖了GDP后腿。

经济大势确实困难,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赛道都很难。我们看到粮油食品增速依然有9.9%,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有12%的增速,汽车品类和化妆品呈现负增速。
第二个原因,数据非常关键,是深度分销最核心的指标,困难的指标,就是闭店率。

如果在这么高的闭店率下继续大规模地、无序地深度分销,带来的是什么?带来的只有坏账。
大量的坏账导致经销商不敢深度分销,如何去做深度分销在大量的坏账下面一家失败的店,等于10家成功的店带来的利润。甚至有些城市闭店率16%甚至15%,在这种情况下,是现在深度分销不灵的原因。
第三个原因,商品的丰富度。抖音的出现,让大量商品快速动销,然后商品不断地创新。

线上天猫、淘宝、抖音等,2万多的类目,5万多个品牌,80多万的商品。新品涌现,但我们还在推销熟悉的商品,消费者是否还会买单,这是很重要的问题。
消费者到底喜欢什么样的产品?喜欢的商品是否具有性价比和质价比?这是第三个关键问题。如果卖给消费者并不是真正的喜欢的商品,那么任何的分销都不会有用。
面对这三个问题,又该如何解决?

深度分销难,又该如何解决?
第一,解决怎么精准的去做深度分销(即如何选对“场”)。
给深度分销加上瞄准镜,不像过去洒水式的全部都做。底层的逻辑依旧是人货场,人在场里找货是线下最核心的逻辑——什么人在什么场里找什么样的货。
在资源稀缺的时代,场就那么多,只要去到场里有货都能买。现在场非常多,有了很多的流派,比如品类丰富的流派、品类精选商店,比如COSTCO就做得很好,所以人货场的精准匹配是深度分销最重要的一个点,精准匹配首先最重要的便是——场的质量。
在300家门店中怎么选对场?我们用DNN+随机森林建出了很多模型。
第一个模型叫作高危门店。先不要想能不能把生意做好,先想如何避免踩坑,只要不踩坑就赢了一半。经验证,高危门店的闭店率是50%。
再看普通的门店,经验证普通门店的闭店率是13.45%;而高潜门店的闭店率只有3.24%,基本上不会损失。
但是,如果只做了高潜门店是不是一定赢?我觉得有机会。
机会来自于实践,我们选择了一个城市,把城市1.6万家门店,选出800多家高潜门店,去尝试聚焦高潜门店能否让销量更好。经过一年,在这个城市增长超过了60%。
这个模型是有用的,而且这个模型里,高潜门店闭店率只有5%。所以从聚焦高潜来看,如果能聚焦对,生意增长并不是特别难的事情。
第二——选对品。
今天是面对的是经销商,经销商有一个特点是不生产品而是帮助消费者去选。
我们看到有几十万只商品,有几万个赛道,不是每个赛道都好。年初的时候,我们做了一个分析,从1400个赛道中选同比增长超过百分之百的赛道,发现有96个。依然有100多个赛道同比衰退超过40%,如果你经营的赛道本身就不是特别好的赛道,那本身的增长就会遇到巨大的困难。
跟大家分享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赛道,这是抖音崛起的赛道——女性的私处洗液。它的增长非常快,其中有个品牌拜迪生物,59.9元两瓶,80%以上的毛利,一年之间从417万涨到2.4亿。
有时候不是生意不好了,可能是你的生意不好了,因为消费者需求在不断地变化和激发。
人群画像越来越有清晰的区分,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新的赛道被激发,越来越多老的赛道在收缩,或者在变化。
再举个例子,在最近几年,有一个新的产品爆炸盐,非常火,挤压了传统洗洁的赛道,但总量没有变化。
48万亿的社会零售额不会发生变化,因此面对未来存量竞争,并不会代表你的赛道依然会保持某个存量,更不代表你选的赛道会没有迸发的机会,重要的是怎么用大数据选择赛道。
第三——人群画像。
在现在的时代,人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群的财富也发生巨大变化,人群的画像也各种各样。
这些年线上的人群变得非常丰富,而线下也有丰富的人群画像,只不过复杂度要比线上高得多。我们对人群画像进行了清洗,沉淀了14.05亿个人群的画像,这是我们挑出的一些标签。

成年无子女的消费者有2.08亿,我们能为他们提供什么样带有情绪价值的商品,能够帮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同样也是机会所在。
卫品,女性用的卫生巾,14-45岁女性有3.2亿,如果想在线下卖卫品必须得知道,她们分布在哪里?如果都是男性为主的社区,卖这个商品就比较困难。如果我们的潜客密度非常大,浓度非常大,那么推销就相对容易成功。
所以,我们要从过去,这儿人多就去这儿卖的思维,转变为未来一定要盯住目标人群。人多的地方不一定生意好,而有目标人群的地方生意才会好。

成都当地数据如何?
我们来到成都,看看当地数据库里一些有意思的数据。
我们看到成都只拿了三季度社会零售总额只增长3.3%,商品零售总额8000多亿,增长2.6%,餐饮收入同比增长6.2%。
人口总量加起来2400万,网点4.68万,产业园1191个,商务楼宇4051个等等,这就是成都的商业。

所有的机会就在这里,这么多的数据并不能直接帮助我们,它只能给我们一个方向。
这是方圆我们2平方公里的数据,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000,消费主力7294人,常住人口1.1万,上班族4600人,三分之一人在卷创业,自由职业者4.4,周边的消费水平评价是高。

只有精准定位到每个区域的人群画像,才能真正做到新的人货场匹配和深度分销的重构。
所说的这一切,都来源于DNN、随机森林。我们把它做成商品,希望这些商品帮助经销商在未来的生意,更加容易地得到数据的支持,得到数智化的产品支持。
我们把全国分为56个片区,平均每个片区3平方公里。告诉你有哪些店,这些店有哪些高潜门店、高危门店,人群画像是什么样消费能力,人群的年龄组成是怎么样,每个城市到底有多少商业机会和商业人口。
当有这些的时候,加之市场经验,你会发现人货场匹配会变得更加轻松、更好判断。
此外,在系统中,我们沉淀了3700个类目,4万个品牌,70万个商品。只有在众多赛道中,找对赛道才是风口,站在风口做事赢面才大。
当然,掌握这多数据一定会赢吗?不一定。策略,是最后的关键,所以我们也浓缩了10个策略,帮助我们经销商去用好大数据的产品。
大多数经销商,大数据这个词其实听了很久,接触了也很久,但是真正应用并不是特别久。大数据运用是当你拿到数据之后,很多情况下,必须学会一件事叫作洞察,洞察之后你才能有对的策略,执行到位了之后,才能真正有对的结果。
数据在未来会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工具。如果不掌握数据,仅仅依靠经验,失败概率就会很大,光闭店率就会让你未来损失根本无法承受。
我们希望经销商朋友,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运用大数据把生意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