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台湾电视台的主持人,他手里拿着一张美军舰的照片,扯着嗓子喊叫,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但他可能压根没想到,自己这副模样在大陆网友眼里简直就是个笑话,让人笑得前仰后合。
那个台湾媒体提到的55号舰,其实根本不是咱们的船,它是属于美国的那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编号就叫“某某”号。
2020年10月份,这艘军舰在海外漂泊了足足9个月后,终于回家了。回来的时候,船身上覆盖了一层厚厚的锈迹,看起来密密麻麻的,简直就像是个满脸皱纹和斑点的老爷爷。
最逗的是,就连美军自家的密集阵防御系统和M2大口径机枪,都被搞错了对象,当成了别的啥,这误会真是大得没边了,就好比把波音大飞机认错成了高速列车,离谱得很。
有些细心的网友留意到,那块被传得沸沸扬扬的牌子上,赫然印着通用动力的logo,就连铆钉之间的距离也完全按照美国军事标准MIL-S-901D来排列的。
这事儿就像是老话说的那样,当这些谣言被包装得煞有介事时,竟然还真有人上当,以为咱们的055大型驱逐舰会用那射程才1800米的点50机枪作为主打武器呢。
从郑和驾驶着他的大宝船首航出海那一刻起,铁船与海浪的博弈就拉开了序幕,从未停歇。郑和的大宝船初次扬帆远航,从那之后,钢铁打造的船只和浩瀚无边的海水之间,就展开了一场持久的较量。这场较量,从那时候一直持续到现在,从未有过间断。
现在的军舰得应对更加艰难的任务:海里的盐分,每天都会悄悄往里钻3微米,这么一来,仅仅一年时间,就能把1毫米厚的钢制船体给慢慢吃掉。
根据美国材料试验协会给出的数据,热带海域里,一般的船用钢材每个月都会被吃掉0.15毫米。这腐蚀速度可不慢,要是块30厘米厚的装甲板,二十年后就得变得跟蜂窝似的,全是洞。
更麻烦的是,微生物造成的腐烂问题很严重。在南海区域,有种挺普遍的细菌,名叫硫酸盐还原菌,它们特别喜欢在焊缝的地方生成黑不溜秋的硫化物。这种由细菌引起的腐烂,速度可要比化学腐烂快上10倍呢。
2022年的时候,有个国家的一艘驱逐舰遇到了大麻烦,被微生物给啃了个洞,燃油管路就这么被穿了个小孔。这艘舰艇价格可不菲,足足8亿美元呢,差点就因为这事儿沉到海里喂鱼了。
在青岛的一个海军基地,水兵们里头流传着一句话:“得把铁锈磨掉、盐分洗掉,还得把油漆补上。”
现在,保养现代战舰的工作变得跟种田一样精细。055型舰采用了HSLA-100高强度低合金钢,外加三层特别的油漆:环氧底漆和聚硅氧烷面漆,这种组合让它在同样环境下,比美国舰艇的腐蚀速度慢40%。
瞅瞅照片,啥都清楚了:美国海军那艘“某某号”船过台海,甲板上焊缝那儿,锈得跟老树根一样;反观咱们中国的052D驱逐舰,舰体锃亮,干净得能当镜子照,天上的云彩都清清楚楚。
说到底,这种不同主要是因为咱们解放军舰艇有一套很规范的保养规矩。每天,舰艇得被除盐除尘三遍,到了每周,还有更细致的深度保养。他们对保养的重视程度,简直能和瑞士钟表匠修理精密仪器时相提并论。
在南部战区的一个驱逐舰大队里,有个关于“精细到三毫米”的事儿特别出名:有个机电兵叫王建军,他有个习惯,就是天天量锚链孔的磨损咋样。这一量就是十年,他攒下的这些数据,最后成了优化军舰设计的大帮手。
这艘053H1护卫舰,因为平日里对细节的不断打磨和维护,到了服役满四十年退役那会儿,看起来还跟新出厂的一样,真是让人惊叹不已,简直就是个奇迹。
舰船维护不仅得下苦功,还得靠真本事。咱们国家研发的新型防锈材料,是那种纳米级的,能在金属上覆盖上一层超薄的保护膜,薄得就像一层分子那么厚。再说说那些智能巡检的小机器人,它们身上带了微波检测设备,连人眼都瞧不见的小裂缝都能给找出来。
当美军还在为处理锈迹的经费问题争执不下时,中国的造船行业已经悄悄在军舰上安装上了融合5G与AI技术的腐蚀监控设备,这套系统能提前预警锈蚀情况,准确率高达98.7%。
兰德公司出炉的一份报告,把美军一个藏着掖着的问题给抖搂出来了——那就是长达128天的非作战停航时间段,这简直就是美军的一大软柿子,谁都能捏一把。
聊聊咱们中国的海军,到了2023年,他们在亚丁湾的护航队伍可是厉害了,一连在海上待了11个月,这可是个新纪录。在这段日子里,军舰们就像随时准备打仗那样,状态始终杠杠的。要说这种能长时间作战的本事,就好比拿马拉松运动员跟短跑健将拼持久力,谁强谁弱,一眼就能看出来。
别瞧不起那些铁锈,它们跟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想想1884年马尾海战,船只因缺乏保养吃了大亏,打了败仗。再看看现在,咱们的双航母编队在广阔的深蓝海域自由航行。这一百年来,中国海军明白了一个实在的道理:军舰外表干不干净,直接关系到它的战斗力强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