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约翰克利斯朵夫》,就知道世间没有救主,你才是自己的英雄

幻翠聊文化 2024-07-18 11:15:27

1915年,罗曼罗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由于战争,奖金延迟颁发,1916年,当瑞典文学院通知罗曼罗兰去领奖时,他正客居日内瓦。

一开始,罗曼罗兰拒绝领奖,因为他担心这会妨碍他的自由,也担心诺奖会为他招来新的迫害。

但后来,罗曼罗兰还是接受了诺奖奖金,转身,他就将奖金捐献给红十字会和慈善机构。

为了表达自己的感谢,罗兰罗兰将自己最重要的作品《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原稿送给了瑞典文学院。

罗曼罗兰说:

“克利斯朵夫一定会成为我们忠实的朋友,教会我们不顾一切地去生活去爱。”

克利斯朵夫出身贫寒,他一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开始吃生活的苦,父亲是酒鬼,不务正业,母亲是一个小厨娘,他十来岁就赚钱养家。

他热爱音乐,一直都在寻求真正的音乐,可是在那个人们喜欢享受却不喜欢真理的世界,他为此吃够了苦头。

人生实苦。

但面对生活的苦难,克利斯朵夫从不屈服,永不放弃。

这就是真正的英雄主义,面对生活的苦难,却总是选择昂扬乐观地面对生活。

01

人生就是一场战斗,从出生开始,就不得不与一切试图打倒我们的东西展开斗争。

克利斯朵夫刚出生时,老祖父抱着他,感叹说,从来没见过这么丑的孩子。

但祖父约翰·米歇尔觉得,丑不要紧,做一个好人才是最美好的事。

这是一个贫寒的音乐世家,约翰曾是宫廷乐师,但没有太大的音乐天分,一辈子虽尽职尽责,却也只是一个普通乐师。

在他看来,“人生第一大事就是尽责。”

克利斯朵夫的父亲曼希沃也是宫廷乐师,但碌碌无为。

自从跟一个小厨娘结婚后,开始对人生自暴自弃,经常借酒浇愁,因此,越过越穷。

而克利斯朵夫的母亲,对丈夫尽职尽责,照顾儿子,照顾丈夫,从不抱怨。

人生是痛苦的,克利斯朵夫似乎已经预见了他命中注定要痛苦的一生,总是低声抽泣。

但只要听见音乐,他就会变得平静,在音乐中沉入美好的梦境。

在这个世间,诱惑众多,欲望无数,人总是在欲望里沉迷。

罗曼罗兰说:

在这个浩瀚的宇宙里,怎样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呢?

小小的时候,克利斯朵夫就喜欢听故事,尤其是祖父讲的英雄故事。

他听见美妙的音乐,总是会跟着大声唱出来,为此,祖父说他像个大喇叭。

他度过了无忧无虑的最初的岁月,生活很快就让他明白,人生还有很多苦难。

母亲一年生一个孩子,但由于生活困难,有些早早就夭折了,剩下两个也是三四岁的年纪。

克利斯朵夫六岁,就开始照顾弟弟们,连出去玩的时间都牺牲了。

他不得不穿着别人送的旧衣服,为此,他被看不起,遭到了无情的嘲笑,还被富人家孩子一顿好揍,说克利斯朵夫穿的是他丢掉的衣服。

克利斯朵夫受伤了,他心里受伤了,这是他第一次感受到人生的苦难。

回到家里,他发现父母竟然在那些可憎可恨的坏人面前,低声下气,这是卑躬怯懦的表现,这是卑劣无耻。

他曾经引以为傲的父母,竟是这样的人,他的信念崩塌了。

然而,这就是生活。

无数人为了生活,卑躬屈膝,曲意逢迎,克利斯朵夫长大后,会更深刻地感受到这种苦难。

孩童时代总是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因为他们虽然在生活,却不懂什么是生活。

等他们懂了,幸福就会越来越少,越来越难得到。

02

生活,是贫穷的。

还是孩子的克利斯朵夫,只想快点长大,自己挣钱。

他忍饥挨饿,有时饿得全身发抖,头脑发热,胸口似乎有个洞在打转,越转越大。

但他从不怨天尤人,只是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

然而,他也会有一种活不下去的感觉,看着父亲整天喝得醉醺醺的,被父亲毒打,还要被别的孩子欺负。

这时他觉得,只要活到18岁就够了。

后来,祖父弄回来一架别人准备扔掉的钢琴,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总算修好了,并将之作为礼物送给孩子们。

于是,克利斯朵夫的情感,就有了宣泄的出口,他常常在钢琴前忘我地弹着。

父亲见他喜欢音乐,决心将他培养成一个音乐家,去达到老一辈从未达到的高度。

从那天起,克利斯朵夫就被“绑”在钢琴上,不管他愿不愿意,都被逼着学习,一直累到眼睛都快要合拢,才让他休息。

日日如此。

克利斯朵夫开始反抗,然而,反抗的结果就是一顿暴打,只要他弹错,就一直练下去,直到正确为止。

他拒绝弹琴,父亲就不给他饭吃。

于是,早上三个小时,晚上三个小时,被逼着练习,眼泪大颗大颗地落下。

在魔鬼般的训练下,七八岁时,克利斯朵夫就在祖父和父亲的安排下,举办了自己的音乐会。

天才,人们说,他真是天才。

那时,克利斯朵夫一心想写好自己的歌,成为大人物,舅舅问他,为什么要成为大人物?

他说:

为了写好听的歌。

舅舅笑着说:

你想写一些歌,为的是要成为一个大人物;你想当个大人物,为的要写一些歌。你倒像是一条狗追着自己的尾巴转圈子呢!

11岁时,克利斯朵夫成了宫廷乐师,开始挣钱。

生活,总是离不开柴米油盐,人生许多苦难,都是因为要生活。

03

一开始,克利斯朵夫很喜欢自己的工作,这是他小时候梦想的,但干着干着,只剩无聊。

乐队的乐手们,只把音乐当成一份工作,演奏完就嘻嘻哈哈,聊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把一小时的演奏当成做体操一样,机械。

克利斯朵夫虽然受到大公爵的赏识,但他常常干的事情,就是去弹琴取悦那些大人物。

当他做完一切,大公爵就高高在上地丢给他一枚金币,然后叫他走人。

最关键的是,为了钱,他还不敢离开。

他的贫穷,让他自己都瞧不起自己。

然而,在其他人眼里,克利斯朵夫是多么的有出息,他的工作是多么令人羡慕。

他只要继续干下去,就一定有一个大好的前途。

克利斯朵夫发现,很多人的灵魂都被奴性占据着,他们从来不曾想过,人生还有另外一种活法。

在他身边,没有人能够理解他,所有人都只看到他工作很好,收入很好,却没有人能理解他心灵所遭受的苦难。

祖父和父亲的相继死亡,让克利斯朵夫肩上的担子变得更重,他必须赚钱,母亲需要生活,两个弟弟需要生活,一切都需要钱啊。

为了生活,人必须学会忍受苦难。

在深重的枷锁之中,克利斯朵夫也渐渐领悟到了自由的价值,他不会再浪费自己的时间去做无聊的事,也不会再讲一些多余的空话。

他用音乐来救赎自己,努力寻找音乐,创造音乐。

他也寻找爱。

克利斯朵夫爱上了一个叫弥娜的女孩,可是他卑微的身份,让他的爱情受到阻拦。

他对弥娜真心真意,一腔热诚,可是弥娜的母亲坚决反对:

“那根本就不可能,你太天真了。”

为什么?克利斯朵夫问。

她告诉他:

这可不只是穷的原因,问题还多着呢!比如说,家庭地位……

他明白了,但他不服,他说:

我的心无论想爱上谁,都是世界上任何东西都阻止不住的。就算我的家庭出身不如你们,但我和你是一样的高贵,因为唯有心灵才会让人高贵。

他说的没错,可这世间多是俗人,只能用世俗的标准去判断人。

在世俗面前,克利斯朵夫的爱情一败涂地,他痛苦不堪,甚至想要自杀,但母亲怎么办?家人怎么办?

他忍着。

他明白了:

人生其实就是一场无休止的、无情的抗争,倘若谁想做个真正能称为人的人,那这种对敌人的殊死搏斗将是永无停歇的。

他和生活搏斗,和苦难战斗,因为“人活着不是为了享乐,人活着是为了服从自我的灵魂。要记得自己的使命是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你本来就应该做个这样的人。”

在这个充满苦难的世间,人最难的,就是服从自己的灵魂,去活着去爱。

难就难在,要服从灵魂,首先要有灵魂,然后看到灵魂,知道灵魂渴望什么。

04

人生只有一次,克利斯朵夫想好好活。

可是怎样才算好好活呢?

他发现很多人都盲目地活着,碌碌无为地重复往日的生活,用过去积攒下来的习惯去生活。

总而言之,他们已经低头认命。

对此,罗曼罗兰有一句经典的描述:

大多数人在二十岁或三十岁的时候实际上就已经死了,这个年龄层一消失,就只剩下机械地活着,人就成了自己的影子,在一天天地重复、一遍遍地模仿从前的自己,从前自己的所说、所想、所做,那些曾经真正有意义的生活。

而此后的生活,只不过是越来越机械、越来越呆板地重复着之前的轨迹。

克利斯朵夫不愿意活成这样,他讨厌这样的人。

他努力创作,想将最好的音乐演奏出来,可是他的音乐,不被理解,他们不懂克利斯朵夫的音乐。

他的音乐过于新奇,太新奇的事物,总是很难被接受,因为它要去颠覆一个传统。

而传统的大众,都有自己的习惯模式,他们不愿意思考,也不想思考。

罗曼罗兰说:

当要大众自己随心所欲地去思考时,他们就干脆选择不思考。

克利斯朵夫奋力反抗,他攻击那些庸俗的音乐,他像一个战士一样,和整个传统作战。

他的行为,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

有一次,大公爵批评他说:

什么东西是好的我们自己清楚,不劳驾你来告诉我们。你还是去弹你的琴吧,不要再到处惹是生非了。

克利斯朵夫说:

我不是您的奴才,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他跟公爵大吵一架,从此丢了工作,成了无业游民。

人生很多苦难,都是因为我们想做自己,不愿意与这世俗同流合污。

05

失去工作后,克利斯朵夫成了无业游民。

人家劝他低低头,服服软,他说:

“屈就于世俗,真正可笑又可怜!我宁愿被驱逐,也要抗争到底。”

他毫不灰心,干劲十足地准备出版自己的音乐作品,写音乐评论。

他相信,好的作品本身就是广告,但他的作品,六个月没卖出去一本,为此,他欠了一堆债。

为了填补亏空,还清债务,他当起了音乐教师。

他的特立独行,让他备受排挤。

所有朋友都离他而去,让他被孤独包围着。

他突然想到,童年的时候,他的偶像音乐家哈斯莱说:

“等你长大了,成了一个音乐家的时候,你一定要来柏林找我,我会帮你的。”

克利斯朵夫循着童年的记忆,怀着希望去找哈斯莱。

可是哈斯莱已经忘了他,而且哈斯莱早已屈服于世俗,克利斯朵夫失望了。

他喜欢音乐,真正的音乐。

他喜欢真理,他绝不屈服。

从柏林回到家乡后,克利斯朵夫的生活依旧继续着,痛苦依旧继续着,不被理解依旧继续着。

他想离开自己的祖国,他的精神一直被小城市的狭隘压迫着。

他渴望自由,但母亲在这里,他不能抛弃她。

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母亲,可母亲总是哭哭啼啼不肯同意。

后来,克利斯朵夫因为看见几个兵痞欺负人,他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最后惹祸上身,只能逃到法国。

终于到了梦想中的法国,可是他看见的法国却不是梦想中的样子。

他找不到工作,没有收入,惨遭欺骗和羞辱。

罗曼罗兰说:

只要是伟大的,就是有益的,物极必反,痛苦的极致便是解脱。

克利斯朵夫勇敢地面对着一切,他不会消沉下去,而是永远不息地奋斗着。

最后,他做了一份小编辑的工作,糊口度日。

但这不是屈服,克利斯朵夫一直在寻找他的音乐。

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美妙的灵魂。

06

面对法国的艺术,克利斯朵夫对他的法国朋友说:

你们的艺术缺少的不是人才,而是人格。

他觉得,这里很多艺术都不是真正的艺术,而是为了钱去讨好民众,不是用艺术性去评价艺术,而是用票房去衡量艺术。

克利斯朵夫和这一切庸俗对抗着,他绝对不愿被这样塑造。

他必须尽情地绽放自己的生命,而不是曲意逢迎过一生。

他认识了一生中最好的朋友奥里维,此时的奥里维,教书为生,拉丁文、希腊文、历史,什么都教。

他们合租了一个寓所,住在一起,一起聊天,相互鼓励。

母亲丧生后,克利斯朵夫回家奔丧,可是被通缉的他,连为母亲下葬都做不到,还是奥里维帮他料理了一切。

因为奥里维,克利斯朵夫不再孤独,他的音乐虽然依旧不被大众理解,但克利斯朵夫毕竟闯出了自己的名声。

奥里维结婚后,他们分开住,但两人的友谊,依旧是那么美好。

克利斯朵夫也曾暗自庆幸,自己能够主宰自己。

一个人终于做了自己的主宰,坚守了真实的自己,他以为自己到达了彼岸。

他得到了认可,很多人开始恭维他,他的祖国也放弃了对他的通缉。

后来,他才得知,这一切都是葛拉齐亚在背后帮他。

葛拉齐亚曾经是克利斯朵夫的学生,她喜欢他的音乐,在心里偷偷爱着他,长大后,她嫁了一个有权有势的男人,她利用自己的身份,一次次地帮助克利斯朵夫。

一切都在变好,可是法国却变得混乱,在混乱之中,克利斯朵夫拉着奥里维出去散步,最终遇上了麻烦,奥里维因此丧生,克利斯朵夫再次逃亡,逃到了瑞士。

朋友离世,让他觉得,一切都没有意义,心灵的悲痛吞噬了他。

他过了一段时间行尸走肉的日子,他只想将自己忘记,将痛苦忘记。

苦难的生活,虚无的生命。

一切都毫无意义。

人生之苦莫过于知己难求。有的或许不过是些同伴,和一些不期而遇的熟人。

可此时,他唯一的知己却长眠地下。

07

克利斯朵夫跌入了人生的至暗时刻。

然而,越是痛苦的时候,人越是容易找到通往灵魂的契机。

很多人因为被家庭束缚着,失去了正视自己的机会,他们被无法逃避的责任逼着往前走。

这是他们的幸福,也是他们的不幸。

克利斯朵夫没有结婚,没有孩子,没有家人。

他没有牵挂,他在人生的原野上任意驰骋,然而,此时的他,却失去了驰骋的愿望,他茫然无措,只有痛苦。

连音乐,他曾视之为生命、为之受尽折磨的音乐,也不再是他的避难所,最好的朋友已经离开,他不知道为谁而作曲,为自己吗?他觉得因为毫无用处;为人类吗?此时他对人类深恶痛绝。

他质问上天:

我的上帝,我到底哪里触犯你了,为什么要这样打击我呢?你给了我童年的贫穷,要求我奋斗,我毫无怨言,奋斗了。

你拿走了我所有的一切,包括我最后的两大财宝:我的朋友和我的灵魂。

我心力交瘁,然后病了,没有武器,没有意志,就像一个只知道在夜里哭泣的小孩。

“我又没侵犯你们,干吗要叫我受罪呢?”

但他的本性,他的生命,绝不允许他屈服。

于是,他重新站起来战斗。

哪怕他失去了朋友,失去了一切,但他依然可以创造,创造他内心涌动着的音乐。

罗曼罗兰说:

苦难是试金石,只有在那时,你才能识别出那些历经风雨、比死还要刚强的人。

他慢慢老去,慢慢变得强大,他重新遇见了葛拉齐亚,她成了寡妇。

他们重新相爱,可是世俗却让他们不能在一起。

然而,在爱的滋养下,克利斯朵夫重新感受到生命的幸福。

他不断创作,名声渐渐高了起来,头发也渐渐白了,但他并不在意。

他守着爱,寻找爱。

然而,这种幸福并没有一直持续下去,葛拉齐亚死了。

这一次,他并没有歇斯底里,而是平静地面对着一切,只是一瞬间仿佛苍老了许多。

他照顾葛拉齐亚的女儿奥洛拉,也照顾着奥里维的儿子乔治。

他活得越来越平静。

纵然生活给了他无边的苦难,但是他平静地接受生活给与的礼物。

他和孩子们嬉笑,和他们开玩笑,看着他们,他仿佛看见了自己最爱的两个人。

历经苦难之后,他创造了人生最好的作品。

他的音乐里,充满平静,充满恬静,这是一个崭新的境界。

他的朋友说:

你真幸福,因为你看不到黑夜。

克利斯朵夫说:

“身处黑夜,我也能看清事物,我在黑夜中已经待了太久了,早已变成了一只猫头鹰。”

在他临死前,他想到世界那么多人都在相爱着,他感到平静,爱,让人有力量去面对一切黑暗。

终有一天,他会重生,然后迎接另一场全新的战斗。

08

人生就是一场战斗。

罗曼罗兰说:

人生其实就是一场无休止的、无情的抗争,倘若谁想做个真正能称为人的人,那这种对敌人的殊死搏斗将是永无停歇的。

那些天生的致人死命的力量,让人心烦意乱的种种欲望,还有那些暧昧而阴沉的思想,就是这些敌人的存在,让你自甘堕落,让你想自我毁灭。

为了生存,你得和疾病和饥饿战斗,努力工作,努力赚钱,努力保持健康,这一辈子,都无法摆脱生存的压迫,活到老,就要斗到老。

如果你还要活成自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那你的敌人可能就更多,你要和世俗斗争,因为世俗总是试着将你拉回来,让你按照世俗要求的那样去活,它会用各种形式出现,你身边的人的期待和要求,你周围的人的评价。

除了外在的敌人,你的心里,还有无数敌人,你的怠惰,你的欲望,你的无知,你的迷茫,所有这一切,都试图阻碍你,让你不能像你期望的那样活着,甚至让你没法好好生活。

人生就是一场无休止的战斗,在这场战斗里,所有活着的人,都是自己的英雄,因为我们无数次救自己于水火,无数次拯救自己于痛苦,无数次将自己拉出绝望之境。

文|不有趣灵魂

0 阅读:2

幻翠聊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