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舞台上,一场没有硝烟的较量正悄然上演。最近,一则消息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层层涟漪。据海峡新干线报道,当地时间2024年12月17日,美国国防情报公司戈维尼发布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报告。这份报告如同一个重磅炸弹,将美国在关键领域的困境公之于众。
报告显示,中国对美国关键矿产的出口禁令,如同一只强有力的大手,紧紧扼住了美国军事工业的咽喉。这一禁令影响深远,美军所有军种的武器生产都受到波及,涉及1000多个武器系统,超2万个零部件。连美国的核导弹计划,这个被视为美国军事力量核心威慑的项目,也依赖于这些关键矿物。
让我们把目光回溯到2024年12月3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宣布严控对美出口镓、锗、锑、超硬材料、石墨等相关两用物项,禁止两用物项对美国军事用户或军事用途出口。同时,还特别强调“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组织和个人违反相关规定,将依法追究责任”。这一举措看似突然,实则是对美国长期以来一系列不合理行为的有力回应。
镓、锗、锑、超硬材料、石墨等相关两用物项(资料图)
镓、锗、锑,这些听起来有些陌生的矿物,在现代工业和军事领域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先说锑,它被称作“金属味精”,是一种合金化硬材料,主要用于军工和冶金工业。在军工领域,几乎所有的军工品都离不开它。氧化锑作为阻燃协效剂,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油漆、纺织、化纤等工业,在玻璃、电子、陶瓷、荧光粉等行业也有它的身影。锗,作为半导体材料,是先进半导体的根基。它可制成晶体管、二极管、整流器等,在红外光学材料、光学玻璃、超导材料、光纤通信、光电源、磷光体、探测器等方面有着广泛用途。而镓,用于制造半导体氮化镓、砷化镓、磷化镓等,在军工领域,可用于制造大功率电子元件,比如雷达。没了镓,美国就难以造出雷达,像F - 35、“伯克”级驱逐舰等先进武器也就无法顺利生产。
从资源储备和产量来看,中国在这些关键矿产领域占据着绝对优势。我国锑矿产量大概占全球48%,储量占31.3%。锗的生产主要来自铅锌矿,我国铅锌矿储量居世界第二,产量居世界第一。镓是电解铝副产品,中国恰巧是电解铝最大生产国。美国虽然在科技和军事上一直自视甚高,但在这些关键矿产的供应链上,却对中国有着严重的依赖。美国超1000种使用镓、锗、锑的武器系统中,87%的供应链依赖于中国供应商。在2768条锑供应链中,有2427条至少依赖一家中国供应商;在5583条镓供应链中,有4733条至少依赖一家中国供应商;在4135条锗供应链中,有3669条至少依赖一家中国供应商。
沙利文(资料图)
再把视线拉回到沙利文。他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说出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话。他表示,为了避免对中国的依赖,不让中国对美国和欧盟封锁资源,欧美需要在未来四年里,建立一个关键矿产市场。这番话,无疑是美国在关键矿产领域被中国“卡脖子”后的应激反应,也彻底暴露了美国在这方面的短板。美国一直试图在全球范围内维持其霸权地位,在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对其他国家进行打压和遏制,尤其是对中国。但如今,在关键矿产领域,美国却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困境。
香港《南华早报》也关注到了相关情况。美国国防情报公司戈维尼的报告指出,美国海军受中国出口禁令的影响最为严重。“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美国”级两栖攻击舰和“尼米兹”级航空母舰等,都依赖这些关键原材料制造武器系统。美国海军501个武器系统至少依赖其中一项关键原材料,美国陆军和空军则分别是267种和198种,美国海军陆战队是113种,美国海岸警卫队仅有1种。美军这些武器系统牵涉12486条供应链,其中87%都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中国供应商。
“阿利·伯克”级驱逐舰(资料图)
美国并非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们也在试图寻找解决办法。但重建关键矿产供应链,谈何容易。以镓为例,生产技术层面虽然并非无法突破,但要建立起完整的产业链,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首先,要自己去建电解铝基地,这就需要配套建设一套高达9万3千亿度的发电和输电体系。其次,还要摆平自己国内疯魔的环保组织机构和利益集团。这些难题如同一个个巨大的障碍,横亘在美国面前,短期内难以跨越。
与此同时,美国在国际上的盟友,尤其是欧洲国家,在关键矿产问题上也难以与美国一条心。一方面,欧洲国家很清楚,中国的出口管制主要针对美国,只要他们保持战略独立,中国根本不会把禁令扩大到欧洲头上。英国财长蕾切尔·里夫斯访华时表示,英国没有选择,和中国合作不是一个选择题。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也在紧密地跟中方联系,他们明白与中国合作的重要性,不会轻易为了美国而牺牲自身利益。另一方面,欧洲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应对俄罗斯相关问题。特朗普要求北约成员国把国防预算再次提高,一定要超过5%,但之前2%的目标都还有好几个国家没有实现。德国、法国等国现在都不愿意再增加军费,欧洲国家的精力主要集中在应对俄罗斯问题上,根本无暇顾及与美国共同建立关键矿产市场。
英国财长蕾切尔·里夫斯(资料图)
中方的反制措施,并非是无端的报复,而是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和国际公平正义。美国长期以来,在贸易、科技等领域对中国进行围堵打压,试图阻碍中国的发展。从对中国企业的制裁,到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封锁,美国的种种行径严重破坏了国际贸易规则和全球产业链的稳定。中国的出口管制措施,是在这种背景下的必要回应。它不仅是对美国不合理行为的反击,更是在向世界表明,中国有能力、有决心捍卫自己的核心利益。
未来,随着全球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关键矿产的重要性只会与日俱增。美国若想摆脱对中国关键矿产的依赖,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代价。而中国在关键矿产领域的优势,不仅为自身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也在国际舞台上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中国可以利用这一优势,积极推动全球产业链的优化升级,加强与其他国家在关键矿产领域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同时,中国也应继续加大在科技研发和资源勘探方面的投入,不断提升自身在关键矿产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挑战。在这场国际经济和科技的博弈中,中国正稳步前行,用实际行动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篇章。