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人的心里像藏着面镜子呢?谁会愿意光着脚丫子走完这一辈子呢?——《在菩提树旁边》周梦蝶的诗篇
普贤菩萨诞辰前夕,吃完早饭,已经92岁高龄的净良长老突然让弟子们开车带他去阳明山。山上鸟叫声声,一群和尚一会儿下山一会儿又上山,满眼的绿色从山脚一直延伸到山顶,他们穿着素灰色的草鞋,在这绿色的海洋里穿梭。清晨时分,在那寂静的山中,不用担心老和尚说话声音小,净良长老正给弟子们讲着佛理,同时他慢慢地弯下腰,有点费劲地脱下鞋袜,露出一双清瘦的脚,轻轻地踩进绿草丛中,越走越远,就这样平静地走完了他的一生。
2021年4月2日,那天是佛教里普贤菩萨的生日,台湾佛教界里备受尊敬的大和尚净良长老平静地离开了人世,他的很多弟子都非常伤心。中国佛教协会专门发了吊唁的电报,来表达对他的怀念。这位在两岸佛教界都很有威望的大师,生前特意留下话来,说不搞葬礼、不办追悼会、也不举行封棺仪式,一切都要简简单单,就这样豁达地走了。
【崇俭戒奢】一年前,台湾佛教圈里有位很有名望的老和尚圆寂了。要想被尊称为“长老”,得在佛门修行超过五十年。所以说,这位去世的老和尚既品德高尚又资历深厚,在弟子们心里特别有分量。很多弟子为这位老和尚办了一场隆重的纪念活动,那场面真是让人惊叹不已。要是光说不容易让人想象,咱们可以瞅瞅2011年给香港演员邓光荣办的那个告别会。邓光荣活着的时候特别信佛,所以那时候他的葬礼就是照着佛教的规矩来办的。一开始,灵堂中央摆着三座从台湾特别运过来的大佛像,它们金光闪闪,分别是释迦牟尼佛、普陀佛和普贤佛。而且啊,这次葬礼的主持人是专程从台湾来香港的,他就是中台禅寺的住持见灯大和尚。
跟他一块儿来的,有十几位来自台湾的德高望重的大师和二百多位佛教信徒。他们从下午三点半开始为邓光荣举办法事念经,一直到快五点才走。这当中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那可真是不少。邓光荣虽然没当过和尚,但佛教界里有些人多年来一直讲究排场、追求奢华,还借着佛教的名义捞钱,浪费严重。所以,在2022年6月,全国的宗教组织一起发出了《倡导节俭、反对奢侈的联合声明》。里面说到办宗教活动得庄重正经、简单合适,别老想着比来比去、讲排场、弄得太奢华、打扰到别人还浪费钱,更不能让活动变得太普通或低俗。大家从那个特别隆重的追悼会回来后,就直接回了弥陀寺。净良长老因为年纪太大,已经九十多岁了,身体不太好没能去。所以,徒弟们就把仪式上拍的照片拿给长老看。
瞧了一会儿,他没怎么开口,却赶紧叫侍者拿来纸笔。没过多久,91岁的净良长老亲手写了一份遗嘱,然后交给了弟子们。遗嘱里他特别强调,等他走了以后,不要办丧事,不要开追悼会,也不要把他的遗体封在龛里。净良长老在台湾佛教界很有声望,他当过台湾中国佛教会的名誉头头、中华佛寺协会的创办理事长,还有台北市佛教会的长期指导老师。他多次带团队来大陆访问,为两岸佛教朋友的友好互动和交流做了不少好事。他一辈子严守戒律,已经七十五年,修行十分刻苦,是佛教界的榜样,深受众多信徒尊敬,绝对是台湾佛教界响当当的人物。按照老规矩,像净良长老这样受人尊敬的大和尚圆寂了,他的追悼会肯定会办得既庄重又体面,绝对不能马虎应付。
我们可以看看2016年去世的澈性大和尚,他活着的时候是佛教界的重要人物,担任着中国佛教协会的常务理事、陕西省佛教协会的副会长,还是法门寺佛学院的副院长,受戒已经三十四年了。他为陕西佛教的发展付出了很多,所以他的追悼会办得非常庄重严肃。早上九点,大家一起念诵佛号,随后中国佛教协会副头头、也是陕西佛教协会的老大增勤法师来主持封棺仪式。弟子们点着香跪下磕头,所有人都低头默哀,行了三次鞠躬礼。接下来,陕西省佛教协会副头头贤空法师站出来主持活动,他读了中国佛教协会发来的吊唁信,跟大家讲了讲澈性大和尚这一辈子是怎么过的,还缅怀了澈性大和尚那始终不变的佛心。然后,宝鸡市委和扶风县委管统一战线的副部长和部长也上来讲了几句话,最后大明寺的如孝法师上来说了几句感谢的话。法事完毕后,接着举行了火化仪式。众弟子们簇拥着大和尚的遗体前往指定地点,点火开始火化。在场的弟子和信众们虔诚地鞠躬念佛,等这一切都完成后,澈性大和尚的离世仪式才最终落幕。
世间灯火渐暗,净良大师在同伴的离世仪式中沉思,他留下的简单身后愿,让弟子们都深感意外,就好像他心里有块明晃晃的镜子,照向别人,却也反射出自己的模样。最近一年,老和尚总说自己和尘世没啥牵挂了,打算走人。他就开始慢慢准备后事,遗嘱都写好了,寺里的事情也都交给了徒弟们,就等着哪天说走就走了。徒弟们都很舍不得,他却笑着说:“到时候了就得走,你们难道还想让我变成老不死的啊?”当弟子们问净良长老,圆寂时大家要不要一起念佛,他风趣又大方地回答:“你们就别念啦,太吵了,还是让我自己来念吧!”就连在讲究一切皆空的佛教里,这种能轻松看待生死的豁达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念佛不忘国】净良法师的小名叫果忠,大家习惯叫他净良,他还自称寿光楼主、逸云山人,另外有个昵称叫弥陀侍者。他老家在福建福安,爸妈都是忠实的佛教信徒。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长大,净良法师从小就自然而然地接触并学习起了佛法。净良长老小时候,中国到处都不太平,老百姓日子很难过,战争一个接一个。他7岁那年,日本鬼子打进了他的老家福建,在海边驻军封路。咱们中国的军队为了守护家园,跟敌人打得你死我活,牺牲了好多勇士。净良法师在12到16岁那几年,日本人老想着登陆并长期霸占他的家乡福州。那时候,福州的老百姓在日本人的刺刀下过得非常凄惨,净良法师和他的爸妈也是苦不堪言。一直到净良法师16岁,因为太平洋那边的战争打得很激烈,日本人才慌忙从福建各地撤走。
弘一法师在抗战那会儿说过一句话,挺简单的:“一边念佛,一边也别忘了救国,要想救国,念佛也得跟上。”国家遇到大困难的时候,就连和尚们也都没闲着。在净良的老家福建泉州晋江,当地的和尚们齐心协力,成立了一个“晋江县佛教徒救护小组”。他们走出寺庙,忙着救人治病,那时候的救护工作真是干得热火朝天。净良长老16岁那年,抗日战争终于被中国人民打赢了,全国上下一片欢腾,特别是年轻人,因为敌人被赶走,他们可以重新工作或上学,为自己的未来努力了。1945年10月24日,也就是日本投降后的大约一个月,那天刚好是农历九月初九,听说还是观音菩萨出家的日子。当许多和他年纪相仿的人都在开开心心地往学校或工厂走时,净良长老却做了个不一样的决定,他去了福安的福庆寺,正式剃发当了和尚。
到了第二年,也就是1946年3月,我在福州鼓山的涌泉寺正式出家当了和尚,5月份又进入涌泉寺的禅堂修行参禅,还当上了盛慧方丈的助手。日出日落,念经吃素,净良长老在涌泉寺苦修了三年,可寺庙的红墙外头,仗还是打个不停。腐败的国民党把福建当成了最后的避风港,大堆军官涌进来,老百姓的日子还是苦得没法说,就为了躲那战乱灾祸。20岁那年,净良长老在1949年2月跟着心悟和心然两位师父,一起进了台湾佛学院,跟慈航菩萨学习佛法经典。后来,他经历了不少波折,最终在北投创建了弥陀寺,还参与了佛教会的管理工作,为台湾佛教事业的发展立下了大功。
尽管净良长老远离了家乡去了台湾,也舍弃了世俗生活成为僧人,但他心里始终装着祖国大陆,用实际行动为两岸的和谐安宁不停努力。还没对大陆开放的时候,净良长老就已经被中国佛教会选为常务理事,还当上了两岸交流委员会的头儿。两岸通了之后,他好几次都亲自带着团队去大陆走访。他讲过:“台湾和福建的关系很特别,台湾的佛教是从福建那边传过来的,台湾的大部分居民也都是从福建移民来的。所以说,不管是看地理位置、文化背景、传统习俗还是历史渊源,台湾和福建都像是一个整体,没法分开。”净良长老对两岸佛教的交流琢磨得很深,他觉得,咱们跟台湾佛教打交道,不能光盯着那些早年从大陆过去、现在成就很大的老一辈,得多跟年轻的教友们加强来往与合作。毕竟老一辈的人已经上了年纪,两岸佛教的交流合作,还得靠未来的年轻人。
净良长老生于乱世,又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肯定吃过不少我们现在想都不敢想的苦。但他从来不提这些,也从没因此就变得消沉,他总是乐呵呵的,对所有弟子和遇到的人都特别慈悲。就在净良长老离世的前一天,他跟着弟子们上了阳明山。看到那片刚冒出嫩叶的草地,他心疼得连草鞋都不舍得往上踩。当大陆的年轻朋友到访台湾找他时,净良长老总是很热情地欢迎。江苏常熟兴福寺的慧云法师说起一件事:“有次,我和长老说好晚上去见他,他怕我不认识路,特地让侍者如坚法师开车来接我。那时候我膝盖有滑膜炎,走路不方便,长老都看在眼里。要走的时候,他非要让侍者开车送我去台北一家很棒的中医馆瞧瞧。”
【净良遗嘱】净良留下的最后心愿人生多变,命运难料,最近我感觉身体大不如前,精神头也不如以往,所以写下这份遗嘱:到时候,别给我抢救了,就让我平平静静地走吧。去世后,不公布消息、不通知亲友、不办纪念活动,也不需要进行安放遗体、诵经祈福等仪式。别搞那些复杂的礼仪和佛事活动,比如烧香啥的。要是你有心来看我,就念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咱们结个善缘。我留下的所有财产和文物,都归弥陀寺管,由坚如法师(黄孝莲)和宗慧法师一起打理。他们会继续发扬我的精神,来回报佛教对我的恩情,还有那些善信们的支持。二零二八年三月二十日那天净良 本人书写
2021年4月1日一早吃完饭,净良长老让弥陀寺的坚如法师和其他弟子开车带他去阳明山逛逛。回来后,他说自己累了,就在一楼房间躺下休息。结果下午弟子们去请他吃饭时,发现他已经没呼吸了。脸上带着平静的表情,于是被抬到了涅槃堂。但后来发现他的胸口还有点温度,就赶紧给他输了氧,可惜一直到第二天早上4点,净良长老还是平静地离开了我们。净良长老离世后,根据他的遗愿,所有去送他最后一程的弟子们,只是在涅槃堂里默念着观世音菩萨的名号便悄然离去,没有举办任何佛教的典礼,连封棺和诵经讲法的环节都省略了。
宗宏法师,净良长老的徒孙,对来参观的人说,一年前净良长老就选了个安静地方,建了个很简单的涅槃堂,他不想让大家把他安置在宽敞的大厅里。长老为了走得安详,做的可不仅仅是留下一份洒脱的遗言那么简单。佛经里提到,“省钱用东西,能带来智慧”,不过奇怪的是,在宗教界里,很多人还是喜欢追求奢华,觉得这很正常,还以此为骄傲。2011年,据中国台湾网的消息,台中万佛寺的女当家常释法师,借着地震导致寺庙受损的幌子,向信徒们借了一大笔钱,金额高达上亿元新台币,可这些钱她都没还。原来,她从信徒那里骗来的钱,都被拿去堵自己的债务窟窿了。坚如法师,净良长老的助手,开玩笑说:“幸好师父给我们留下了这张‘护身符’,不然我们非得被宗教界的前辈们数落个不轻。”
很显然,净良长老这样洒脱地离开人世,在台湾佛教界里真是少见,甚至让人觉得有点不合规矩。大家一般都习惯了要大操大办,搞个隆重的仪式,有的人更是讲排场、比阔气,浪费不少。因为看多了这些坏习惯,净良长老特地写下了遗嘱,他不仅仅想“平静离世”,还想用自己多年来在两岸佛教界做好事积累的影响力,给各位同门做个好榜样。在他生命的尽头,他没再用说话或书写来把一辈子学的佛法传给弟子们,但他确实是用自己最后的一口气来教导他们,真是用心到了极点,这才是一个真正有慈悲心的和尚该做的事。
净良长老摘下鞋袜,光着脚丫踏过了绿油油的草地,就这样自由自在地走完了他九十二年的岁月。光脚走路难免会碰到地上的沙子和石头,可这样走路也更真切地感受到了世间万物的软和硬。用刚强来磨炼内心,用温柔拂去烦恼,这就是净良长老超然物外、离世而去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