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吉林中转北京回到西安已有些日子,我像是一直不能静下心来有叙说的意图。这次回程,中途在北京只停留半日,我选择去颐和园。这座1961年成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被列为《世界遗产目录》、中国古代保存最为完整的皇家园林,在游历之后,却让我感觉不知如何说起,但又觉得非说不可,像是在等待一个契机,或是孕育沉淀得足够久了之后,才敢尝试。
你说时间紧自己有点累,让我一个人去。也罢,两个人提着行李箱不太方便,你对此兴趣也不大,而我是无论如何想去看一眼的,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再来北京。
先把你从北京站送往搭乘的北京西站,我匆匆忙忙赶到颐和园已经上午11点。不大的门前广场聚拢着很多人,在按照宣传栏里介绍的购票流程进行操作。先扫码微信关注颐和园,在上面搜索“畅游公园”公众号进行关注,在畅游公园公众号里点击购买门票,选择所要购买的公园门票。这里可以购买到包括颐和园,北海公园,天坛公园,景山、中山、香山公园,北京植物园、动物园等等诸多公园的门票。
颐和园的门票分为两种,有联票和单一门票的区别,可以根据个人游玩时间的长短来决定。联票可全览景区,单一门票有所限制,颐和园总面积300多公顷,用一位工作人员的话讲,就是购买单一门票,详细逛下来也可能需要几天的时间,而我只有两个多小时。
买票的过程较为复杂,一时很多人都操作不到位,我更是心急,忙去向人求助。门票去纸质化想必是发展趋势,但应该更为方便才对,我觉得故宫博物馆就做得好,从天安门进入,沿途便一路有购票方式介绍,扫码即可快速付款,持身份证扫描进入,外地游客操作起来极为便利。
从北宫门进入颐和园,眼前即刻就是一座小山,让我觉得有几分突兀,但这似乎又是园林景观的固定模式。也顾不得细想,拾阶而上便是。
山是万寿山,山上是藏式宗教建筑群“四大部洲”。初为乾隆年间修建,后被英法联军焚毁,现为20世纪80年代按原样修复的,颇为壮观雄伟,游人频频拍照留念。
欣赏过藏式宗教建筑群,眼前便是偌大的昆明湖。我沿湖往东走,有乐寿堂,德和园,仁寿殿等等古建筑,基本都不能入内,也无需入内,只要看一眼它的造型,就能感受到那份古老与厚重,岁月的沧桑感倒是不多。颐和园始建于1750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即便是从1888年重建开始算起,距今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也可能是我们平时接触到太多仿古的明清建筑,在这里竟感觉很熟悉,没有特别的惊讶与震撼,但你又不得不为之感慨与叹服。
乐寿堂外有一“青芝岫”巨石值得一提,它被称为“败家石”。一旁有介绍文字,说这个“色青而润、状若灵芝”的巨石原本被明朝官僚米万钟发现,打算运往米氏勺园,由于财力不支,不得不弃于郊野,后被乾隆皇帝耗巨资移置于此。
听一旁的导游提醒,它是不能拍照的,似乎把它保存在手机里,就会把坏运气带回家。我不觉想笑,人之迷信竟到了这步田地,真可惜了一块好石头。石头何罪?败家的当然不是石头,而是贪婪与奢靡之风。
昆明湖很大,我们西安现在也有昆明湖,据说比杭州西湖要大一倍。只是看一眼湖边的柳树,你就会明白此湖的不简单。这柳树每一颗都有编号,一笼多粗,应该都在百年的历史,都是文物。湖边还有乾隆年间的昆仑石碑、铜牛等物,既是记载历史,也在讲述故事。而西堤是仿杭州西湖苏堤所建,从南往北依次建有柳桥、练桥、镜桥、玉带桥、豳风桥、界湖桥等六座式样各异的桥亭以及景明楼,另有一座十八孔桥,以及一座面积达一百三十余平米、中国古建筑中面积最大的亭式建筑“廓如亭”(因形制为八角重檐,又俗称“八方亭”),这里的桥亭真是一大特色。
匆匆忙忙绕湖走了一圈,时间刚好够用。因为购买的是单一门票,苏州街不能去,文昌院内众多的文物也没有机会观赏,更没有时间在湖内泛舟,穿行于碧水绿荷之间。只是有此一行,我心足矣。
2019.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