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堪称是中国机器人“第一城”,拥有5.9万家机器人相关企业,超过广州(4.9万家)、上海(4.1万家)、北京(3万家)、杭州(2万家)。拥有全国最多的智能机器人相关专利公开量,汇聚了全球最密集的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传感器、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等),包括兆威机电等、速腾聚创、汇川技术、奥比中光等等。
光是南山区,就诞生出“八大金刚”——
优必选:成立于2012年,2023年12月29日登陆港交所,成为我国第一家人形机器人上市公司
普渡科技:成立于2016年,商用服务机器人全球市占率第一,累计出货量超过8万台
帕西尼感知:成立于2021年,首家实现多维度大阵列触觉传感器及机器人产品批量商业化公司
跨维智能:成立于2021年,今年1月底发布的业内首款基于Sim2Real具身智能引擎定义的人形机器人DexForce W1
逐际动力:成立于2022年,最近半年累计完成5亿元融资
智平方:成立于2023年,去年实现搭载端到端VLA具身大模型的智能机器人商业化。
众擎机器人:成立于2023年10月,完成全球首例人形机器人“前空翻”特技
数字华夏:成立于2024年3月,其仿人机器人产品“夏澜”被称为“有温度的人形机器人”
作为行业老大哥,优必选去年实现营收13.05亿元,同比增长23.7%。分业务来看,消费级机器人及其他硬件设备4.77亿元,教育智能机器人及智能机器人解決方案3.63亿元,其他行业定制智能机器人及智能机器人解決方案1.41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88.1%、4.6%、126.1%;物流智能机器人及智能机器人解決方3.22亿元,较上年减少17.5%。
分市场来看,境内收入8.77亿元,同比增长6.4%,占公司总收入的67.2%。境外收入4.28亿元,同比增长85.5%,占比32.8%;宠物机器人、割草机器人、泳池机器人等消费级机器人为为其海外热销产品。
提起优必选,自然绕不开其创始人、董事长、CEO周剑。08年的时候,横滨举办首届“日本机器人展”,本田ASIMO(阿西莫)收获众多关注,其中就包括周剑,从小就是变形金刚和高达机器人拥趸的他,萌生了制造人形机器人的想法。
彼时他已经在上海、深圳等多地拥有机械制造工厂,从事锯切设备等ToB业务。回国后立刻筹集2000万元资金,组建团队开始研发,这一过程并不轻松,他不得不通过抵押房子、卖掉豪车勉强维持项目运转。功夫不负有心人,成功解决了伺服舵机、平衡及运动控制算法等问题。2014年,优必选初代产品小型人形机器人ALPHA(阿尔法)1S开始量产和实现销售。
往后发展,优必选推出了一系列极具特色的机器人,比如编程教育机器人Jimu Robot、教育机器人Alpha Mini、商用服务机器人Cruzr(克鲁泽)、智能巡检机器人ATRIS(安巡士)、中国第一款商业化的双足真人尺寸人形机器人Walker、熊猫机器人优悠(在迪拜世博会中国馆服务了182天,服务全世界游客超176万人)等。
快速发展的背后,得益于持续不断的投入。去年公司研发费用达到4.78亿元,占营收比例为36.6%。截至2024年底,共持有2680项授权专利,同比新增500余件,发明专利占比57.87%。
优必选的具身智能关键技术(面向通用任务的规划大模型、语义 VSLAM、学习型运动控制)获得了世界互联网大会领先科技奖。自研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多模态推理大模型,支持多台人形机器人之间复杂任务的高效拆解、调度与协同,今年3月3日在极氪5G智慧工厂开展全球首例多台、多场景、多任务的人形机器人协同实训。
当然,优必选并非高枕无忧。2024年净亏损11.6亿元,较上年同期的亏损12.65亿元仅收窄8.3%,仍未实现盈利。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推动公司营收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消费级机器人业务,并非人形机器人板块。去年共交付10台人形机器人,录得营收约3500万元。
今年,工业人形机器人、全尺寸科研教育人形机器人天工行者、仿真人形机器人将实现规模化订单交付。3月份,东风柳汽宣布将部署20台Walker S1,计划在上半年完成全球首次人形机器人批量进入汽车工厂。居然智家拟于2025年底前采购部署500台优必选仿真人形机器人,在战略合作目标期内计划销售1万台。
3月12日,优必选科技联合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全尺寸科研教育人形机器人“天工行者”,售价29.9万元,显著低于目前市面上同类产品50万+的定价。当前人形机器人商业化仍处于发展早期,优必选能否在市场竞争中实现有效突围,我们将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